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 周庆吉:把乡村教育写成诗

 Purefact 2016-12-08


往事碾成尘/如风似轻纱/回忆作春泥/一生灿如花/香如故/春芽含苞……

这样的诗句,很容易让人想起柔情温婉的香丽女子,抑或是徐志摩般的柔弱书生。当我带着这样的想象见到诗作者时,不禁多揉了几次眼睛:一米八的大个子,虎背熊腰,粗壮彪悍,谈吐豪放……这个让人视差爆棚的大男人就是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朱保小学教师周庆吉,一个诗人,一个乡村教师,一个带着一群孩子追逐诗歌梦的数学教师。



周庆吉,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朱保小学数学教师,“叙事者”教师成长团队成员。自2009年开始诗歌创作,作品陆续在《小学语文教师》《山东青年报》等刊物发表。2016年出版个人诗集《春泥》。



与乡村孩子一起写诗


周庆吉是个不容易让人理解的人,他的许多做法似乎与周围的世界不太接轨。


周庆吉的学校所在地是全国著名的板材加工基地,那儿的人大大小小都有自己的企业,人们茶余饭后谈得最多的是如何赚钱,如何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而他却疯狂地迷恋上了诗歌,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诗歌创作上。一次同学聚会,一个颇有钱的同学问他:“写诗能赚钱吗?能发财吗?”他老老实实地回答:“不能!”“那你还写什么劲呀!有那点闲时间去辅导个学生赚点钱也好呀!”其他同学也劝他不要“在童话世界里像空气一样活着”,更不要“不食人间烟火”,甚至有人说他无病呻吟、太做作。对此,周庆吉只是笑笑,不作任何解释。因为,他心里的甜只有自己知道:常见的几个汉字,用不同的方式排列,就能成为节奏明快、曲调悠扬且让人或热血沸腾或潸然泪下的诗——他喜欢这样的文字之美。


乡村教育的贫瘠,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有精神上的匮乏,所以大多数年轻教师在农村工作几年后纷纷选择了离开。已在乡村学校工作了十几年的周庆吉选择了坚守,家人同样不理解:不是没有能力走,也不是没有机会离开,为什么不去过城里人的生活?谈到这,周庆吉笑着拿出他最近刚刚出版的一本诗集《春泥》说:“一个乡村教师就是乡村教育的春泥,我要像春泥一样去呵护乡村的这些花朵。”在他看来,城里的孩子得到的东西已经足够多了,总需要有人留下来给农村孩子一点幸福和快乐。“我可能给不了这些乡村孩子富足的生活,但我愿意用我的诗歌带给他们一些快乐。我喜欢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每天能和他们一起读书、写诗,一起奔跑、欢笑,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说到这里,周庆吉仿佛又沉醉在自己的诗歌世界里。


诗歌是对世界的深情诉说


“叙事者”教师成长团队,是一个有上千名成员的民间教师成长组织,他们是一群喜欢用文字叙事的教育人。在QQ群里,叙事者成员用一篇篇文章叙写着自己的教育情怀。周庆吉是个例外,他很少写文章,而是喜欢用诗歌叙事。几乎每天,他都会在群里发一首自己写的小诗,或长或短,记录着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六一”儿童节,周庆吉带着学生逛逛校园,到操场看看蓝天,到小花园里看看花朵,闻闻雨后泥土的味道。然后,他写了这首小诗《此刻,我扔掉了书卷》,清朗地读给孩子们听。

今天是你们的节日/放下书包/快到户外的花园/小树林里/到田间/河边/和自然尽情拥抱/和花儿一起欢笑/小手牵着风儿奔跑

累了/大口喘着气/躺在草地上/看着树叶哗哗/温暖的阳光透过树枝/一片片银光/像星星/更像一双双童年的眼睛

用捡来的枯枝/静静地在地面上/画了一个老师/画了一群孩子/旁边添上了一棵大树/还有一个太阳/凉爽的/幸福的闭上了眼/梦见了七彩的虹/还有甜甜的笑容……


诗心是最美丽的,这句话放在周庆吉身上最为合适。带着一颗诗心,周庆吉在教育的土壤中尽情享受着泥土的芳香;因为一颗诗心,周庆吉的情感比别人多了许多柔软细腻。别人谈话时不经意的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会触动他的内心。他经常会因为一句话感动半天,也会因为一个悲伤的故事郁闷好久。这些,他都会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母亲节,他看到母亲的白发,于是有了《流着泪,写的诗》:


从第一声哭响,就闻到了你的乳香/你却忍着剧痛,笑着大汗淋漓的模样/我努力睁眼,却还看不清/你年轻漂亮的脸庞/你给我用花布做了第一个书包/从此我踏上求学的路/你从不问我考得怎么样/只关心我的健康/要不我为什么长得这么壮/长成男人的模样

慢慢地长大了/为了梦想我要去远方/你用心血支持我的成长/我好像吸血鬼一样/现在还经常想起/每次你送我的目光/哪怕我再窝囊/也没见你心伤/只是笑着很坚强/你已经老去的背影/瘦弱的肩膀/白发苍苍/仍然是我心中最软的地方……


“我认为,诗歌就是用淳朴的语言对世界的一种深情诉说。”在周庆吉的眼里到处都是诗,他感动于一草一木的坚强,沉溺于教育幸福的细微。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他已经写了近2000首诗歌,许多诗歌在报刊发表。当然,这并不是周庆吉的最终追求,他最为牵挂的还是那些孩子。


诗意盎然的数学旅行


周庆吉是一名数学教师,但他的数学课往往会邀请“诗歌”参与,这就是他的诗意数学课堂。每节课,周庆吉都会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学生学习一首小诗。比如,学习“三角形”时,周庆吉想到了船帆,他带领孩子们一起欣赏冰心的小诗《纸船》。很快,孩子们的注意力便被这首诗吸引了,仿佛他们正将纸船放到水中,带着思念望着它们远去。从这首诗开始,周庆吉和孩子们一起开启了一趟诗意盎然的数学旅行。

作为班主任,教育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当严厉批评和讲大道理都无法奏效的时候,周庆吉会适时来一首小诗,让学生在诗歌里明白一些道理:颜真卿的《劝学》,让学生懂得了学习的意义;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生理解了母爱;更多时候,让学生感到亲近感动的,还是周庆吉自己写的“教育”诗。有一次,校园里的一棵石榴树开花了,他领着几个上课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来到石榴树下赏花。忽然,他心里涌出一种感动,一首《火红的角落》喷薄而出。六年级学生毕业课程现场,作为非毕业班的班主任,周庆吉带领学生见证了整个过程。为了让学生们感受到时间匆匆,提醒他们珍惜时间、感恩教师,他写了一首诗《飞扬,飞扬》。


山野里的诗歌社团


周庆吉相信,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他们说的每句话都是诗的表达。所以,他不单是带领孩子们欣赏诗歌,还有了要让孩子写诗歌的想法。2015年初,周庆吉的诗歌社团正式成立,30多个喜欢诗歌的孩子走在了一起。诗歌社团的成员,不仅有来自本校各年级的学生,也有外校慕名而来的学生。


诗歌社团活动分为集中授课、分散创作、作品展示三大类。每周三,诗歌社团集中上一节诗歌课,由周庆吉带领孩子们读诗、赏诗、习诗,不仅学习诗歌的写作方法,还进行小规模的诗歌研讨活动。除了集中上课,其他都是自由创作时间,学生可以利用自习或休息时间随时创作,并可以随时把习作交给周庆吉进行分析修改。学生最喜欢的是作品展示课,每个学生都可以诵读自己的作品,体会诗歌创作带来的成就感。周庆吉还会选择一些学生的优秀诗歌作品,推荐给各种文学报刊,随着一首首诗歌变成了作品,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得到了充分激发,诗歌社团的编外成员也越来越多。


一首优秀的诗歌,犹如一幅无形的画,默默影响着孩子。


我想把自己变成一粒种子/种在春天里/长成小草的模样/随风舞蹈/若是有幸/变成了小花/我会开满整个校园/香飘世界……


周庆吉说:“这样的诗句,虽然还透着天真和稚嫩,虽然还不足以拥有诗歌的完美。但是,诗歌带给孩子发现美的眼睛,带给孩子感悟亲情和爱的能力,这何尝不是更高意义上的诗呢?”


如今,周庆吉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诗歌教学模式: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感受意象,品味语言;分析比较,领悟诗意;学写诗歌,读写结合;作品展示,自由创作——诗歌教学的延伸环节。而他的诗歌社团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小小的轰动,这几天,临沂的媒体都在传播这样一个诗人、一个教师、一个学生社团的故事。在沂蒙山区那片贫瘠的土地上,周庆吉和他的诗歌社团,犹如山野里一朵迎寒绽放的小花,带给教育一丝春意和温暖。


“青春总是要离我们远去,我们应该站出来做一些事纪念它。”这是周庆吉时常说的一句话。也许,让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不断地完成诗意的诉说,用一首诗歌接着一首诗歌不断地演绎教育的幸福,就是正青春着的周庆吉用诗歌诠释的教育。


内容来源:中国教师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