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悄然发生变化:大暑天增加了八成多

 豆芽儿001 2016-12-09
二十四节气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二十四节气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39个!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学指时体系中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耕作需要严格按照不同时节来指导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在逐渐演变过程中,便有了二十四节气这一补充历法,同时也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那么,古人是如何发现二十四节气的?它的最终形成又经历了哪些变化?为此,我们采访了北京民俗学会会长高巍。

  专家解读:冬至和夏至是最早被发现的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高巍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其一直关注二十四节气,已在北京电视台主讲二十四节气的栏目八年。在得知二十四节气入世界非遗的消息后,高巍说自己很振奋,“这绝对算得上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国古人对全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虽然二十四节气在国外并不为大多数人所使用,但是它所传达出来的顺应大自然的理念对现在来说都是非常先进的。”他还表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国家的很多传统节日也应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因为中国的很多节日正是根据节气而来。比如在中国古代,“春节”这一称谓原本就是在立春这个节气过的“岁节”,而非指现在正月初一过的“年节”。

  “冬至是先民在观察天时方面最早的一个发现。”高巍介绍,由于冬至白昼达到极短值、昼夜温差大,人们以此为依据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纵轴,进而确立春分秋分,并产生了很多与农事活动有关的谚语、诗词。高巍介绍,人们还把对天象、节气的认识上升到哲学层面。古人认为,在冬至这天,阳气开始上升,阴阳关系的反应很突出,因此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所以那时“拜岁”和“贺冬”没有太大区别。“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和夏至是最早被发现的节气,后来又有了春分和秋分,由此形成了纵和横的坐标。春和秋都属于平分。是分界点,不叫阴和阳,所以冬和夏都是‘至’,而春和秋都是‘分’。从节气的命名上来说,这是有深刻意义的。”高巍说,再比如谷雨,也不一定当天就会下雨。但“二十四节气”对气候变化的大致趋势的把握是准确的。比如立春之后,天气大趋势是开始转暖的,谷雨之后,雨水是会越来越多的。古代农业靠天吃饭,有这样的判断足以指导农事。

  高巍告诉记者:“二十四节气与古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相关。最开始是为农业服务,后来逐渐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非常独特的一点是,它并不是一门专门研究的学问,而是把它作为一种生产生活经验,更多的是普通百姓在生产实践中得来的,而不是科学家研究出来的成果。我觉得二十四节气之所以能入选世界级非遗,不仅因为它是古人对自然天象的知识进行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民族精神民族理念的总结。”

  起源:先秦已产生 名称与后世不完全一样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古人就开始使用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指导农耕种植。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基本确立。公元前 104年,汉武帝颁布由邓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中,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天文位置的定义,就是从太阳黄经零度开始,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太阳一个回归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个公历月对应2个节气。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令”,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令;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中气。“节令”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人们习惯上把“节令”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据《淮南子·天文训》所载,二十四节气较之前相比,名称和顺序已初步定型。关于二十四节气名称的系统记载,始见于《逸周书·时则训》。但据考证,《时则训》中“雨水”和“惊蛰”、“清明”和“谷雨”的前后次序,原来应是相互调换的。也就是说,先秦时代虽然已经具备产生二十四节气的条件,但当时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与后世不完全一样,今本《时则训》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可能经过汉代人的整理和修改。但《淮南子》所载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已经与后世完全相同,历两千多年而没有改变。这标志着二十四节气的定型。

  其次是二十四节气的天文定位。《淮南子·天文训》是按“斗转星移”的原则,根据北斗星斗柄的指向来定二十四节气的。正北的子辰与正南的午辰相连(经),正东的卯辰和正西的酉辰相连(纬),形成两条相互垂直的线(“二绳”)。斗柄“中绳”分别为冬夏二“至”和春秋二“分”,与《鹖冠子》“斗柄东向,天下皆春;斗柄南向,天下皆夏;斗柄西向,天下皆秋;斗柄北向,天下皆冬”的记载一致。“二绳”把天穹划分为四区,即分别由丑寅、辰巳、未辛、戌亥组成的四钩。每一方的中心处叫“维”。“东北为报德之维,西南为背阴之维,东南为常阳之维。”“两维之间,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

  《淮南子·天文训》还以阴阳二气的消长为理论依据,对二十四节气的气候意义作了简要的描述。如冬至夏至分别是阴阳二气盛衰转换的枢纽,有相应的物候与日晷:“日冬至,井水盛,盆水溢,羊脱毛,麋角解,鹊始巢;八尺之修,日中而景丈三尺。日夏至而流黄泽,石精出;蝉始鸣,半夏生;蚊虻不食驹犊,鸷鸟不搏黄口;八尺之景,修径尺五寸。景修则阴气胜,景短则阳气胜。”春分秋分分别以“雷行”“雷戒”为标志,它们所在的夏历二月和八月,“阴阳气均,日夜分平”,是冬半年和夏半年的分界,“故曰二月会而万物生,八月会而草木死”。立春“阳气解冻”,立夏“大风济”,立秋“凉风至”,立冬“草木皆死”,也描述得相当准确。《淮南子·天文训》只对“二绳”“四维”上的八个节气的气候意义作出解释,而其他节气的气候意义实际上已经包括在它的名称中了。这些解释是建立在精密的天文定位的基础上的,它标志着中国古代人民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变化:大暑天增加了八成多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文明的独特贡献。农民借助于节气,将一年定格到耕种、施肥、灌溉、收割等等农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体系之中,将时间和生产生活定格到人与天道相印相应乃至合一的状态。节气自成时间坐标,提醒古人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生产,这一点从古代茶叶的种植采摘中可见一斑。茶叶作为传统农产品,与二十四节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按照茶叶生产时间划分的话,茶叶可以分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不同季节的茶又以节气细分命名,其中就包含了明前茶、清明茶、谷雨茶、立夏茶、小满茶、芒种茶、夏至茶、小暑茶、大暑茶、立秋茶、处暑茶、白露茶、秋分茶、寒露茶。

  当中又以明前茶、清明茶、谷雨茶与白露茶最为出名。明前茶是在清明前采摘的茶叶,作为春季采摘的第一轮茶叶,其内含物质最为丰富,滋味口感与品饮价值最为上乘。谷雨茶则是在谷雨后立夏前采摘的茶叶,明前茶、清明茶与谷雨茶同为一年之中茶的佳品。

  在谈及采茶的节气时,不少人认为谷雨之前是采茶的最佳时间,民间俗谚称“谷雨谷雨,采茶对雨”。明代许次纾也曾在《茶疏》中提及,“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热衷喝茶的乾隆帝也曾赋诗曰:“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可见,采摘的时间节点对于茶叶品质价格有多大的影响。

  在茶叶种植采摘制作过程中,天气这一关键性因素成为了茶农不得不担忧的事情。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二十四节气,则为指导茶叶种植生产活动做出了巨大贡献。茶农可以依据节气判断茶叶采摘的最佳时间,在谷雨前做好全面开采的准备,才能做出品质上乘的好茶。

  研究显示,从全国日平均气温资料揭示的二十四节气的基本特征来看,最冷的节气是大寒(-3.51℃),最热的节气是大暑(23.59℃),两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这两个季节性极端阶段,在当前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

  虽然二十四节气细致地反映了我国四季交替的气候特征,含有时令顺序、物候变化、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方面的标志性意义,不过二十四节气也在不断变化中,并不僵死。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二十四节气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根据测定,我国从1961到2007年这46年间,气温整体上升,其中雨水、立春、惊蛰三个节气增温最快,全国分别增加了2.43℃、2.37℃和2.21℃。这就导致了节气整体提前,北方半干旱地区尤其明显。特别是1998年至2007年这10年间,大寒天数比上世纪60年代减少了56.8%,而大暑天气则增加了81.4%,可见,靠节气不能太僵化,毕竟节气反映的是古代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全国平均来说,早春到初夏的节气提前了六天到十五天左右,夏末到初冬的节气推迟了五天到六天,大暑天增加了近八成。所以说随着气候变暖,节气也在悄悄变化。(陈品 张明明)

(责编:小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