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为真士人,不做假道学

 汉青的马甲 2016-12-09


所谓道学,也就是是道统之学,也可以说是正统的理学之道,主要指的是儒家的学说。儒家讲究三纲五常、伦理道德,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道德学问的修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能做一世楷模,引导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无论是一国之君还是平民百姓,都对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寄予厚望。于是,有些人便伪装有道德学问的样子,渴望获得别人的尊敬,也希望藉此获得财富和社会地位,这也就是所谓的欺世盗名之徒




唐朝进士卢藏用没有官职,他来到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隐居以扩大影响,后来朝廷终于让他出来做官。司马承祯想退隐天台山,卢藏用建议他隐居终南山。司马承祯说:终南山的确是通向官场的便捷之道啊。”这便是“终南捷径”一词的来源。




才华、能力是很容易被人识破的,但道德却是最容易伪装的东西,假道学走的是终南捷径,讲的是仁义道德,内心是功名利禄。通过种种伪装和掩饰,也许能够获得众人的信任,但因为并不是真正拥有道德学问,很可能会误导众人。仁义道德只是他们身无长技时用来糊口的工具,这样的假道学,于人于己,都贻害无穷。




士人就是读书人,与其说是做一个虚假的道学家,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做一个读书人。有着自己的风度骨气,理想抱负,他们有志于道,视天下兴亡为己任。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子张说: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纵然没有那么高的声名与财富,但是他们发自内心的以学养道德为己任,有远大志向抱负,走上仕途之后也会终于自己的职守。




士人在古代,既是一种“职业身份”,又是一种“文化精神”,他们有自己坚定的文化信仰,就像荀子所说的那样,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他们有风骨、有气节、有担当,做一个这样的士人,岂不比那些表里不一的假道学要好的多?

本文系儒风大家原创,转载须注明:

[ 作者:儒风大家  来源:儒风大家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