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老子学教育:少求知,多求道

 春天Daisy 2016-12-10

 

教学原则之四:少求知,多求道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

——《老子》第四十八章  

 

 “为学”是求知识,“为道”是求根本。求知靠学,求道靠修知识越求越多,道是越修越少。比如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现在越认识知识越多,越认识知识越复杂。而道是将复杂的简单化,紊乱的条理化。比如现在的科学知识非常丰富,然而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的认识并不是更明晰了,而是更迷茫了。古代对自然和人体的认识非常简单,却能抓住根本。

益是多或增多,损是少或减少。在人们的思维习惯中,觉得益是好的,损是不好的,往往喜欢益而憎恶损,我们可以从词语的组合看出,如利益、损坏。实际上,益和损并不是固定的好与坏之分,在《易经》中,有损卦、益卦,并无好坏之分。老子说:“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道德经》41章)有时益好,有时益坏。知识越多是不是越好?不然,如果是一个德行不够的人,知识越多对人类的危害越大。佛家就认为知识越多,所知障越大。

人类对自然、人生的根本认识就是道。中国的道相当于西方说的哲学,而比哲学包含更丰富、更深刻。西方的哲学可以说也是一种学,而中国的道不但是学之本,也是人之本,万物之本。西方的哲学重解悟,中国的道更重证悟。西方的哲学往往是大部头的书也说不清楚,而中国的道往往只是几句话就概说无遗。

比如对万象的认识,中国道只两个字就概括了:阴与阳。“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道德经》42章),所有事物皆表现为阴阳两面,而事物的内在是“气”(道家称为炁,相当现在说的原子、夸克等物质的组成粒子。)所处的状态是“和”。科学发展几百年,也不过是证明老子对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更为简单的是,古人只用两个符号“—”和“- -”就将万事万物概括了。

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学习是学识越多越好,其实不然。学习的目的是明理,是对自然、人类、事物有全面正确的认识。能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就是寻到了道。

教育不是传授给学生越来越多的知识,而是传授给学生最根本的道。知识是无限的,而道是有限的。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就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图书馆、书店或学校喜欢只用前半句话,以激励人们努力读书,却不知庄子正是反对人们盲目地读书。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人们认为老师有三项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我理解老师的职责只有一项,就是传道。韩愈先生的话可做如是理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而传道如何传?不能凭空传,而是通过授业解惑来传,授业解惑是手段不是目的。现在教育的问题就是把手段当成了目的,而把传道这一真正的目的丢了。授业解惑是知识的学习,学习知识不是目的,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更好地掌握道。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先生讲过一件事,当时国家刚实行双休日,因为每周少了一天的课,当时教委希望各学科教材的内容减少一点。于是柳斌主任召集各学科专家研讨这件事。当时各学科专家说,现在知识日新月异,很多学科知识还要增加呢,怎么可以减呢?最后达成的协议是不增不减。

教育是传道的,而不是传知识的,传授知识只是手段,是为了让学生能明白道。如果只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未来把高等数学放到小学教吗?据说美国的教育,在小学、初中学习的知识是很少的,而高中、大学才是学知识的重要阶段。人们把小学初中称为基础教育,我们把基础教育理解为打知识基础,因此我们的基础教育知识教育很扎实;西方把基础教育理解为打教育的基础,以培养人的能力、素质和兴趣为基础,因此他们教育的学生创新能力很强。有人说中国教育培养的学生,领先世界教育九年,却落后世界教育一生。

“为学日益”,知识越学越多。而知识只是知之是无用的。《论语》记载孔子的话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这句话谈了四种求学的境界:从之、识之、知之、不知。从之是做到,识之是见到,知之是知道,孔子说“知之,次也”,只是知道次一等,不如识之,最上是从之。不知而作是最下。只是拥有知识无益,知识的力量在于应用,而应用之好坏,全在于人,而人的培养关键是传道。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求道日渐减损,为什么是减损呢?复杂的认识简单化了,简单到什么程度呢?“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损到“无”。老子在这里说的“无”不是没有。古代表示没有的字是“無”,“无”这个字形有特定的含义。《说文解字》对“无”字形的来历有两说法:一是“通于元者”,元,始也,表示起端、根源。“通于元者”既有字形的解读,又有字义的解读,就是说“无”表示根本之根本;二是“天屈西北为无”,中国古代的图示方向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天”字西北就是一捺“八”,“无”字正是“天”字最后一笔弯曲而成。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一书中“无”字的写法,最后一笔很长,向右下延伸很长,像天之根,也是字形与字义的解读。

老子对“无”是怎样定义的呢?“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首章,从帛书《老子》,通行本为“无名天地之始”,天地也可借指万物。)“无”是万物基始之称,所有的根本就称为“无”,无为就是根本之为,无为而治就是治理根本。

教育的重任是传道。《礼记·学记》记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时时强调的就是要学“道”。

老子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就是做根本之为,把根基扎好。根基扎好了,“无不为”,没有做不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64章)“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就是无为。盖高楼,必须打好根基。培养人,同样要打好根基。那么教育的根基是什么?

西方国家的基础教育重做人,现在中国基础教育重知识。教育的根基是对知识的兴趣,是能力,是素质。如果打好了学生做人之基础,将来不管学什么,不管要从事什么专业、什么职业,则“无不为”,没有干不好的。

在课堂教学中,什么是根本?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根本,是“无”。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那么知识呢?知识的学习,只是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把知识的学习当成教育的目的,就走入应试教育的独木桥,培养出来的就是最次的只是“知之”的人。

曾读到一篇《法国“高考”重哲学》的报道,很能说明中国基础教育的缺失。“在中国,数学和语文尤其是外语高分者最风光。在法国,却是哲学拔头筹引人注目。哲学考什么?考如何思想。比如2011年法国中学会考哲学试卷的论题之一:‘平等是不是自由的威胁?’这种考试不是考技能,而是考你学了哲学后的思想状态。法国中学会考相当于中国的普通高考,通过可直接进大学。但要进名校,如国家行政学院、综合理工学院和高等师范学院等,都需另外考试。尤其高师文部选拔人才,不看数学多少分,而看哲学考试是否出类拔萃。将语文和数学放在哲学考试之后,是因为它们属于技能。而思想比技能重要,毕竟思想决定行动,思考带来进步。一位圣哲说过:‘哲学是思想的源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试想,文艺复兴时期的启蒙大师,如果不把思想融进作品中,能够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吗?”

求道是寻本,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体系,根本不同。思想是行为之本,做人是做事之本,幸福是人生之本……这是没有异议的。教育自然应以育人为本,传道为本,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只是传道的手段。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益并非就好,损并非就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老子的损益之辩,还可以给我们人生以启示。并非什么都是越多越好,有时减损才是好。一个完满的、幸福的人生,不是看你有了什么,还看你没有了什么。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人幸福的根本是无贪、无嗔、无痴,如果减损贪欲、嗔怪、执着、浮躁、名利的竞争之念,那就得到了真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