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情之间的 “拉锯大战”

 段建国99 2016-12-10

亲情之间的 “拉锯大战”

在很多人眼中,独生子女的婚姻是令人羡慕的。他们被双方父母抢着牵挂,争着关心,但是,个中滋味却只有他们知道。

他们有的会为了过节回谁家而困惑,会为亲近哪一方的父母而烦恼,处理不好,两个人还会为“护亲”而产生激烈争执。

如何做好两家老人的“夹心饼”,是很多独生子女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一个电话,引发夫妻矛盾

“ 小莉呀,妈妈今天已经把你们的卧室收拾好了,给你们换了新被褥,还买了加湿器,就等你们回来过年了!” 岳母的声音通过话筒传出来时,姜桐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他捅了小莉一下,示意她说出准备回婆家过年的打算。

小莉不高兴地拔开姜桐的手,说道:“ 妈,今年过年火车票特别难买,我想干脆……”

“哎呀,车票买不到就坐飞机嘛,现在飞机票也不贵!”还没等小莉说完,岳母就想出了办法。

“ 哦……姜桐他妈那天也来电话了,想让我们回去过年!”小莉吞吞吐吐地说。

“ 你们国庆不是刚回去过了嘛,南方的冬天阴冷阴冷的,你俩怎么受得了!你让姜桐和他妈妈商量商量,就说太冷了,天暖和点再回去……” 岳母的语速明显加快,语调明显增高。

“ 好吧……我和他说说……最近咱们那天气怎么样?”小莉说着,岔开了话题,又闲聊了几句,挂断了电话。

小莉挨着姜桐坐下,姜桐却没好气地往边上撤了撤说道:“ 你干嘛不和你妈说清楚,今年要回我家过年。我家再冷,能冷过你们东北?你妈明摆着就是不想让咱们回我家。”

虽然小莉心里也清楚,妈妈是希望他们能回娘家过年,但听老公这么说自己的妈妈,火气还是一下子窜了上来了,回应道:“ 你说什么呢?我妈是怕冻坏咱俩,不像你妈那么不懂事儿,什么也不考虑,就摆出一堆养活你不容易的架势来,要挟你回家看她 。”

“ 你再说一遍!我告诉你,我妈就是养我不容易,没想到娶了你这么个不明事理的老婆,我想孝敬我妈都孝敬不上,结婚三年了,每年过年要不是回你家,就是你爸妈过来,我爸妈呢,难道不是人吗?” 姜桐怒吼道。

“ 姜桐,你说话拍良心啊!我爸妈过来是为了照顾你,你以为来享清福啊!再说了,十一的时候没回去看你妈吗?” 小莉不依不饶道。

“ 按理说,老婆都得随老公回婆家过年,我娶了你算是倒霉了!”

“ 这说法怕又是你妈的老黄历吧?我告诉你,现在可不是旧社会了。那要按理说,房子还应该是男家买呢,这你怎么不说了?”

…………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得面红耳赤,那些陈芝麻烂谷子又被翻了出来,小莉气得趴在床上呜呜哭,姜桐则坐在沙发上抽闷烟。本只是一个电话,却引出一场夫妻大战,真让夫妻俩感到心力憔悴。

双方父母过剩的爱,小两口起纠纷

在很多人眼里,姜桐和小莉真是太有福气了,两人都是独生子女,两家老人一心铺在他俩身上,如今,两人都快30岁了,在父母眼还是心肝宝贝儿。

但是,只有姜桐和小莉明白,原本恩爱甜蜜的他们,现在常常发生争执,而每一次争执,几乎都与双方的父母有关系。

研究生毕业后,姜桐和小莉准备结婚。姜桐父母拿出多年的积蓄给儿子交了首付,买了一套房子。

姜桐父母想着,买大一点的房子,将来有了孙子,也可以过去帮着带。他们和儿子商量好了,春节时,来儿子家看新房。

小莉的父母经济情况挺宽裕的,一听说两个孩子每个月要背负着五千多的房贷,觉得心疼,便将贷款都补齐了。

就这样,在很多人为了房子疲于奔命的时候,小莉和姜桐却在双方父母的支持下,住进了新房子。装修房子的时候,小莉的父母还特意从老家赶来,忙里忙外地帮着张罗。

看着女儿女婿不会理家,到处都乱七八糟的,小莉父母又盘算着回家把房子租出去,等到春节的时候,就过来照顾两个孩子一段时间。

姜桐听了心里却犯了难,爸妈说好要来的,现在岳父岳母又要来,这可咋办?但两家老人都是为了小两口好,岳父岳母为他们装修的事操了那么多心,理应在过春节的时候,多陪他们玩玩;可父母拿出一辈子的积蓄给自己做了首付款,这也很不容易了,说好了要来看看,做儿子的怎么能反悔呢?

于是,姜桐去找小莉商量,看能不能让岳父岳母过完年再来。

没想到,小莉听了却一肚子委屈,觉得自己父母出的钱比公婆多,付出的劳动也比公婆多,为什么轮到享福的事,就偏偏要自己的父母做出让步呢?

结果,小两口为此争执了一场。最终姜桐做出了让步,打电话给父母,让他们过完年再过来。事情虽然解决了,但姜桐心里总觉得对不住自己父母。

两亲家隐性争夺,小两口产生护亲矛盾

去年,小莉生病了。当时婆婆正住在家里,对小莉照顾得很尽心尽力。但小莉妈对女儿也不放心,便从哈尔滨赶了过来。

自从妈妈来了后,婆婆就很少做饭了。小莉看着妈妈照顾了自己一天,还要负责全家的饭,觉得特别心疼。

亲情之间的 “拉锯大战”

有一天,老公下班回家挺早的,回到家就拿起报纸看,小莉让他去帮妈妈做做饭,没想到,老公刚系上围裙,婆婆就出来了干涉了。

“ 男人上班不容易,你累了一天了,赶快歇歇去,还是妈来吧!” 说着,就把姜桐推出了厨房。

小莉心里委屈,自己只是让老公搭把手,婆婆就心疼得不得了,难道自己妈妈天天做一家人的饭就不辛苦吗?

紧接着,小莉听到婆婆对妈妈说:“ 你来这两天,小莉吃胖了好多,看来还是吃你做的饭顺口。我家姜桐好伺候,吃啥都行!” 这不明摆着说自己不好伺候吗?小莉听着,心里觉得不舒服。

而吃饭时的一幕,就让小莉更气愤了——婆婆把新炒的菜,有意摆到离老公近的地方,自己和妈妈面前,都是上顿吃剩的旧菜。

她一生气,就把新菜都换到了妈妈跟前。小莉明显感觉到婆婆的脸沉下来了,整顿饭,婆婆都没夹新菜,筷子绕过鱼和肉,直奔中午的旧菜根。

就为这事,小莉和姜桐当天晚上又吵了一架。小莉说婆婆刁蛮,爱挑事儿,姜桐则觉得,妈妈把好吃的都让给了小莉和岳母,她自己吃剩菜,做到这个份上,小莉还不领情。

这事以后,夫妻俩好像跟着各自的妈,分成了势不两立的两派。直到妈妈和婆婆先后回家后,小两口的生活才算回复了平静。

然而,过去的事情,就如同伤疤一般,总在不经意间隐隐作痛。

当别人都羡慕他们俩被四个老人宠着想着时,或许只有他们才明白,置身于双方父母的拉锯战中,他们有多辛苦,多无奈。

心理点评

导致小莉和姜桐陷入矛盾的不是别的,正是双方父母的 “ 爱 ”。

他们都希望能照顾孩子,都希望孩子能回到身边过年,都希望为孩子多付出,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边界”的问题,所以,这些“爱”成了小两口的负担;同样,小两口也忽略了“边界”,才让两家老人的事情过多地卷入了自己的生活。

在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常常把孩子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对孩子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对配偶的关注。

这一方面导致对孩子的过分依恋,另一方面,对孩子独立了的事实,不能从心理上接受。

在西方的很多国家,孩子独立后,所有的一切都要靠他自己去打拼了,父母不可能出面干涉,也不可能以影响自己的生活为代价为孩子付出。

但在传统中国式的家庭里,则不是这样的。

比如小莉和梧桐的父母,他们都几乎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为孩子买房、减轻孩子的负担,这就是没有真正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人的表现。

另外,双方老人的付出,也并非不讲回报,他们期望这种付出能换来自己与儿女的不分离,还能够像孩子结婚以前一样,过 “一家人” 的生活。

实际上,这是一个荒谬的逻辑。孩子长大了,就要独立,就要有自己的家庭,以前的原生家庭,就要退居二位,小两口的夫妻之家才是第一位。

小两口需要有独立的空间、独立的生活,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决定。

父母过多地卷入,只会让小两口的独立空间变狭小。而小两口对父母的依赖,也对父母卷入自己的生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三个家庭纠缠在一起时,自然而然会出现很多矛盾纠缠,而小两口的生活,也就成了所有矛盾的 “反应区”,长此以往,肯定会给婚姻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要想平复这千头万绪的矛盾,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应该搞清楚,哪些是自己的生活,哪些是父母的或儿女的生活,彼此之间可以照顾,但不可以替代和干涉,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权,而孩子也不应该为了自己的生活让父母牺牲太多。

只有弄清楚彼此之间的界限,才能够做到和平共处。

当三个家庭纠缠在一起时,自然而然会出现很多矛盾纠缠,而小两口的生活,也就成了所有矛盾的“反应区”,长此以往,肯定会给婚姻带来不利影响。

亲情之间的 “拉锯大战”

因此,要想平复这千头万绪的矛盾,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应该搞清楚,哪些是自己的生活,哪些是父母的或儿女的生活,彼此之间可以照顾,但不可以替代和干涉,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权,而孩子也不应该为了自己的生活让父母牺牲太多。只有弄清楚彼此之间的界限,才能够做到和平共处。

—END—

作者 | 李玲

关注微信号:李玲心灵写作

李玲心灵写作:让文字回归最本质的功能—记录生命,让写作回归最淳朴的目的—感受心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