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中国现代隐士和古代隐士有区别吗?

 观心知行 2017-10-08

士人归隐现象以及由此形成的隐逸文化,曾被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大“特产”,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学者蒋星德在为堂弟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一书所作的序言中,认为隐士是“中国社会的特产”( 见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3 页) .梁漱溟则指出: “中国隐士与中国的文化却有相当关系……我们今取它为第十四特征,而研究之。”见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终南山

近几年来,随着新闻媒体对陕西终南山一带隐居现象的连续报道,隐逸文化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终南山不仅“隐士”众多,而且类型多样: 他们当中既有隐居多年的画家、修道者,亦有一些暂时隐居、若干年后又融入繁华都市的人,还有周一至周五上班,周末选择到此隐逸的人。

古代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之为隐士?

何为隐士之“隐”? 它在古代有特定涵义,是与“出”、“仕”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周易·系辞上》说: “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孟子·万章下》也说: “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均与“出”、“仕”相对而言,大致相当于“不仕”.那么,士人不仕为何就被称为“隐”? 这是士阶层形成之际就被规范了的。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中国现代隐士和古代隐士有区别吗?

陶渊明

古代社会的归隐现象由来已久。撇开《庄子》等作品虚构的传说时代的隐士不谈,至迟在商朝末年就出现了有信史可考的隐者,如佯狂为奴、隐遁乡间的箕子。《论语》等经传不仅提到箕子,且将他与商末以身殉国的比干相提并论,同称为商朝的“三仁”: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 ‘殷有三仁焉。

再如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兄弟,在东海之滨、渭水岸边隐居过的姜太公等( 姜太公的两次隐居有文献可证。《史记·齐太公世家》曰: “吕尚处士,隐海滨。”是其第一次隐居。《战国策·秦三》记: “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则是第二次隐居) ,都是早期隐士的例子。

现代隐士

可见,在先秦两汉隐士概念最初出现、定型的阶段,隐士与出仕者相对而言。他们属于古代士人阶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本身具备一定文化素养、有机会或有条件出仕,却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不仕或暂时不仕。

现代版的终南山隐士

如果按照古代隐士的认定标准,近现代社会显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隐士。一方面,封建专制业已瓦解,读书人奉“学而优则仕”为圭臬的社会土壤不复存在。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业文明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读书人也可相应地划分为不同类型,既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人,亦有技术型的知识分子; 他们当中有从政的,有从事教育、媒体工作的,有经营商业的,也有专注某技术行业的。

终南山

终南山等地的现代隐士较之古代有了很大不同,不是仕、隐选择背景下的概念; 他们有别于大众的生活状态、精神实践,又与古代、西方隐士不为外物所役、不为外物所累的精神具有高度一致性。这是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终南山隐居现象、继续使用隐士名称,并给予肯定的一个重要原因。终南山隐士与古代隐士的差异与共性,以及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注与肯定,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古代隐士文化在今天的传承。所以,在快节奏、过度物欲化的现代社会里,我们并不提倡隐逸行为,但不妨有点隐士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