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识|卢氏心意拳

 tjboyue 2016-12-09

卢式心意拳,俗称“上海十大形”或“上海派心意拳”,现今普陀区境内著名的传统体育项目,在上海武术中颇具代表性。在普陀区逐步形成,在上海市发展壮大,深受沪上百姓喜爱的功夫,是上海武术文化的优秀代表。

        卢氏心意拳源于河南心意六合拳,成于一代宗师卢嵩高老师对传统武术开创性的继承与发展。

卢师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来到上海,一直居住在普陀区新会路白玉坊。《普陀区志第三十四卷》中有记载:“20世纪20年代梅芳里王占坤的查拳,卢嵩高的心意六合拳,在上海滩上均有一定影响,有的在武术擂台赛上获第一,有的在武术表演中名列前茅”。

卢师一生在沪从事武术的传授与发展,是上海心意拳的创始人。1985年上海武术协会出版的《上海市武术挖掘整理专辑1》书中对卢师的历史评价是:“专攻此艺凡数十载,至老不衰,造诣精湛,广授学生,卓然成为一代武术名家”,有弟子四十二人,学生千余人。 


卢嵩高老师肖像

 

沪上百姓爱称心意拳为十大形,是因为它象形取义十种动物:鸡、鹞、燕、鹰、虎、马、熊、蛇、猴、龙;似十种人体:高、矮、胖、瘦、甲、由、申、目、干、虚,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人体形态,选择不同的动作来传授学习,共有八个大杂拳七十二小手。分六个阶段来练习,肌肉、筋骨、血气、静养、气养和养功养道,每一阶段又有诸多针对性的训练,十年磨一剑。以鹰熊二仪成拳,以鹰为实用,以熊为养生。它的训练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一个反复训练“判断、决定和执行决定”的过程,心意勇高,经过这样的训练学习,一个人就会养成敢于面对任何困难的勇气。

与其它拳种相比较,心意拳中长寿之人比比皆是,是一个极其突出的现象,这主要归功于它完备的训练体系。 


卢嵩高老师拳武风采


现今流传于世的卢式心意拳是一群人的智慧结晶,以卢嵩高老师为核心,以李尊贤、解兴邦、王书文、卢少君等老师为代表,以“实用、长寿、易上手”为特色,是一门讲常胜、求长生的学问。      

王书文老师肖像


王书文老师拳武风采

 

蔡伯澄老师拳武风采


吴秋亭老师拳武风采


        自2005年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卢式心意拳的保护传承工作就已经有续开展起来,积极参加普陀区和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举办的各项非遗活动,制订了五年发展计划和长远的发展规划。 


传承基地训练


2014年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派)展览会


2014年普陀区非遗活动展示

 

1
历史渊源


拳谱曰:“相传心意拳为南宋抗名将岳飞所创,用来杀敌报国”。心意拳在全国有四大流派,河南心意拳、戴氏心意拳、宋门心意拳和卢式心意拳,戴氏、宋门和卢式都源于河南心意拳。卢嵩高老师师承河南派心意拳第七代传承人袁凤仪老师。 

卢式心意六合拳源于河南心意六合拳,源于一代宗师卢嵩高武术大师对传统武术开创性的继承与创新。卢师是沪上心意六合拳的开山鼻祖,卢师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来到上海,并一直在普陀区传授武术,在不断的实践、学习、交流中,拥有自己鲜明特点、独特风格的卢式心意六合拳在二十世纪二、三十  年代逐渐形成并广为流传,开创了中国武术一派之先河。 

近年来,在上海市成立了上海市心意六合健身咨询有限公司,下设有十大形功夫馆,由卢式心意拳的第三代传承人余江老师担任馆长。


余江老师拳武风采

2
基本内容

卢式心意拳以鹰熊二仪成拳,以鹰为实用,以熊为养生。基本内容可以分为:八个大杂拳七十二小手

动作有:溜鸡腿、摇闪把、韧劲、搓把、寒鸡寻食、鸡甩食等。

器械有心意枪法、双节棍法、鸡爪剑镰法等。

见其形取其意,由衷见心,由模仿入手,入形、入意、见心。身成六势:鸡腿、龙腰、熊膀、鹰爪、虎豹头、雷声等。

拳理的基本内容有:一气、二仪、三节、四梢、五行、六合……十三式易筋经、十二势归经养生法。

拳谱有《武穆九要论》《十法摘要》、《心意老谱》等等。

 

通过学习训练可以有效的改变一人的身体状况和改善一个人的心智结构,做到知行合一,强健一个人的体魄,丰富一个人的修养,旁友们还等什么,赶紧比划起来吧<>[G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