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是如何死在从入门到放弃这条路上的?

 格物方可致知 2016-12-09

图片来自网络

朋友,请你用最快的速度,在身边找到纸和笔。找到了吗?今天咱们做个小游戏,在这张纸上,写下你从小到大想学的知识和技能,不用思考,直接写。

写了很多吧?那现在将那些没有学会的、半途而废的、只是想想的,都划掉。

还剩下多少,很少了?对吗?

从小到大,我们有那么多想学得东西,是什么时候我们变得这也没兴趣,那也没意思。每次想着,不要浪费时间,多学点,但只是想想而已,总是从入门到放弃。

相信我,大多数人都和你一样。你,并不孤独。

英语是很多中国人心中的痛。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一共十三年,我们却还是搞不定英语,甚至连日常交流都做不到。毕业之后,更是将所学知识都喂了狗。

我曾经也是这样,想学很多东西,比如小时候想学绘画、乐器、书法、跑步、英语,长大想考公务员、想当心理咨询师、想成为翻译员、想去全世界旅行、想当一名培训师,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我完美的诠释了我是如何死在从入门到放弃这条路上的。

 


图片来自网络

发生转机是在四年前,由于长期自我压抑,外界环境的遭遇,让我的心理状况极为糟糕,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去看过心理医生,也吃过药。整个人是不再胡思乱想,但是每天人都晕乎乎的,提不起精神,就像自己的灵魂跑出了躯壳,每天看着自己的躯壳在机械的生活,毫无生气。

大概吃了一个半月吧,我实在受不了自己的这种状态,就开始在网上搜集心理学的知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易公开课上找到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这门公开课。这门课程,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这门课程的主讲老师Talben教授也是一个内向敏感的人,曾经深受焦虑折磨。为了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他学习哲学、心理学,自己走出了焦虑的阴影,也开创了积极心理学的先河。

看着视频,听他讲述自己的经历,我不禁潸然泪下,因为我也正在遭遇和他类似的困境。他的课程虽然深入浅出,但还是有很多都是闻所未闻的知识,我理解起来都很困难。

然而,我又是多么渴望自己可以像他一样,成为一个积极开朗的人啊!

我是个几乎没有自学能力的人。上学的时候,我就是执行老师命令的一部完美机器,老师说背什么,我就背什么;老师说写什么,我就写什么。从来没有主动思考过如何学习,如何学得更好。

离开了学校,我就失去了主心骨,不知道如何学习。生平头一次有这样强烈的学习欲望,我觉得自己如果不学就会失去很大的财富或者机会。

最后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吧。上学的时候老师总是说多重复,记笔记,熟能生巧,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等类似的话。毕业之后又没有考试,学得如何,学习多久又没人管,别人学一遍,我就学上十遍又如何?

在这样自我激励下,我不会英文,就看下边的中文字幕,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停下来,反复听,直到听懂为止,再接着往下学。一边学,一边记笔记。这门课一节课一个半小时,我往往要花上四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学完。

家里没有电脑,我就去网吧,在网吧度过了一个暑假。这门课视频我看了五遍,笔记做了三遍。

从此我就开启了自学之旅,直到四年后的今天,还是依然在路上。

在自学的路上,我遇到很多人,也交了很多朋友,学了很多知识,看了很多书。他们都很惊讶我很有毅力,称赞我是学霸。面对这样的赞誉,我总是觉得诚惶诚恐,总是在心里怀疑:他们是不是在说客套话?

因为我始终认为自己不聪明,而且永远在路上。

 


图片来自网络

下面我就来说说为什么很多人总是从入门到放弃。

自学过程中每个人都要过两道关卡:

第一关,学不学的问题;

第二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很多人想学这想学那,但是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

等我×××,我再去学习。

等我有钱了,我就去学习;

等我有时间了,我就去学习;

等我这段时间忙完了,我就去学习;

等我……

其实我们都知道,是永远等不到这一天的。因为到了这个时间点,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打乱我们的计划,我们的计划永远只能停留在纸上,或者脑子里,而不能在现实中实现。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你不去做,就不知道这件事的好处;不知道这件事的好处,你又怎么会去做呢?就这样形成恶性循环。

没有品尝过学习带来成就感的人,永远无法理解这群疯子对于知识的狂热追求。为学习疯狂的人刚开始总是向身边人宣传学习有多么多么好,但是周围人嗯啊偶的回应总是会浇灭他们的心,只能继续前行,在前行中遇到战友。从此,学习的人和不学习的人渐行渐远。

初次踏入学习大门,免不了备受打击,最初都会怀疑自己智商够不够,学习努力会不会白费,学习之路会不会太艰辛等问题。在面对这些怀疑声音的时候,我有两个应对策略:

第一,找到成功的例子做榜样。我在这个阶段就是因为认识了很多坚持学习的人,比如李笑来、宇彤、婠婠、笑笑、彭小六、彪悍一只猫等等,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成长的轨迹,看到了他们巨大的收获,这就给了我继续在学习道路上前行的勇气。

第二,狂灌各种鸡汤。在网络上近几年鸡汤文大行其道,最后共同的落脚点都是去学习吧。失恋了,去学习;失业了,去学习;抱怨了,去学习;遇到脑残领导,去学习。学习就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灵丹,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踏进自学大门的人,具有的显著特征就是上进、焦虑、不满足。

上进是因为他们能看到、甚至亲身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虽然在学习路上遭受了无数的质疑、讽刺、挖苦和白眼,但是他们依然痛并快乐的坚持着。

焦虑是因为一旦踏入学习的领域就会发现自己不会的越来越多,不知道自己该学哪个好。

今天有人介绍了一本书,买;

明天有人推荐了一门课程,学;

后天自己发现一个大神,跟……最后书看了一半,课程学了一节,大神呢早已经跑得追不上了。

不满足是因为一门知识没学完,下一门就会自动出现,而且永无止境。就像我们刚开始学英语,以为只要搞得单词就好,搞定单词发现还有学习音标、语法,学完音标、语法发现自己还是读不懂英语文章,还要去查各种文化背景……所以,学习就是一个坑,只要掉进去,就爬不上来,不过很多人都是乐在其中待在坑中,不愿出去。

我先讲讲我是如何应对学什么这个问题的,学习方法咱们后边在说。

我最疯狂的时候一天会学六门功课。平时还要工作,还有家庭的一些事,加上学校,健身,搞得我筋疲力尽,最后我想了一个办法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断舍离”。

第一,记录自己心动的字眼。我们日常生活往往会对某一个人或者事情,或者文章特别有感觉。然而,感觉过了就过了,并不会加以注意。这些心动的字眼,就是我们的兴趣所在,所以将它们收集整理起来,就能划出自己感兴趣的圈子。

第二,试错。我们喜欢的,不一定适合,所以我们要不断去尝试,并且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这样我们的学习内容就会既是自己喜欢的,又是自己擅长的。

第三,总结。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都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所以当我们选择了一门知识或者技能,就有可能要放弃另外一门。而且深入学习的话,会非常耗费金钱,所以如果能让所学赚取一点学费,支持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是再好不过的。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们所选的科目既要喜欢,又要适合,还要符合市场的需要,这样才能形成正循环。

所以我们要不断试错,不断总结,观察市场的反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一辈子的科目。

总结一下今天介绍的:

坚持学习有两道坎,一道学不学;一道学什么、怎么学。解决第一道坎的方法就是找榜样,灌鸡汤;解决第二道坎的方法就是断舍离。

至于学习方法,我会分两次来介绍,欢迎继续关注。

让我们一起上路,收获更好的自己,加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