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时起、顾仲清、赵良弼等元杂剧赏析

 昵称12061330 2016-12-11

 

张时起、顾仲清、赵良弼等元杂剧赏析 [2005/3/16 9:22:00 | By: zyj]

 

作者:张英基

关键字:元代 元曲 张时起 顾仲清 赵良弼 李显卿 陈无妄 王继学 王修甫 徐 琰

    张时起,字才英,一作才美。生平事迹不详,元戏曲作家,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府学生员。元·钟嗣成《录鬼簿》载:“张时起,字才英,东平府学生,长庐居。”列其作品有:“《昭君出塞》《赛花月秋千记》六折、《霸王垓下别虞姬》《沉香太子劈华山》四种”。将其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元末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为其补挽吊词【双调·凌波仙】《吊张时起》云:“霸王垓下《别虞姬》,《出塞》昭君胡马嘶,牡丹事《花月秋千记》。与高文秀同闬里,同斋同笔。抄冠新杂剧,旧传奇,都一般风惨烟迷。”所作杂剧《霸王垓下别虞姬》《昭君出塞》《秋千记》《劈华山》四种,惜均无留存。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列“群英所编杂剧:张时起《秋千怨》《别虞姬》《昭君出塞》三种”,“古今群英乐府格势”将其列入“元一百八十七人”中,评其词,如“雁阵惊寒”。

 

    顾仲清,字号不详,生平事迹无考,元戏曲作家,东平府人。元·钟嗣成《录鬼簿》称之为“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东平人,清泉场司令”(注:延祐《四明志》载:“清泉场盐司在浙江定海南。盐司每场设司令一员”),列其作品有“《陵母伏剑》、《荥阳城火烧纪信》二种”。元末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为其补挽吊词【双调·凌波仙】《吊顾仲清》曰:“唐虞之世庆元贞,高士东平顾仲清,泉场掌印为司令。见传奇举世行,向雨窗托兴怡情。撰《陵母伏剑》,编《纪信火蒸》。府州县,按试流名。”其杂剧《陵母伏剑》,本事见于《史记·陈丞相世家》;《火烧纪信》,本事见于《汉书·高帝纪》,其剧本惜今皆不流传。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列“群英所编杂剧:顾仲清《火烧纪信》、《陵母伏剑》二种”,“古今群英乐府格势”将其列入“元一百八十七人”中,评其词,如“雕鹗冲霄”。

 

    赵良弼,字君卿,山东东平人,元杂剧作家。据元·钟嗣成《录鬼簿》载,“良弼字君卿,东平人。总角时,与余(钟嗣成)同里閈、同发蒙、同师邓善之、曹克明、刘声之三先生,又于省府同笔砚。公经史问难,诗文酬唱,及乐府、小曲、隐语、传奇,无不究竟。所编《梨花雨》,其词甚丽。后补嘉兴路吏,迁调杭州。天历元年(1328)冬,卒于家。公之风流蕴藉,开怀待客,人所不及,然亦以此见废。能裁字,善丹青,但以末技,故不备录。”“《春夜梨花雨》:闲中袖手刻新词,醉后挥毫写旧诗,两般总是龙蛇字。不风流难(天一阁本误作“淘”)会此,更文才宿世天资。感夜雨梨花梦;叹秋风,两鬓丝,住人间能有多时?”

    以上是说,良弼居杭州时,曾与钟嗣成同里、同窗,又曾于省府同笔砚。他们一道从学于邓善之、曹鉴、刘声之三位先生。他们二人经史问难、酬唱诗文,乐章、小令、杂剧,无所不及。延祐年间,补嘉兴路吏,迁县尉,后调杭州。天历元年(1328),卒于家。《嘉兴府志》亦有类似载录。所作杂剧仅有《梨花雨》一种,已佚。元·钟嗣成评曰:“其词甚丽。”惜不流传。钟嗣成将其列为“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为之作传,以《凌波曲》吊之。”

 

    李显卿,元散曲作家。生卒年代不详。据元·钟嗣成《录鬼簿》载,将其列为“已死才人不相知者”:“显卿,东平人。以父为浙江省掾,因居杭焉。自幼粗涉书史,酷嗜隐语,遂通词章,作《赚煞》,成□□篇,总而计之,四百乐章称是。至正辛巳(1341),以荫父职钱谷官,由台州经庆元会余;别后遂无闻,久之不禄矣。”曾作散曲四百馀篇,今皆不传。

 

    陈无妄,元散曲作家。据元·钟嗣成《录鬼簿》载,将其列为“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为之作传,以《凌波曲》吊之。”“无妄,字彦实,东平人。余及君卿同舍。性资沉重,事不苟简,以苛刻为务,讦直为忠,与人寡合,人亦难之。公于乐府、隐语,无不用心。补衢州路吏,后迁婺州,陞浙东宪吏,调福建道。天历二年(1329)三月,以忧卒。其弟彦正殡葬之。乐府甚多,惜乎其不甚传也。府垣几月露忠肝,宪幕冰霜岂污颜,薏苡生谗间。甘心愿就闲,转回头梦入槐安。后会何时再,英灵甚日还?望东南翘首三山。”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入“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评其作品“俱是杰作,尤有胜于前列者(指关、白、马、郑等家)。其词势非笔舌可能拟,真词林之英杰也。”其作品,惜皆不传。

 

    王继学,据元·钟嗣成《录鬼簿》载,将其列为“方今名公”:“王继学中丞……(孟称舜本作“王维学”。王国维本注文云:“案中丞名士熙,东平人。王构之子。”)”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王继学列入“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中,“俱是杰作,尤有胜于前列者(指关、白、马、郑等家)。其词势非笔舌可能拟,真词林之英杰也。”

 

    王修甫,元散曲作家,山东东平人。他大约生于金末,卒于至元十年(1275)。一生漫游于齐、梁、燕、卫之间,能诗擅词,与王恽相交甚善。王恽《秋涧集》卷七四有词《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卷一六有诗《挽王修甫》。其散曲今仅存套数二篇:《仙吕·八声甘州》散套(见《阳春白雪》)、《越调·斗鹌鹑》散套(见《梨园乐府》)。

 

    徐 琰,元散曲作家。字子方,号容斋、汶叟,山东东平人,生年无考。据《元史·阎复传》、《成化杭州府志》记载,蒙古蒙哥汗五年(1255),他肄业于东平府学,受知于元好问。至元初,由翰林院承旨王盘举荐入朝,任太常寺,后出为陕西行省郎中。至元二十三年(1286)为岭北湖南道提刑按察使,至元二十五年(1288),拜南台中丞,四年后迁江南浙西肃政廉访使,召拜翰林学士承旨。元大德五年(1310)卒,谥文献。徐 琰颇有文名,与阎 复、姚 燧、方 回等人,均有交往。著有《爱兰轩诗集》,其散曲尚存小令十二首(见于《阳春白雪》《彩笔情词》)、散套有《南吕·一枝花·间阻》(见《北宫词纪》)。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入“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中,“俱是杰作,尤有胜于前列者(指关、白、马、郑等家)。其词势非笔舌可能拟,真词林之英杰也。”

 

参阅书目:

 

    《元曲选》明·臧晋叔,中华书局1989年版;

    《元曲选外编》隋树森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

    《录鬼簿》元·钟嗣成,《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录鬼簿续编》明·贾仲明(亦作无名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元曲百科辞典》袁世硕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古典名剧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全元曲》(上、下)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0050316

张英基 2016-12-11收集整理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