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拥有好奇心很重要?

 SusanK 2022-01-23

阅读提示|本文大概2200字   阅读需要6分钟

喜马拉雅同步播出,请关注节目《理性知识分子》

生活中,经常会被人问到有关读书的问题,最常听到的有这么几个:如何选择书籍,书读不下去怎么办,以及如何才能打造自己的知识结构。我知道很多人想听直接明确的答案,然后自己照做就行。如果有人真能给出这样的答案,那么这些方法十有八九是无效的,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许多差异性,对他有用的,不一定对你有用。我总认为,最好的答案应该能够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我们不仅仅要了解“是什么”,更要了解“为什么”。

回想这几年自己在知识积累上的成长历程,我的阅读内容从最初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参与感》等励志类、方法论类书籍,慢慢过渡到心理学畅销书,又到后来的科学史、科普类书籍,再到如今的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说实话,我现在关注的这些知识内容是我几年前根本无法预见的:我完全没想到自己会为了弄明白什么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而花大量时间,更没有料到自己会如此勤奋地学习神经科学。这些阅读背后,看似并没有太强的逻辑关联,但其实都是源于同一股力量,那便是好奇心。

尽管我们偶尔能够从一些名人演讲中听到类似“保持一颗好奇的心”这样的话,但总体来说,好奇心的作用被整个社会严重低估了,关于好奇心的文章似乎也很少见,我猜想原因可能是我们对好奇心缺乏准确的认知与了解。那么,到底什么是好奇心,好奇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1


什么是好奇心

好奇心是当我们想要知道某种不知道的事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认知上的复杂情感,它可以理解为一种内在动机,这种内在动机是主动学习(activing learning)和自发探索(spontaneous exploration)的关键。

补充知识 | 内在动机  VS. 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是指做某件事情,只是为了这件事情本身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则恰恰相反,是指做某件事情,仅仅是为了这件事情之外的某种原因,例如避免惩罚,或者获得奖赏。当我们因为自己喜欢而去读书时,这种就是内在动机,当我们为了考试或者虚荣心而去读书时,就是外在动机。

2


好奇心的作用

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说,好奇心之所以存在必定是因为它能够增加我们生存与繁衍的几率。大脑作为一个信息处理器,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收集信息来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进行预测,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好奇心会促使我们根据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以及通过主动学习和探索来增加新的知识,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好奇心的满足作为某种值得被鼓励的行为应该与积极情绪相连。

这种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通过不同的实验研究,心理学家们已经确认了好奇心与大脑中负责奖赏和快乐的多巴胺系统之间的联系。当我们因为强烈的好奇心而想要了解某个知识或者信息时,这个知识或信息就成了一种“奖赏”,它们的获得会使大脑中奖赏回路(reward circuit)中的多巴胺增多,我们便会因此有种满足和快乐感。除此之外,好奇心还能够延长记忆。对于某个事物,我们越是好奇,它在记忆中存留的时间就越长。

最近哥伦比亚大学几位学者共同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好奇心原有的研究和理论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学习进步假说(The Learning progress hypothesis)。在此之前,所有的研究只探讨了好奇心促进学习和延长记忆的单向过程,学习进步假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探讨了从学习到好奇心的反向过程,因而完美地解释了以好奇心为驱动的自我成长。

根据学习进步假说,人类天生就有的这种喜欢探索新的和复杂事物的内在动机会让我们对那些自己不知道的事物产生好奇心,这个获取新信息或新知识的过程便是学习的过程,然而这个过程不会就此结束,因为学习本身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内在动机和好奇心,促使我们继续探索,这就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了一个正向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会从与学习者的当前知识水平相匹配的探索开始,然后逐渐向更复杂的认知进行挑战(这个状态和过程与Csikszentmihalyi提出来的心流理论类似)。假说的提出者认为这样的正循环会促使学习者通过自发探索而发展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认知成长道路。

总结来说,好奇心的作用主要有三点:第一,它能促使我们主动学习,并且能让我们从学习中获得快乐;第二,它会延长记忆在大脑中存留的时间;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能引发一系列我们自己预料不到的成长,这种成长不仅体现在知识的增长上,还体现在对未来预测和判断误差的降低上。

3


假说的启示

我发现,自己过去几年的阅读和学习历程完完全全符合学习进步假说所描述的这个正向循环。然而这个过程的起点,并不是我决心要多读书的那一刻,而是好奇心开启的那一刻。这一刻源于一本书和一个人。这本书就是David Brooks写的《社会动物》,这个人就是我曾经多次提到的X先生。

与我过去读的那些方法论书不同,《社会动物》并不是一本关于“是什么”或者“怎么做”的书,而是一本关于“为什么”的书。它以一对夫妇从出生到生命结束的成长故事为脉络,把心理学、社会学、脑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众多与人和社会发展相关的理论融合在一起,让读者能够从科学地角度去理解人和社会。这本书为我开启了一道通往社会科学的大门,它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与人相关的各种问题都能从客观的角度得到解释。从那时起,我便想从更客观的角度了解自己,接下来的很多阅读也与此有关。

在我和X先生相识的第一年中,他毫不留情地反驳了我脑海中所有与客观事实不符的错误信念。这些有理有据的反驳,在我的心中埋下了无数个“问号”,清除这些“问号”便成了我后来阅读和学习的重要目标。比如说,为了明白为什么“薛定谔的猫”处于一种生死叠加的状态,我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看了许多与粒子物理相关的视频,甚至还读了一本关于量子力学的科普书;为了弄清楚为什么当速度接近光速的时候时间是静止的,我又想尽办法去了解宇宙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其实,我并没有刻意想要去打造所谓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逐渐完善完全是不断满足好奇心的结果。所以,我认为完善知识结构的关键不在一个完整的书单(当然书的选择也更重要),而在于开启你的好奇心。如果你读一本书,并不是因为脑子里存有与这本书所探讨话题相关的疑惑,而只是机械地跟着书单或者他人的推荐去读,就会很容易出现读不下去的情况,即使读完了,也会很快忘记。你更无法因为读了这本书而产生更多好奇心,然后再进行相关的深入阅读。

以此反观教育,开启好奇心原本是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可是现在的教育不但无法达到这个目的,甚至还起了反作用,把读书和学习变成了一个依赖外在动机的事情。最好的教育,不管是小孩的教育还是成人的教育,一定是启发式的教育,让学习者对世界产生好奇,对知识产生渴望的教育。这也是我想要做的教育。

当然除了好奇心,在正确的指引下,读真正具有价值的书也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好奇心的培养以及读什么样的书,如何更有效地阅读,未来也会有更多相关的文章,欢迎持续关注。

第2身份(公众号:second_identity)

斜杠青年的聚集地|开启属于你的第2身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