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业务“输给”支付宝,传统银行还有前途吗?

 北书房2014 2016-12-09


张小姐是上海的白领,周末的时候,她喜欢逛商场,去超市购物,跟朋友发两个红包互动一下,咖啡馆下午茶等等,遇到花钱的事,她下意识地掏手机,偶然间意识到,原来已经很久没有跟银行打交道了。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过着跟张小姐一样的生活,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已经彻底改变了个人金融生活形式。金融搜索平台融360近期的问券调查显示,53.3%的受访者习惯使用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支付,刷卡消费者仅有22.9%,通过支付宝等产品进行转账或者理财服务的人更是占到7成以上。传统银行正在面临客户流失、存款转移的挑战。




新金融方式更得人心


已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在出现以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从早期的线上支付,到今天可以理财、保险、买车票、预约挂号,甚至水电暖缴费,新的金融产品创新速度之快,难以想象。这些新的个人金融方式的确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其便利性。


一般消费的时候,现金或者刷卡都有些不太方便,尤其是银行卡多,会员卡多,优惠卡也多的今天,带一个装满卡片和现金的钱包并不方便,你永远不知道你会用到哪家的会员卡。支付宝就方便多了,会员卡电子化,支付只需要扫一扫或者摇一摇,出门不带钱包也不会失去安全感。


线上理财是当下人们最喜欢的方式,自余额宝出现以来,很多朋友把银行存款取出来放到余额宝去,一是因为余额宝提供的利息与银行定期存款一样,二是因为余额宝不会像定期存款那样冻结资产,而是可以随去随用,三是每天可以看到收益入账,很有获得感。再就是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业务,水电暖缴费,手机充值,消费贷款等等,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不过,支付宝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大部分是基于个人信任基础,虽然建立了芝麻信用分,风控体系还是不成熟,风险很容易爆发。


传统银行的尴尬


客户流失、存款搬家、业务收缩、高管跳槽,在人们印象中高大上的传统银行今天面临的尴尬从未有之。与其说是因为支付宝等金融产品的出现造成的局面,不如说是传统银行不能及时创新转型的问题。


银行的支柱支付业务,因为网银的出现曾有过辉煌,无奈的是,大多数银行手机银行还是网上银行,办理需要到银行柜台签约,有的还会给一个小工具U盾,每次支付均需要链接U盾,使用起来很麻烦。一旦U盾不在身边,几乎就没有支付的希望了。


另一项业务理财,银行理财虽然安全可信赖,但是门槛太高,锁定期也不够灵活。大多数理财产品5万起投,时间一年到十年不等,相较于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一份起投,没有时间限制,或者灵活锁定期灵活,银行理财并不方便。


无论是办理什么业务,银行大厅里永远人满为患,很简单的业务也要填写很多张表格,然后等啊等,效率十分低下,问题更大的是,有些银行只有工作日上班,上班族休息的时候银行也不开门,办业务很麻烦。


不过,传统银行也有优势,就是风控体系成熟,复杂繁琐的业务流程降低了银行的业务风险。


银行和互联网金融都需要取长补短


用户的生活习惯变了,传统银行想要发展必须也得变,首先不能再指望“躺着就把钱赚了”,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是银行面临的最大的困难。这方面要向互联网金融学习,拥抱互联网,提升用户体验,尤其是个人用户,虽然大银行多是通过企业贷款来发展业务,不过个人用户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突出。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也要提升自己的风控管理水平,毕竟互联网是个不安全的环境,除了技术上克服之外,大量聘用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将是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你的重要方向,尤其是持有FRM等国际资格证书的人才,必将受到追捧。这一方面,传统银行就做的很好,近7成FRM人才都被传统银行录用。


高顿FRM研究中心冯伟章表示,互联网金融一直是世界金融的热点,如何有效搭建风险模型,培养风险管理人才是全球金融业都在考虑的事情。目前,金融业从盲目追求利益过渡到追求风险管理的阶段,人才是风险管理的重点,只有优秀的人才有优秀的业务,才能让金融更好的为人服务,无论是传统银行还是互联网金融,都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