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风湿病案——周乃玉

 柴桂苓 2016-12-11
1、 患者,女,31岁。主诉半年前因感受风寒 ,出现双手近端指问、掌指关节 、腕关节对称性肿痛 , 晨僵约 2 h。关节肿胀局部 自觉略热 ,但怕风怕凉。汗出多,动则汗出,以头部汗出为主 ,自汗 ,易疲乏 。无发热 ,无皮疹 , 无反复口腔溃疡 ,无指端遇冷变色 。 纳食一般 ,睡眠欠佳 , 二便正常。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患者因有生育要求未服用控制病情西药,仅间断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实验室检查 :类 风湿因子及抗 CCP 抗体均 阳性 ,抗核抗体系列 阴性 。中医诊断 :痹病。西 医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辨证 :气血失调 ,经脉不通 。治法 :调理 气血, 通阳除痹。给予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加减。处方 :柴胡 10g、半夏 10 g、黄芩 10 g、生甘草 10 g、党参 l5 g、全蝎 6 g、桂枝 10g、白芍 20 g、巴戟天 15 g、丹参 15 g、防风 10 g、威灵仙 15 g、熟地黄 30 g、淫羊藿 15g、片姜黄 15 g、穿山龙 30 g。水煎 14 剂 ,服药后症状好转 ,疗效 明显。
按) :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肢关节肿痛 ,病位在筋骨关节。病情虚实夹杂,以寒湿为主。分期为初期 。 类风湿关节炎初期多因外邪侵袭导致气血失调 ,经脉不通 ,邪气客于筋脉分肉之中,阻遏阳气 ,筋脉失荣。治疗应以通 阳除痹为主,用小柴胡汤直达病所,并疏通气机瘀滞;桂枝汤合营调血通阳;再加以补中扶正 ,防止邪气深入 内脏。 驱邪扶正使气血调畅,脏腑平和 ,故病情缓解 。


2、患者,女,16 岁。2009年 2月 6 日初诊。患者 2008 年 2 月 出现多关节疼痛 ,发热,体温最高 39.5 ℃,全身起红色斑片状皮疹,伴咽喉疼痛 ,肝脾大 ,在 当地医院诊 为 Still 病 ,予糖皮质激 素治疗效果 不佳 。2008 年 7 月在北京某 医院住院,白细胞最高达 2万,经各项检查及骨穿排除了血液病 、 感染及恶性肿瘤病变 , 确诊为 Still 病 。予 甲氨 蝶 呤每周 10mg,醋 酸泼 尼松 每 日40 mg治疗 ,病情好转。2008年 12月醋酸泼尼松减为每 日20mg后复发 ,在当地医院给予地塞米松每 日 1 0mg、醋酸泼尼松每 日2 0 mg、甲氨蝶呤每周 10 mg、硫唑嘌呤每日 50mg治疗, 患者仍高热(体温最高40 ℃)、关节痛 ,遂来本院住院治疗 。入院时症见:高热,体温 40 ℃,后背胸腹可见皮疹后色素沉着 , 多关节疼痛 , 肌 肉疼痛 ,咽痛 ,口干 ,无明显汗出 ,纳差 ,时有 胃脘部疼痛 ,眠欠安 , 二便 尚正常。 舌红 , 苔黄 , 脉弦细。 中医诊断:热痹。西医诊断:Still 病。辨证:热毒内蕴,热炽气营。治法:清热解毒,调理气血。给予风引汤和小柴胡汤加减。处方 1:生石膏 30 g、滑石 15 g、寒水石 20 g、大黄 6 g、干姜 5 g、白花蛇舌草 20 g、知母 15 g、连翘 15g、柴胡 10g、黄芩 10 g、 白芍 15 g、 甘草 10 g、 白术 10 g、 茯苓 l5 g、丹参 15 g。上方水煎 200 mL ,每 日2 次。服药时 ,加用 0. 5 g 紫雪散。甲泼尼松每 日24 mg+ 甲氨蝶呤每周 10 mg+ 硫唑嘌呤每 日 50 mg,口服。
二诊:用药 3 d,体温最高 38.8 ℃,其中 1 d无发热,余症同前。予处方 2:生石膏 20 g 、知母 30 g 、甘草 10g 、桂枝 6 g 、石见穿30 g、 大黄 6 g、 蝉蜕10g、 藏青果 10 g、 白鲜皮 l5 g、穿山龙 30 g、防风 10 g、防己 10 g、党参 10 g、忍冬藤 30 g、威灵仙 10 g、青蒿 15g、牡丹皮 15g。水煎 200 mL ,每 日4 次 ,共用 6 d。间断服用紫雪散 0. 5 g,2 ~3 d 服用 1次。西药 同前。
三诊 :患者关节痛 、咽痛好转 ,6 d 内体温最高39 ℃,其中有 4 d体温低于38 ℃,夜间发热伴汗出,舌红,苔黄燥 ,脉细。辨证为热人营血 ,治宜清热凉血 ,给予清营汤加减。处方 3:羚羊粉 0.3 g( 冲服 ) ,牡丹皮 15g、赤芍 15 g、当归 10g、金银花 10g、连翘 15 g、栀子 10 g、大黄 6 g、郁金 10 g、川芎 10 g、生地黄 20 g、知母 15g。水煎100 mL ,每 日2 次 ,用药 4 d。未用紫雪散 ,西药同前 。
四诊:患者体温最高 38 , 有 2 d体温正常,但患者诉关节 、肌 肉疼痛加重 。处方 2继服 7 d,关节 、肌肉疼痛症状好转 ,但仍间断发热体温最高 39℃ ,舌红,苔黄,少津,脉细。辨证为热炽气营 ,治宜清热通络 、养阴透营,方用 白虎加桂汤和清营汤加减。处方:生石膏 20 g、甘草10 g、知母 20 g、桂枝 10 g、海桐皮 15 g、生地黄10 g、玄参 15 g、鸡血藤 15 g、地骨皮 15 g、金银花 10g、连翘 1 5 g、白花蛇舌草 20 g、秦艽 10g、丹参 10 g、柴胡 10g、太子参 15 g。水煎 100mL ,每 日4次 , 服药时加用 0. 5 g紫雪散 , 每 日1 ~2次 。西药同前 。
五诊: 患者体温下降, 关节未诉疼痛, 无胃痛,二便调 ,舌淡边尖略红 ,苔白,脉沉。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等指标恢复正常。
按):患者为青少年, 症见高热不退, 咽痛口干,关节疼痛较剧,舌红苔黄,为病程极期,辨证考虑为热毒内蕴,热炽气营。儿童青少年多为纯阳之体, 热势较成人更剧, 且易热极生风。并指出Still 病急性期热势剧烈时可用 《 金匮要略》 中的风引汤加减治疗 ,风引汤主治肝阳亢盛 ,风邪内动 ,以清热熄风 、重镇潜 阳为主。热痹多有气血不调,邪气不得发散, 若苦寒药运用过度则易寒凝邪滞反而不易散邪 ,故应 注意佐些温通之品,如桂枝可通 阳散邪。苦寒药易伤脾胃,故治疗时还应佐些健脾和 胃之品。治疗热痹需注意调畅气机,使气血通调,正气得复,邪气得去 ,故常用小柴胡汤来调畅气机 ,疏通血脉。该患者入院后 ,在激素减量情况下 ,以中药治疗为主 , 经治疗症状已有好转 , 化验指标明显改善 。院后 , 又经 1年余 中西药物治疗 , 病情缓解 , 停药 。


3、 患者,男,62 岁。1个月前曾突发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 ,查血尿酸升高 ,诊为痛风。来诊时已无 明显关节红肿热痛 ,但仍 自觉足部不适, 行走时双足发沉, 时有刺痛, 体型较胖,舌红 ,苔黄厚 ,脉弦。处方 :柴胡 10 g、半夏 10 g 、黄芩 10 g、甘草 10 g、秦艽 15 g、秦皮 20 g、猪苓30 g、蒲公英 l0 g、泽泻 15 g、大黄 10g、川 萆薢20 g、党参10 g、苍术 15 g、白花蛇舌草 30 g。经治疗血尿酸下降,血脂下降。随访近半年,关节症状未发作。
按):患者曾有关节红肿疼痛 ,现关节刺痛发沉 ,体胖又多湿 ,舌暗红 ,苔黄厚 ,脉弦 ,辨证为气血不畅 ,湿热瘀阻 。湿热证候 , 舌苔厚腻 , 脉弦者 ,可选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方中半夏可降逆泻浊 ,黄芩可透热利湿 ,两者 同用使气机得 以运化 ,清气上升 ,浊气下趋 。加之柴胡可调三焦之气 ,气运则湿化 ,气运则血行 ,故湿热之邪去除,气行血畅,血脉通利,病情缓解。


4、患者, 女, 39岁, 2010年 3月初诊。主诉:多关节对称性肿痛问作 1年余。双手掌指、近指 、双腕 、双肘间断肿痛 ,双手握拳 困难 ,双肘伸直受限,双肩 、双膝 、腰部疼痛 ,周身关节怕风怕冷 ,关节肿胀处发热 ,晨僵 30 r a in,疲倦 、 乏力 、思睡,自汗,自 觉身体沉重, 饮食一般,睡眠可,二便正常,月经量少色淡,初诊时即将到经期,舌淡红, 苔薄白, 脉沉细。 双手 x 线片示: 骨质疏松,
手指关节间隙变窄。实验室检查示 :RF ( + ) ,抗CCP 抗体 ( + ) 。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处方:生黄芪 20 g、 防己 10 g、防风 l 0 g、生甘草 l0 g、 忍冬藤 30 g、片姜黄 15 g 、 麻黄 6 g、秦艽 l 5 g、 威灵仙 15 g、 穿山甲 10 g、 炒白芥子 6 g、丹参 15g、穿山龙 30 g、益母草 l5 g。上方 7 剂 ,水煎每 日 1剂 ,服药后关节肿痛有所减轻 ,仍感乏力 ,腰膝酸闲,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月经已完。处方 :生黄芪 20 g、防己 10 g、防风 l0 g、生甘草10 g、淫羊藿 15g、片姜黄 15g、麻黄 6 g、桂枝10 g、威灵仙 15 g、穿山甲 10 g、炒白芥子 6 g、丹参 15 g、穿山龙 30 g、熟地黄 20 g、 川牛膝 15 g。续服 14 剂。服药后 ,上诉症状明显缓解 ,关节肿胀减轻 ,仍时有关节疼痛 ,舌淡苔薄 白,脉沉细。处方 :生黄芪 20 g 、防己 10 g 、防风 l0 g 、生甘草10 g、淫羊藿 15 g、片姜黄 15 g、麻黄 6 g、桂枝10 g、威灵仙 15 g、穿山甲 l0 g、炒白芥子 6 g、丹参 15 g、穿山龙 30 g、熟地黄 30 g、川 牛膝 15 g、
川乌 10 g ( 先煎 ) 。续服 14 剂 ,巩 固疗效。
按): 运用 了防己黄芪汤 、 阳和汤 、乌头汤 3 方结合加减化裁治疗此证 。首先防己黄芪汤主要功用为益气祛风 、健脾利水 ,主治卫气不 固的风水或风湿,症见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 白, 脉浮者。身重 、 身肿是本证的主要标志,说明水湿在肌肤 ,更说 明脾运化水湿功能不行 ,气虚而肿。阳和汤主治阳虚气寒 ,血脉凝滞 的阴疽 。运用补而兼散 的药来温阳补血 ,散寒通滞 ,治疗虚寒性的病证,这里用麻黄取其发越人体的阳气,使
补益药更好发挥作用, 使阳气迅速地布达周身, “离照当空 ,阴霾 自散” 。白芥子善走窜经络 ,祛皮里膜外之痰;与穿山甲相配 , 更加强了通络祛瘀作用 。乌头汤治 “病历节不可屈伸 ,疼痛” 。乌头与附子为同一植物不 同部位 ,主治与附子相似。不同者 ,乌头多用于痛证 ,见舌质淡红 ,舌苔白滑者。3方合用 ,以健脾温阳 、祛湿散寒 、通络化滞 ,兼用一些祛风胜湿通脉之品,使邪气得去 ,正气得复 ,病情好转 。


5、患者,女,66 岁。主诉:劳累后四肢关节疼痛数年 , 加重半年 。 症见 明显怕风怕凉 ,双手 、双膝时有肿胀疼痛。四肢酸痛发沉 ,乏力倦怠 ,时有头颈胀痛 ,舌淡苔白,脉细。手及膝关节X线片示有骨质增生改变 , 诊断为骨关节炎 。 处方:黑附片 15 g ( 先煎 ) 、干姜 6 g、生甘草 10 g、白芍 30 g、木瓜 15 g、熟地黄 30 g、 防风 10 g、炒 白术 15 g、全蝎 5 g、蜂房 10 g、威灵仙 15 g、地龙 15 g、葛根 15 g、藁本 10 g、骨碎补 15 g。服药 7剂后 , 症状 明显改善 。
按):患者年老体弱, 肢体畏寒、 困倦、 发沉,故 以脾 肾阳虚为主要表现。用 四逆汤加减治疗 ,取得很好疗效 。


6、患者,女,35 岁。患者足月顺产后 3 个月,哺乳与喂奶粉混合喂养孩子,月经尚未至。自 产后逐渐出现全身怕风怕凉,不能受到任何风吹 ,居所整 日门窗紧闭,躯干 、四肢肌肤不能有任何外露 ,汗出明显。自诉受风吹后皮肤 、 筋肉、骨节均疼痛 , 无明显关节肿胀 , 无明显晨僵 , 无发热 。就诊当日 时值初夏, 患者头戴毛线帽, 身穿羽绒服,足蹬棉靴 , 不敢进入空调房 间。医生触摸患者手臂 ,其汗液顺流 ,但拒绝减少衣服 。患者 曾在外院做全面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舌暗红,苔黄略腻 ,脉弦细略数。 处方: 柴胡 10 g、 半夏 10 g、 生甘草 10 g、生龙骨 30 g、 生牡蛎 30 g、 威灵仙 15 g、 佩兰 10 g、藿香 10 g、党参 l0 g、炒白术 10 g、防风 10 g、浮小麦 30 g、大枣 10 g、郁金 1 0 g、熟地黄 2O g。10剂,症状减轻。
按):本例患者是一典型且较重的产后风湿。根据其证候 ,舌脉 ,本患者病因病机为产后亏虚 ,气血不调 ,营卫失和 ,肝气不畅。治疗应 以调理气血 、调和营卫 、疏肝解郁 、健脾化湿为主。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取其疏肝解郁 、平肝潜阳、健脾理气的作用,使枢机畅达,升降正常 ,气血调和 ,濡养 四肢百骸 、经络脏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