谚语说:“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大雪节气以后寒冷继续蔓延。 时令大雪 闲谈话养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里十一月是指农历),这是古人对大雪的解释。大雪在每年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这天太阳运行到黄经255度。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这就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天文专家介绍说,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三候的“荔挺出”的“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可简称为“荔”,也是由于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起居养生大雪节气已经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了,这个时候动物冬眠,不冬眠的也躲在洞里不出来了。所以我们人也在这个时候顺应自然规律,不要干扰阳气,早点睡晚点起,有太阳的时候再起床,离寒冷的事情远一点,离温暖的事物近一点,也让阳气蓄积休养,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这就是“养藏”、“奉生”之道。中医理论中,冬天对应的脏器是“肾”,主气是“太阳寒水”,《内经》里讲“水冰地坼”,外面是一片冰雪的世界,这个时候自然也要防寒。这正是“肾”水的形象,又称“太阳寒水”,概因寒者,太阳水气之所化也,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膀胱,足太阳膀胱经为肾之府,故冬归肾水。“肾”在中医里是藏精,主生殖,主骨生髓,主腰腿,称其为“先天之本”,可见其重要,盖因一年生发需要的能量全由冬天“封藏”而来。 舒适温度大雪以后天气更加寒冷,室内外的温差变大,从健康角度来说,室内一般保持在16——20摄氏度最为合适,18摄氏度则是人体的最“舒适”区,无论室温过高还是过低,都不利于健康。室温太高,可能导致闷热、心烦,令人头晕脑胀,精神萎靡不振。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口干舌燥、眼睛干涩,久而久之会打破人体的生理平衡,引起相应的生理变化,导致疾病。当突然走出室外,受到了冷空气的刺激,血管、汗腺还会迅速收缩,容易导致伤风感冒。如果室内温度过低,会让人体散热过快,令人感到寒冷,身体虚弱者会引起寒战,肠胃虚弱的人则容易导致腹胀、腹痛,甚至导致关节炎的发生。因此在冬季比较寒冷的季节,调整一个合适的室内温度,对健康也很重要。 =时令食谱= 桂花红豆沙 大雪时节的滋补食材——红豆 红豆更是女性健康的好朋友,丰富的铁质能让人气色红润。多摄取红豆,还有补血、促进血液循环、强化体力、增强抵抗力的效果。红豆有清心养神、健脾益肾功效,加入莲子、百合更有固精益气、止血、强健筋骨等作用,能治肺燥、干咳,提升内脏活力,增强体力。 =原料=
戳我 学会如何做桂花红豆沙 本视频由贝太厨房原创出品 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