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八讲:从纸端到指端,做全新的媒体

 飞仙翁 2016-12-10

从纸端到指端,做全新的媒体

——《济南时报》融合转型案例分享


《济南时报》总编辑 赵治国


《济南时报》是一张拥有20年历史的媒体,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和大家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在整个纸媒形式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向互联网化转型、如何实现在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力的延续,这都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课题。为此,今年《济南时报》做了一些互联网化转型的尝试,下面我就将我们的一些做法和尝试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目标、方向——全面实现互联网化转型

即,济南时报不再是一张报纸,而是在新媒体下把读者变成用户,从两个维度做优做精传统报纸,做大做强新媒体。在采编流程上,融合转型要实行先网后报、先短后长,新媒体上看速度,报纸上看深度,新媒体上看反应,报纸上看影响,新媒体做加法,报纸做减法,新媒体与报纸做乘法,放大传播效应,提高整体影响力。

二、产品思维——全媒体形态

1、纸端。即《济南时报》这张传统报纸。

2、社区报。传统意义上的纸端,但是会下沉,变革社区报的呈现形式和运营模式。

3、指端。以“爱济南”、微博、微信和各类垂直类的公号为载体的新媒体矩阵,作为移动端转型的主要阵地。

4、短视频。由内部开发,做一些基于传播和本土化内容的短视频, 丰富全媒体形态。

三、媒体融合的时代,我们用改版倒逼改革

(一)四种理念

1、内容为本:在新媒体内容生产和渠道分发分离的情况下,不过分强调内容的绝对值,而是强调内容是立身之本。

2、人格化:在新媒体形态下,报纸要转型,要改变方式,报纸要人格化,是有温度、有情感、有立场、有观点的。

3、影响力变现:在经营方式、盈利方式上,最大限度地做到影响力变现,这是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符合媒体连接器和社会公器本质属性的盈利方式。扩大在全媒体传播链条上的媒体影响力,用优质的内容重塑媒体影响力。

4、创业者心态:契合双创热潮,用内部创业的激情和动力促进媒体的转型。

(二)再定位、再出发

1、办报理念;强调本土声音、本地主流,追求有力量的新闻,有温度的表达,有情感的服务。

2、办报定位。启用了全新的报纸宣传语,即“新闻有力,报纸恒温”,力求做济南本土用户的生活伴侣,信息管家和意见领袖。核心内容是以发生在济南本地和山东的新闻,以济南市民关心关注的新闻事件和话题为取舍标准,以全心全意为济南市民服务为新闻策划宗旨和出发地点,以自觉维护济南形象、促进济南城市进步为己任。

3、实现从读者到用户的转变。重视用户体验,不再过多强调读者本位。

(三)封面现象

1、让普通人上头条

2、版面语言人格化

3、版面呈现可视化

通过以上三方面力求从内容、话语方式和视觉重新颠覆报纸的整体观感和改善报纸用户体验,这在济南是第一家全彩印刷版报纸,虽然成本会增加,但是希望借此可以改善传统用户体验。

上面的几个头版,把头版主视觉部分、头条部分让给了本地最有情感的普通人,让他们的故事、身影、事迹,登上报纸头版,让报纸更加接地气,让报纸有足够的话题传播力更具传播力。

同时,此次改版还特别强调版面创意能力把头版变成创意的发源地,不管是本地的公共新闻,还是独家新闻等用不走寻常路的方式表达。


比如上面这些新闻,以另外一种可视化的、有观点、有立场的表达,在同城媒体中焕然一新,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避免了同质化竞争。

在此次改版中,我们还追求有品质的深度报道,并作为报纸核心竞争力。专门组建了特稿评论中心,组织优秀记者做本地有话题、有品质的深度报道,推出之后形成了很大的反响。

同时,在这次改版中,特别强调观点和评论,追求有立场的表达。《济南时报》在评论版上做了很好的改造,鼓励编辑记者眼睛向下,多关注本地震聋发聩的新闻事件,同时以富有自身特色和话语体系的语言逻辑,表达我们的观点和立场,用评论的力量影响当下,也体现出主流媒体在城市中的价值和影响。

四、报纸新媒体的玩法和打法

改版作为传统报纸常规性的举动,但是我们此次赋予它不同的含义,原因就是想利用这次改版的最终呈现方式倒逼采编流程改革,把更多碎片化的东西放在新媒体上即时性的传播和互动。比如,今年夏天在济南暴雨的报道中,就充分利用了新媒体的力量,开启了全天候的直播。

类似的突发性事件、焦点事件还有很多,但是我们把更多碎片化、即时性的东西放在新媒体上,把有深度、有影响、有沉淀的东西放在报纸上呈现,同时,我们认为互动与分享是新媒体的核心逻辑,报纸负责引爆话题、新媒体负责互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媒体的双向融合,才能使媒体的影响力传播的更远更强。

比如今年中秋节做的与新媒体的互动式的传播策划——万金家书,把头版做成信纸的样子,空白出来,请纸端和新媒体端的用户涂鸦,在新媒体上进行互动,通过微信、微博进行二次传播。这次活动参加的人很多,内容很丰富,效果也很好。

通过报纸头版寄送家书的内容各种各样,有写给父母的,写给爱人的、写给孩子的,也有写给朋友的,也不乏有恶搞的,甚至引发了广告客户的借势营销,给其消费者写一封家书,这样的互动传播引爆了本地的营销圈子,实现了刷屏式的营销创新!

内容生产与渠道的分发,视频、短视频要起到助攻的作用。我们在中秋节期间,除了“万金家书”的策划之外,在新媒体产品形态上,专门制作了短视频,随机采访街头上各式各样的年轻人和在外地漂泊的异乡人,请他们倾诉对家乡、对父母的思念,然后剪辑出来,非常感人,在新媒体端在新视频领域传播非常广,影响也比较好。

这种互动和分享的传播我们和经营有机结合在一起。比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我们今年首创的天窗式画布营销文案。这次这个版面开了天窗,主要是契合本地一个艺术馆的开业,我们为他做了一次引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一个话题式的营销创新。我们希望请大家来进行涂鸦,后来发展的过程也出乎了我们的意料。

我们在天窗策划的时候,刚开始还是用户的随意涂鸦和恶搞。慢慢地我们的同城友报也参与进来,慢慢促成了最终见到的两报同框,罕见地推销彼此的订阅广告这一破天荒的举动,引爆了济南本地的媒体圈,形成了大家都来参与、都来狂欢的热点事件。

济南报业市场有五张生活类媒体:《济南时报》、《齐鲁晚报》、《山东商报》、《生活日报》和一份垂直于女性的《都市女报》,这五张报纸都有各自的特点,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几乎每一张报纸都参与了我们的这次互动传播和狂欢。

例如《生活日报》的头版就很有特色,他们在本地搞的相亲活动非常成功,也是他们的金字招牌,他们参与恶搞的方式也很符合他们的特点。《都市女报》在济南方言里面念成“都是女报”,所以比较符合这张报纸,是比较接地气的方式,所以这一波互动也是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我们这样的方式并不是自娱自乐,我们这种两报秀恩爱、互动的营销方式也引起了广告主的青睐。比如刚刚看到的同一家广告主在我们两张报纸上分别买断头版,来给自己的开业打一次广告,在两张报纸上互推,在《齐鲁晚报》上看《济南时报》的新闻,在《济南时报》上看《齐鲁晚报》的新闻。

刚才这两个也是我们的一次广告营销,这两个图版都是和广告亲密的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方式也是我们用创意去点燃营销的一次全新的尝试。

传统媒体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不过是它现在的传播渠道需要借助新媒体的方式、用新媒体的语言。所以,我们需要学会用新媒体的玩法扩大报纸的影响力。前一段时间丢书的策划和创意比较疯狂,我们也借势做了一把营销。我们做的方式是“丢报纸”,安排我们的小编带着十份《济南时报》跑到公交车上,丢到座位上,看看大家的反应,反应效果还是不错的。我们的报纸还是吸引了我们用户和市民的青睐,吸引他们去翻阅。

在这样一个众声喧哗、多媒体比较繁杂的时代,我们传统媒体依然需要阅读价值的回归,优质的原创依然是传播渠道非常丰盛的当下的稀缺资源,我们报纸需要做的就是用优质的内容,用内容的专业化生产去重新凝聚和重塑、巩固我们传统媒体的地位。

在这样一个形势之下,如果我们还固守传统报纸传统的操作方式,而不进行时代感的改变和创新,我们终将在传播渠道上处于落后地位。而经过我们重视传播渠道的再造,再辅以优质内容的生产,这个目标我们是坚定不移的。这样我们的传统媒体依然还有强大的生命力,也依然会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笑到最后,笑得最好。

我们希望传统媒体依然会有情怀和梦想,最重要的是时刻能保持一颗归零的心态,拥有一个再出发的精神,在现在这样一个媒体竞争和多元化的今天,我们依然还有我们自己的坚守,坚定我们的目标,只要我们方向正确,就不怕道路遥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