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百年银杏到碑刻文化,都藏在苏州这座千年庙宇里。

 言日言日言日日 2016-12-09


图文丨鹿人三千   编辑丨可乐



苏州文庙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于景佑二年(1035年)创建的,迄今已有960多年历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经历代扩建,到明清时期达近二百亩,为江南学府之冠。现有面积仅为当时的六分之一,保留下来的建筑有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等。现在为苏州碑刻博物馆。



范仲淹

苏州老百姓为了纪念他,设立了“范文正公祠” 

(今景范中学所在地,坐落在范庄前32号)

棂星门是文庙最精彩的所在,柱枋上镌刻的龙凤,云鹤,花卉如意图案,特别美观大方好看。可惜今年去的时候正好在整修,就用了去年用手机拍的一张照片了。

而孔子铜像屹立在广场前,铜像前寥寥的香火,似与四周的四颗老银杏树相呼应。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面宽七间,进深六间,约六百平方米,共有五十根楠木柱支撑,在全国亦实属罕见,可称为天下奇观。目前的大成殿是建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明朝中期苏州知府况钟重修,因此大成殿的梁架结构,斗拱,鸱(chi)尾,都有宋代建筑的风格,大成殿重檐多宇,崇台列阶,古朴庄重,气势轩昂,其殿堂的建筑规模仅次于玄妙观三清殿,也是现在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

“大成殿”门匾,高3米,宽2.2米,雕刻精美,图案为白云烘托的九龙戏珠,据说为清朝世宗帝御笔。蓝底金字,端庄华美。

大成殿里是孔子文化的陈设,有孔子圣像(画高 7.33米。宽4.90米),杏坛讲学和周游列国三幅磨漆画,还有祭孔用的编钟、编磐器等,祭器近百件。另外木刻了《论语》全文和清代乾隆《苏州府学图》,孔子圣像正中上方悬挂清代康熙皇帝御书的“万世师表”匾,右上方悬光绪皇帝御书的“斯文在兹”匾,左上方悬嘉庆皇帝御书的“圣集大成”匾,圣像前楠木大柱上还分挂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御书的楹联各一对。殿内三面墙壁嵌有清代所刻《论语》、《大学》、《中庸》、《孝经》、《七十二弟子像》、《孔子圣迹图》和《孟子圣迹图》等著名石刻。

苏州文庙有四棵数百年的老银杏,它们的名字很有趣,分别是:连理杏、福杏、寿杏和三元杏。个头最大的是连理杏,距今已637年。它的叶子也和一般的银杏不同,一般的银杏叶子是扇形的,而它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十分特别。年龄最大的是寿杏,距今已837年。

如此高龄的银杏树得三四个人双手合围才能抱的过来。古老的银杏配上古老的庙宇,再加上古老的故事就成赏杏人眼中古老的意境。

走近西侧的小门,眼前豁然开朗。

一株红枫树炫耀着它那鲜红炫目的外衣,舞动着自己妩媚的身姿,为这个深秋增添一份魅力。而我坚定深信便是,你会在它的面前驻望、甚至留影。

据载:东汉末,苏州人陆绩(187- 219年),官至郁州(今广西玉林)太守。陆绩为官清廉,两袖清风。郁州任满,回乡时,只有简单行装和数箱书,以至船轻不胜浪,难以航行。陆绩让人搬起一块石头,镇压于船,得以起航。

回到苏州,把这块石头放于庭院,名为郁林石。陆绩32岁就去世,镇船石的故事,为人们所传颂。明朝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监察御使樊祉,来苏州,看到郁林石,下令移置城中察院场,建亭保护,亲自提名“廉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苏州巡抚陈鹏年将“廉石”苏州文庙,周总理听“廉石”故事后,指示:要妥善保存好这块石头。

而回头一瞥眼,慕名地会对青砖黑瓦、以及瓦上那些精巧的人物们,觉得可爱。

而这些秋色浓黄般的枫叶,遇见了阳光一暖。

又会是何番美景?

至少从宋代开始,文庙、书院、太学、学宫便皆以明伦堂来命名讲堂。对庙学合一的中国古代来说,各地的文庙不仅是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也是当地的官办学校。当地的学子大多数都会在其中学习。而明伦堂作为“明人伦”的讲学厅,是当时参加科举考试的社会精英们获取知识与智慧的庄严神圣的讲堂。士人们在此十年寒窗之后,都希望通过科举能登上朝堂,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

而如今明伦堂已成为了范仲淹纪念馆。

如果你心中有烦恼,那么一定要来文庙来看看。在这里,世界好像都静止了。

崇圣祠,现在为苏州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道德教育 实践基地。不对外开放。


 地理图

为宋代中国政治地理图,

是现存我国最古老全国性地图之一。


 平江图

为南宋平江府城市平面图,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刻城市平面图。

碑刻上白色部分就是河,

河断开的地方就是桥。


 天文图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东方星象测绘图。


 帝王绍运图

我国古代唯一的石刻帝王世系图。

面对这么多的碑刻,有时候不得不感慨,古代人民的智慧。而这一幅幅碑本,或是一人物生平,又或是一段动情故事。

而几百年来,它们经历着多少不为我们所知的沧桑。

苏州碑刻博物馆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613号

时间:每天8:30——16:30(周一闭馆)



版权:本篇内容来自鹿人工作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