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提出了心学

 昵称30339968 2016-12-10
  天下熙熙攘攘,人往来于其间,或庸碌了此一生,或在浮华功名中寻得苟且,但每一个时代,总会有这样一群人,胸怀鸿鹄之志,吞吐浩然之气,明察万物之理,为这混沌世间带来一丝光明。

  王阳明提出了心学,五百年来引无数人研精致思,而堪堪领悟者仅为少数。心学,求的是一颗本心,何谓本心?无善无恶也。就如眼中揉不得沙,本心之于天地万物,亦应去除私念,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中如镜,可照万物,方能做到心既是理。

  致良知,则是修习心学至关重要的前提。“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摒除私心所存之偏见,拨开事物表面华丽的云雾,用与生俱来的本心去评判善恶,并以此作为所言所行之导向。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凭着不被私心左右的良知,有所为有所不为,即为知行合一。如今普世化的知行合一被定义为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这也无可厚非,但阳明学说的核心在于良知二字,理论和实践的前提也应该以良知考量,无谓外界纷纷扰扰,万事万物皆出本心,并从磨练中修其身,再得知行合一。是以,知良知容易,致良知着实困难。

  六朝旧事随流水,英雄匹夫,成败功过,无从定论。纵观史书杂谈数千载,哪有什么绝对的真理颠扑不破,得各朝各代皆以奉行。古人以天为道,所谓天道,不过良知耳,今人以正为道,即顺应事物本身的规律,无论古今,所言道义具是出自本心。

  阳明先生坎坷半生,享过人世繁华,看过风雨沉浮,贬黜流放至龙场悟道,备尝艰苦后彻悟心学,也许就是这种人生的大起大落给予了他最为纯粹的感悟。万象皆由心生,无论是凡心还是本心,都是探查世间道理的基座,埋下的是什么种子,开出的就是什么花朵,透过私心了无的良知,看到的就是这个世界最原始的样子。

  世人向往着追随古之圣贤的脚步,去经历一番与众不同的人生,大彻大悟些许真知灼见,或求名扬一方,或求后世传颂。而阳明先生一生悟道,最终什么也不求,因他早已参悟出,人人皆有良知,个个做得圣贤。不念过往,不计将来,唯求此心光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