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亮点文章:冬虫夏草培植技术研究进展

 读不够读不停 2016-12-10

亮点文章:冬虫夏草培植技术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Chinesecordyceps是一味名贵药材,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大宝”,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线虫草科OphiocordycipitaceaeSung et al. 2007)。冬虫夏草是由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 G.H. Sunget al.侵染蝙蝠蛾科Hepialidae幼虫形成的菌核和子座的复合体。中医药入药的冬虫夏草实际包括了昆虫的虫体残骸和菌物的子座,具有免疫调节、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血脂等广泛的药理作用(Mei et al. 2014Wu et al. 2014)。

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加上分布地域局限,野生资源有限,价格昂贵,近年来冬虫夏草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已被我国有关部门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甚至被推荐为中国的“国菌”(Zhang et al. 2012),其培植因此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冬虫夏草的菌种分离培养、寄主饲养、侵染机理及子实体发育条件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1天然冬虫夏草生长环境及生活史

冬虫夏草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甘肃、云南5个省,自然生长在海拔3 500–5 000m的高山灌丛草甸带和高寒草甸带(李泉森等 1998)。冬虫夏草的分布与海拔、气候、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植被等关系密切,其中降雨量和温度是影响冬虫夏草产量的主要因素(陈仕江等 2000;罗玉秀 2003)。

冬虫夏草产区以种类繁多的草本植物群落占优势,每年的8月下旬开始,其寄主蝙蝠蛾幼虫遇到借助风力或雨水传播的冬虫夏草子囊孢子,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被侵染,被侵染幼虫行动迟缓,10月份2–9℃时爬至近地表处死亡呈僵虫(Zhang et al. 2012)。冬虫夏草菌吸收虫体营养进行生长繁殖致使虫体内长满菌丝继而形成子座。11月至次年2月份,地温极低,子座生长非常缓慢甚至停止生长(陆龙喜等 2002)。翌年5月,温度升至4–10℃,土壤解冻,僵虫体表长出菌丝并与土壤黏结成一层膜皮(郭宏春等 2003),子实体迅速向上生长至20–50mm的棒状子实体,露出地面。6–7月中下旬,子实体头部逐渐膨大,子囊孢子在适宜的温湿度、光照下成熟并弹射出来,此时,地下僵虫腐烂,子实体空心,扩散出来的孢子借助风、水再去感染蝙蝠蛾幼虫(李泉森等 1991;李黎等 2000;郭相等 2008;徐延达等 2013)。天然状态下,冬虫夏草完成无性和有性世代需要约3年的时间(陆龙喜等 2002)。

由于尚未见到冬虫夏草实现全过程培植的研究报道,其极端恶劣的自然栖息环境又局限了人类的探索与认识,目前对冬虫夏草的研究仍存在较多争议和困惑(雷桅和税晓容 2014)。随着现代生物学、医学对其研究的深入,冬虫夏草的开发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冬虫夏草的培植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2冬虫夏草培植简史

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内多家单位开始了冬虫夏草培植的技术研究(刘飞等 2007),从“七五”至“十一五”,每个五年计划国家都投入一定的科研经费研究冬虫夏草,在国家科研经费的支持和民营机构的自主研发下,冬虫夏草的培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980年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的沈南英等用分离到的冬虫夏草菌种在直径18mm的试管中长出“子座芽”,又于1983年在三角瓶内培养5个月长出尖细的子座,其中一个子座形成了与天然冬虫夏草非常相似的子囊孢子(沈南英等 1983;柯传奎 2005)。俞永信(2004)报道完全在低海拔地区用中国被毛孢菌丝体、分生孢子侵染饲养的寄主昆虫形成与天然冬虫夏草相同的子实体,但这些研究暂没有突破虫与菌批量接种、重复长出子座的难关。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自1991年开始开展寄主昆虫生物学特性、人工饲养及繁殖、人工接种及子实体发育等方面的研究,其中在人工繁育与饲养蝙蝠蛾幼虫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饲养出了一定规模的幼虫(尹定华等 19941995;陈仕江等 2003;刘飞等 20082009;张德利等 2014;张德利和涂永勤2015)。

杨大荣等对冬虫夏草寄主的形态学、分类学、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对冬虫夏草菌感染蝠蛾幼虫的环境条件、感染途径进行了研究,认为冬虫夏草菌主要以子囊孢子在刚蜕皮的4–5龄幼虫的体壁节间皱折处进行感染(杨大荣等 1988;杨跃雄等 1989)。据云南网报道,2006年云南首次培育了40多条冬虫夏草(http://yn./html/2014-07/30/content_3305145.htm)。

中山大学于2006在西藏林芝地区海拔    4 156m的高寒地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位于高海拔地区的现代化科研基地“中山大学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科学工作站”,开展了冬虫夏草适生地气象、土壤、植物、微生物、昆虫群落、冬虫夏草菌的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并进行了冬虫夏草的半野生培植广东昆虫研究所等一些团队也对冬虫夏草的培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2007年以来,本研究组开展了冬虫夏草培植技术的研究与生产并建立冬虫夏草培植研发生产基地,在室内模拟高原地带气候环境,经过8年的攻关,成功实现了冬虫夏草的培植及产业化,所培植的样本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为冬虫夏草。

3冬虫夏草菌的分离培养

3.1菌种分离鉴定

冬虫夏草的生活史包括无性型和有性型两个世代,在培养及液体发酵等研究及生产中,均需使用无性型菌种,因此其菌种的鉴定至关重要。国内关于冬虫夏草无性型问题已争论多年。沈南英等(1983)率先从青海省玉树和化隆县新鲜冬虫夏草的子囊孢子、虫体组织、子座和僵虫体外菌丝均分离出了同一种真菌,被称为头孢霉Cephalosporium sp.。之后,众多研究者分别从冬虫夏草分离获得了中国拟青霉Paecilomycessinensis(陈庆涛等 1984)、蝙蝠蛾柱霉Scytalidium hepiali(李兆兰 1988)、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hepiali(戴如琴等 1989)。直到1989年,刘锡琎等在四川康定冬虫夏草的子座和内菌核上分离得到一种真菌,并正式合格发表新种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X.J. Liu, Y.L. Guo, Y.X. Yu& W. Zeng(刘锡琎等 1989)。曾被沈南英等称为头孢霉的菌最终被命名为中华束丝孢Synnematium sinense Yin & Shen(印象初和沈南英 1990)。从天然冬虫夏草上共分离报道了多达22个真菌名称(Jiang & Yao 2002)。

梁宗琦(1994)通过微循环产孢实验认为,中国被毛孢是冬虫夏草正确的无性型。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也证实冬虫夏草的无性型是中国被毛孢(赵锦等 1999;李增智等 2000Chen et al. 2001Liu et al. 20012002;章卫民等 2002)。200510月,中国菌物学会在北京召开了“冬虫夏草及其无性型研讨会”,澄清了冬虫夏草无性型的混乱,确定中国被毛孢为冬虫夏草菌的无性型。

按照柯赫氏法则(kock’s postulate),无性型权威的确定方法是在实验条件下,将分离获得的假定无性型(postulate anamorph)感染昆虫(或培养基培养)诱发形成具成熟子囊壳的子实体。本研究组培植冬虫夏草的成功也证实了中国被毛孢是冬虫夏草的无性型。

3.2固体发酵与液体发酵研究

利用无性型菌株进行菌丝体发酵,用菌丝体替代天然冬虫夏草成为缓解人类需求对自然资源压力的途径。冬虫夏草的培养有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两种方式。目前对冬虫夏草发酵的研究主要包括菌株筛选、固体液体发酵技术的开发及发酵产物的评价与应用方面。

固体发酵具有经济、环保、方便操作等特点,而且后处理相对简单,适合于丝状真菌发酵,但冬虫夏草固体发酵研究鲜见报道。李春如等(2004)以提高菌丝生物量为目的,对中国被毛孢的固体培养工艺研究得出最佳氮源为奶粉,其次为黄豆粉、酵母粉和麸皮。葛飞等(2009)以麦角甾醇含量为指标优化得到中国被毛孢固态发酵培养基中大米、玉米粉、蚕蛹粉、麸皮的比例为5:2:1:2。周宇爝等(2013)考察了不同的有机氮源对中国被毛孢生长速度和总生物量的影响,发现黄粉虫蛹粉、牛肉蛋白胨、黄粉虫粉效果较好,而大豆与蛋白胨效果最差,并推断中国被毛孢在生长过程中会优先利用与寄主昆虫蛋白类型更为接近的动物性有机氮源。

本研究组于2013年申请了关于中国被毛孢固体发酵促产分生孢子的专利,并于2015年获得授权(公开号103667170A)(朱志钢等 2013)。将中国被毛孢菌落接种于特定的培养基上,在温度14–20℃和相对湿度65%–90%的条件下进行菌丝培养35–55d,后转至温度10–15℃和相对湿度65%–90%的条件下诱导分生孢子20–40d,制备出大量成熟散落的分生孢子。本发明所述方法提高了中国被毛孢成熟分生孢子的数量,有利于培植冬虫夏草的产业化发展。

液体发酵具有生产周期短、发酵产物易于开发利用、发酵参数易于控制、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冬虫夏草的液体发酵有相当多的研究报道,而由于此前关于冬虫夏草菌正确无性型的争议,导致很多以冬虫夏草菌为研究材料的液体发酵实验中的菌种不是中国被毛孢(Dong & Yao 2011),仅有少数学者明确报道其实验所用菌种是中国被毛孢。目前冬虫夏草的液体发酵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并开发了百令胶囊、百令片和百令颗粒等,用于肺肾两虚引起的咳嗽、气喘、咯血、腰背酸痛与慢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此外以获批的以冬虫夏草发酵菌丝体为主要原料的保健品至少有10种以上(董彩虹等 2016)。

4寄主饲养繁殖技术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高祖紃和王忠等单位和个人相继对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饲养进行了研究,成功实现了将寄主蝙蝠蛾引种到低海拔地区进行室内饲养,将幼虫成活率由野外3.5%提高到40%,生活周期由野外3–4年缩短到将近1年,研究结果表明,室内驯养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饲料的种类和投放量、土壤含水量等对蝙蝠蛾蛹、幼虫和成虫的存活具有重要影响(高祖紃等 1991;尹定华和唐雪梅 1995;王忠等 2001a;王宏生2002;刘飞等 20082013;张泽锦等 2009;王栋 2010;向丽等 2012;马少丽等 2014)。

本研究组经过深入研究,在低海拔地区的室内建造了模拟高原地区的适合幼虫生长发育的各种生态环境(包括温湿度、光照等),从野外筛选优势种群作为寄主虫种源,同时研发出适于幼虫取食的组合饲料以及适合规模化繁殖寄主昆虫的独特工艺,保证了蝙蝠蛾幼虫的大规模繁殖。

5冬虫夏草培植技术研究进展

5.1子实体发育条件

目前,文献中关于控制子实体发育研究的记载较少。影响子实体发育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温度、光照、pH值等。

冬虫夏草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18℃(Dong & Yao 2011)。沈南英等(1983)分离真菌时采用了15–20℃。刘杰麟(1990)指出在8–17℃的室温下培养5个月方可观察到菌落上长出的尖细的子座,7个月也只有2–3cm大小。如严格控制培养温度于15–19℃之间,就能于3个月后看到冬虫夏草菌落中央的角状扭起菌丝发育形成与自然生长相似的子实体。

刘杰麟(1990)指出冬虫夏草子实体发育适应短期短光波照射(3 400–5 500?之间)。人工培养子实体具趋光性,向光面的子实体多而密集,背光面生长稀疏,全黑环境下培养的子实体均表现纤弱、细长,且没有子囊孢子形成,成为畸形扭曲的子实体,不能繁殖后代。当冬虫夏草菌落中央出现子座原基时,逐步增加光照,并用2 537–3 300?的紫外线照射2–3次,每次约1min,则更有利于成熟子座的形成。李黎等(1993)对冬虫夏草子座生长发育与光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冬虫夏草子座的生长发育期,光照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光照可控制虫草子座生长高度,减缓生长速度,延长虫草虫体部分的空腐空间。虫草子座具很强的趋光性,室内全人工培养虫草一定要注意光线照射的方向和光照度,光照度应控制在400–800× 100lm/cm2范围内。

杨大荣等(1988)研究表明,在自然环境中,冬虫夏草喜偏酸性的土壤环境。刘杰麟(1990)指出培养冬虫夏草子实体的pH条件应控制为5.0–5.5

5.2侵染机理

虫生真菌主要通过昆虫体壁、自然孔口或消化道侵入到虫体内部(吕丁丁等 2008),冬虫夏草菌侵入蝙蝠蛾幼虫的侵染途径研究极少。杨大荣等(1988)指出冬虫夏草菌主要以子囊孢子粘附在刚蜕皮的4–5龄幼虫的体壁节间皱折处进行感染。子囊孢子长出微小芽管穿入皮肤功能尚未健全的新嫩表皮,进入体腔形成菌丝体。涂永勤等(2010)研究表明,将冬虫夏草菌混入饲料和从口器注入后,幼虫感染率分别达到80.77%80.10%,表明口腔是寄主感染冬虫夏草菌的一个主要方式。Hu et al.2013)通过对冬虫夏草菌蛋白质家族的分析表明,冬虫夏草菌具有较其他病原微生物(如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等)更少的表皮降解酶和几丁质酶,同时用于黏附昆虫体壁及形成附着胞的基因缺失或减少了,这些基因的缺失或减少或许表明冬虫夏草菌并不能够破坏完整的体壁,而有可能通过昆虫口器或气孔感染幼虫。雷桅等(2015)研究了冬虫夏草菌在寄主蒲氏钩蝠蛾Thitarodes pui幼虫中的潜伏侵染过程,作者利用real-time qPCR实时定量技术检测了蒲氏钩蝠蛾幼虫的表皮、脂肪体、血淋巴和肠壁等组织中冬虫夏草菌定殖量,分别建立了起始于表皮的侵染路径和起始于肠道的侵染路径两种Holt数学模型,经比较分析后,推论冬虫夏草菌随口腔摄食侵染寄主幼虫的方式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可行性。本研究组研究表明冬虫夏草菌对蝠蛾幼虫的侵染可能同时存在表皮侵染和肠道侵染两种途径(李文佳等2016)。

5.3冬虫夏草菌接种方法研究

由于冬虫夏草菌对蝠蛾幼虫的侵染可能同时存在表皮侵染和肠道侵染两种途径,因此接种方法有针刺、喂食、涂抹、浸泡及喷雾等方法。王忠等(2001b)于1993–1995年首次进行了幼虫人工感染实验,他将子囊孢子或子囊孢子分离所得的分生孢子、菌丝配置的悬浮液采用针刺、涂抹、喂食、浸泡及喷雾法接种4–6龄幼虫,结果表明采用涂抹法和喷雾法均能使幼虫感染,而采用针刺、喂食、浸泡法接种则不能感染,以浓度为100g/kg蔗糖悬浮液涂抹的处理组的感染率较高,可达到15%。廖志勇(2005)采用饲喂法、喷淋法及微枪注射法进行了感染试验的尝试,结果表明采用新式的注射法,感染僵化率可达14.34%,效果优于前两种方法,但这一技术的缺点在于操作过程中虫体受伤染菌而导致高死亡率。此外,涂永勤等(2010)采用不同接种方式对不同龄期幼虫进行接种,结果表明寄主幼虫感染冬虫夏草菌以拌入饲料接种法感染率最高,最高感染率可达90%以上,幼虫最适宜感染的虫态为3–4龄,从接菌到感染成功需要50d以上,幼虫的感染率为20%左右。由此可见,近年来冬虫夏草菌接种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5.4影响培植冬虫夏草子实体发育的关键因子

蛹虫草能在大米培养基上实现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从无性阶段到有性阶段的转化,这说明虫草子实体分化的条件不仅与其自然生活习性有关,而且与虫草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刘杰麟 1990)。与蛹虫草不同,冬虫夏草为同宗配合真菌(Hu et al. 2013)。通过注射真菌细胞使蝙蝠蛾幼虫染菌的方法可以获得僵虫,但在实验室条件下并不能诱导子实体的产生,因而子实体的产生可能与青藏高原某些隐秘的环境因素有关联(Hu et al. 2013)。这些关键因子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6培植冬虫夏草与天然冬虫夏草比较

本研究组在成功进行冬虫夏草培植后,对培植冬虫夏草和天然冬虫夏草的活性成分开展了对比研究。陈罡等(2014)开展了冬虫夏草核磁特征指纹图谱研究,对30批在全控制条件下长出的冬虫夏草的水溶性和醇溶性提取物核磁图谱进行分析后发现,所有样本的水溶性提取物核磁图谱基本相同,表明培植的冬虫夏草质量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同时将该结果与21批野生冬虫夏草水溶性和醇溶性提取物核磁图谱进行比较后发现,两者信号峰的峰型及化学位移都十分相似,表明培植冬虫夏草所含的水溶性和醇溶性化学成分与野生冬虫夏草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王钢力等(2008)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14批来自青海不同产地的野生冬虫夏草所含砷、汞、铜、铅和镉的残留量,结果表明被测样品中,汞、铜、铅和镉的残留量较低,但其中13批冬虫夏草的砷残留量超过药用植物及制剂绿色行业标准。经权威单位检测,本研究组培植的冬虫夏草重金属成分明显低于野生冬虫夏草,在绿色行业标准要求的安全范围之内(结果未发表)。此外,经过中国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广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等单位鉴定和对比研究,本研究组培植的冬虫夏草与野生冬虫夏草,在虫种、菌种、形态外观、显微结构、化学成分等方面均一致,且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7总结与展望

7.1冬虫夏草菌与寄主的对应关系

有研究认为,冬虫夏草在子座成熟过程中,中国被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有DNA 共存和竞争增殖,冬虫夏草菌侵染寄主幼虫是冬虫夏草菌与蝙蝠蛾拟青霉等菌的复合侵染(朱佳石等 2007;杨金玲等 2008;高凌等 2011)。现已证明,拟青霉侵染幼虫后短期即可使幼虫死亡而不会形成冬虫夏草(涂永勤等 2012)。冬虫夏草的培植成功也证实单一的冬虫夏草菌侵染幼虫能形成成熟的子座。

最近的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寄主、真菌间存在着协同进化关系,不同产地的菌种和蝙蝠蛾幼虫结合存在不同的侵染率,往往同一或相近产地的菌种和虫种相互结合才能形成最高的侵染率(涂永勤等 2012)。但是这种遗传上协同进化的内在机理、以及冬虫夏草菌侵染寄主蝠蛾的机理都尚不明确。对青藏高原野生冬虫夏草的系统发育学研究表明冬虫夏草菌与寄主昆虫可能起源于相同的时间,产生于相似的区域—西藏南部或云南南部(Zhang et al. 2014)。此外,交叉感染实验研究表明,相同区域真菌-昆虫组合的侵染率较不同区域组合的侵染率高约10倍,表明本地寄主昆虫更易于受到相近生态环境下真菌的感染(Zhang et al. 2014)。这些研究结果提示在冬虫夏草的培植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冬虫夏草菌和寄主昆虫的地理来源。

7.2寄主昆虫优良品系选育及生活史缩短

已报道的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种类达60种(邱乙等 2015Wang & Yao 2011),这为冬虫夏草产业化培植的寄主选择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不同种类昆虫在饲养难度、冬虫夏草形成率和品质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虽然对寄主昆虫的饲育、人工与野生状态的生物学特性的对比观察有较多研究,但仍需要进一步为冬虫夏草的产业化培植进行优良品种选育的研究。冬虫夏草产业化培植需要的寄主昆虫应该有不退化、繁殖快、易被中国被毛孢侵染、冬虫夏草产出高且品质好等特征。

自然条件下,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生长于高寒地带,存在漫长的越冬期,完成生活史需要几年时间,不同种类之间存在差异,而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寄主昆虫全年均可生长发育,可显著缩短生活史。如人工饲养条件下,斜脉蝠蛾的生活史可由自然条件下的3–5年缩短为1.5–2年(高祖紃等 1991);贡嘎蝠蛾完成世代周期由3–4年缩短至380d左右(尹定华等 1994;陈仕江等 1995);拉脊蝠蛾4–5年缩短至平均531.1d(徐海峰 2004);小金蝠蛾自然条件下需要4年,在12–14℃控制温度下,1周年即可完成一个生活周期(涂永勤等 2011)。显然寄主蝠蛾生活史的缩短有利于冬虫夏草产业化培植周期的缩短。选择世代周期较短的虫种,并在保证冬虫夏草优良品质的前提下以获得短周期寄主昆虫为目标逐代进行选育,可能得到更利于产业化培植的寄主种群。

7.3侵染代时(如何缩短培植周期)

培植冬虫夏草较野生冬虫夏草的显著优势在于通过人为的干预将缩短冬虫夏草生长周期变为可能。选择优势菌种及优势虫种,在幼虫最易受到侵染的时期,结合理想的侵染工艺进行侵染,能得到较高侵染率的满意结果。野生冬虫夏草的形成在自然环境下的生活史一般要经过幼虫生长、侵染、菌体增殖、菌核形成及子座生长等过程,这些行为的发生都是在不可控的条件下自然发生的,因而造成了发育时间较长的问题,一般需要3–5年。而一旦进行控温、控湿,冬虫夏草菌将快速侵入幼虫体内并在其中快速增殖,进一步形成菌核及长出子座,最终实现缩短冬虫夏草培植周期的目的。

7.4冬虫夏草产业化培植

目前我国已实现产业化培植的菌类主要有杏鲍菇、金针菇、海鲜菇等,而冬虫夏草产业化培植鲜见报道。传统半野生培植方式受自然条件和季节的影响很大,产品生产欠稳定,品质参差不齐且不便周年生产均衡供应,而模拟高原生态参数调控化培植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本研究组在结合国内前期科研培植研究的基础上已实现了冬虫夏草的产业化培植,在室内模拟的高原生态环境下,创造出适合不同发育阶段的环境,进行立体、规模、全天候、周年培植,并已逐步向实现生产操作的机械化、生产环境调控智能化努力,使冬虫夏草产业化培植朝高效优质、现代化管理的先进生产方式发展。

7.5未来10年冬虫夏草培植展望

寄主昆虫的规模化繁殖、菌种的来源、科学的感染方法及子实体发育条件的控制是冬虫夏草培植的关键技术,未来10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冬虫夏草的培植技术体系:

1)优质虫种的选育。本研究组实现了冬虫夏草寄主昆虫产业化繁殖,进行了寄主昆虫选育及生殖退化的机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李全平等 2016),以后将继续开展选育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种群工作,建立优质种群库,同时对种群防退化及防病虫害污染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培植冬虫夏草提供健康、优质的蝙蝠蛾种群。

2)优质菌种筛选。针对菌种侵染能力的差异,分离选育优势菌种,建立冬虫夏草菌种保藏库,深入研究不同菌株发育特性,做好菌种保藏及传代工作,防止优势菌种在短时间内发生退化,并结合现代生物学先进技术,对菌种进行改造,提升其侵染能力。本研究组目前已掌握稳定的优质菌种制备和产业化发酵扩培技术。

3)虫菌结合的相互关系研究。冬虫夏草菌对寄主幼虫的侵染方式及途径、冬虫夏草菌在寄主幼虫体内的增殖动态及与虫体组织相互作用、冬虫夏草有性生殖及子实体发育调控等科学问题尚需继续深入研究。

国家2015年发布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指出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2015–2020年我国将重点建设冬虫夏草、石斛、麝香、人参等濒危稀缺中药材基地,坚持以发展促保护、以保护谋发展,依靠科技支撑,科学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促进中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剧增,野生冬虫夏草资源日趋减少,近于濒危状态。因此,冬虫夏草的产业化培植研发十分迫切。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及冬虫夏草研究技术的发展下,未来我国培植冬虫夏草产业必将朝着可持续、健康稳定的方向快速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