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继续聊反转形态,讨论头肩形态和V形反转。这两种结构都是双底双顶的变种。 当然,如大家所知,我们聊这两种形态,也是把我们的技术方法与它们结合,以加深对经典理论的理解。 一:头肩形态 自一个高点回落,再度向上,如果运行到前高附近即遇阻回落,我们知道,是双顶形态,但如果这里再有明显的新高,就不是双顶了,也没法按照双顶做单,此时,需要耐心等一个顶部降低。 而一旦完成顶部降低,尤其是这个高点还与第一个高点基本一致,就是头肩顶形成了。 与双顶类似,经典理论里,要向下跌破颈线位才算结构完成,可以进场,头肩顶的颈线位由上图的CE连线构成。 当然我们知道,这样的进场太晚了,我们需要提前至右肩,即F附近。 为什么不提前至D呢? 因为那时候还仅仅是一波拉升出现,不知道是否会有右肩,当然也就不知道是否有机会完成头肩形态。 那么,头肩形态怎么与我们的理论结合,以及最终怎么进场呢? 首先,CD相比AB应该有背离,这样说明上涨力度有所减弱,此后走出顶部降低才是比较按部就班的“上涨力度减弱-下跌力度增强”的情况;如果CD大幅度暴涨,此后走出顶部降低,也未必有操作价值。 当然,这个案例中是有背离的,尤其是降低到H1的低周期去看,更为明显。 然后做进场,就是针对右肩的拉升,去低周期看进场的条件,在M15图上,进场位十分明显。 在这个案例里,我们想特别说明两点: 一:降周期我们是用了H1和M15,没有特别的用意,就是想强调,方法可行的话,在任意周期都是可行的,如果用M30,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不必有产品和周期之见,以为某方法只能用于某产品或某周期。 二:我们做趋势跟踪,不意味着不能对走势有预判,不能提前计划操作、做好准备。实际上,在右肩拉升走出来的时候,我们就要知道:1):这里不创新高,就是头肩顶;2):左肩附近有阻力;3):在低周期等好,出顶部结构就进场。 这样,无论我们在资金、方法、心理上都不会仓促,出信号操作就是了。 二:V形反转 V形反转是我们比较怕的,我们经常说,V形反转是做趋势跟踪的天敌,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V形反转的方方面面,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个天敌。 我们首先要讨论的是,V形反转是怎么来的。 之前在聊高低周期的时候,我们曾经说过,高低周期之间的关系是“高周期压制低周期、低周期引导高周期”,两者是先后主从的关系,绝大部分时候,都是高周期的压制在起作用,但是,在反转点,却是后者在起作用。 因为,反转总是从低周期开始的,它反应更为敏捷。 如果低周期引导了一波行情,但是,高周期完全来不及做出顶底结构,那么,自然就带来了V形反转。 所以,想把握V转,完全可以在一定前提下,在低周期操作,比如,市场目标到位了、力度减弱极其明显等。 早晨聊到这里的时候,我一时兴起,聊了一个在M1抓V转的方法,也同样是利用背离,今天做录播的时候也专门录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今天的录播。因为是动态的演示,文字不容易说明,我们就不写了。 当然,大家可能会觉得,无论在低周期做,还是做M1,这都太快了,不够稳定,我还是比较习惯稳定的操作。 即便我们这么想,我们也不必太过担心V转,因为,V转的根基不够牢固,往往会有二次探顶或探底。而且,如果V之前有一个小型的震荡,往往那附近就会展开这种行情,给我们进场的机会。 所以,我们也可以提前做好规划,准备好操作。 总之,对这样的结构熟悉了,就能提前判断走出结构的可能性,以及,提前准备好做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