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稀缺的唐代玉器

 天宇楼33 2016-12-09
这是一件唐代乐俑题材的带板,首先我们可以从玉器的材料上,发现有很多白色斑点,这些所谓的白花,能够初步认定此带板材料的净度差一些。器物通过千年的地下浸蚀,使曝露在表面的点状白花,出现了众多布局不均匀的微坑斑,这是玉器真品一条重要的证据。



虽然有的赝品也伪造这种斑坑,但是真与假腐蚀坑斑的结构有区别,区别在于,真品的坑斑表现的是不规则结构,并且坑洞内有微沉积物质和老化现象。但是赝品没有有效的造假方法,他们只能釆用钻具撞击的手段,或者釆用化学腐蚀手段制造微坑。这种假微坑,表现的是标准形的圆坑,并且没有沉积物。如果我们掌握了真品表面这种老化坑斑的标准结构以后,便能够找到赝品造假的证据。




除此之外这件唐带板还包括人物的五观,器物整体磨制线条以及后背板的象鼻孔等等。从这些方面的工艺特征上,可以提供更多真品的证据,以说明此器是一件真品。


但是值得研究的是,这件带板不是方的而是圆的,博物馆所展示的唐代板均为方形,而且这件带板比方形带板的厚度簿了很多,所以说这不是带板应有的厚度。从功能上看,这种圆形也许是服装的佩饰,也许用于其它装饰。民间流散的也极为稀少。这便是收藏价值所在。



因为原物为镶嵌件,无法佩戴。用18k金镶制成吊坠。直径5.5厘米,厚0.3毫米。


云古玩推出微店古玉助藏栏目,会定时推出古玉真品,附带真伪论证报告。敬请藏友关注及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