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算管理(十)——预算分析

 djkxiaold 2016-12-10

建立预算定期报告制度既是预算分析环节重要的内容,也是预算事后控制的有效手段。

预算分析从分析对象上说分为医院层面的分析、预算单元(归口部门)层面的分析、专项分析。不同层级的预算分析为相关责任人提供有效信息,帮助他们更好的履职履责。


预算分析从分析内容上说,包括状况描述、原因分析、对策和建议。


状况描述

状况描述,既要客观描述实际情况,也要通过趋势、比较给出效率高低、运营好坏的评价。状况描述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预算执行情况(包括总体情况,人均情况,床均情况,工作量指标、效率指标、效益指标的完成情况,任务、资源和预算的匹配情况等)

执行情况和预算的差异(正向差异还是负项差异?是否在合理范围之内?是否影响其他项目?)

业务发展趋势(是否向好?是处于投入期、发展期、成熟期还是衰退期?是否还有后劲儿?)

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和行业平均水平比较、和行业标杆比较(通过对标比较为了更好的说明核算单元履职情况、工作效率和努力程度)。通过比较判断行业位次,量化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是对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包括:

是因为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

外部原因是政策因素、经济因素还是医疗市场的变化?

内部原因是相关保障不到位?资源配置不合理?系统效率低?还是人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

这些原因是由来已久还是新问题新情况?

如果是新问题新情况,同行是怎么应对的?


建议和对策

建议和对策,是针对分析的情况提出的可行的推动措施和改进方法。对建议措施要客观描述、全面评估。在这一部分,要注意几点:

根据医院现状,这些建议可以实现么?相关的配套条件能够满足么?

如果实施的话,投入产出大概是什么情况?

如果实施的话,需要怎么做?

需要谁来做?

大概需要做多久可能会有成效?


如何做好财务分析?

各种各样的分析报告是财务部门重要的工作产出,但财务人员最郁闷的是:投入很大的精力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被束之高阁。其实,出现这种情况,有部分原因在于我们自己。个人的建议:

一是要提高分析的可读性和通俗性。要尽量用通俗的语言、用业务人员熟悉的语境深入浅出的撰写报告,除非必要,尽量少用晦涩的财务指标,非要使用的话,一定要解释清楚。

二是要避免就数字而数字。财务人员“用数字说话”是没有错的,关键是不能只用货币数字,而要善于揭示数字背后的业务活动、业务规律和业务措施。

三是要图文并茂。要善于使用那些生动形象的分析工具,直观的反映状况和问题。

四是要深入一线。分析研究哪个问题,就要到相关部门一线去,对他们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状况、存在的问题和亮点、各种影响因素摸清楚、想明白。从财务的起源看,财务和会计工作都是从业务活动中分离出来的,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财务人员从一线脱离出来汇总成财务部门,和一线的距离越来越远,是时候让财务工作融入业务活动了。没有对业务活动深刻的洞察,是写不出有价值的财务报告的。


文/韩斌斌  辑/张靓瑶  图/源自互联网

杏林数豆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