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鱼去哪儿了?生物医学博士告诉你水产品背后的真相

 智能人做超人 2016-12-11

           

             

               

                 

                   

                     
                                         

                 


                 

                                   
活鱼去哪儿了?生物医学博士告诉你水产品背后的真相

                   

                     

                                                                     
                                作者:
                                                            和讯网                                                           

                       

                       
                                               
                                                2016-11-29 08:13:00

                                                     
                            举报
                         
                                                  
                        查看源网址
                                                                     

                     
阅读数:1472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首席观察。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前段时间,北京多家超市生鲜活鱼紧急下架,消息一出,网民纷纷猜测“紧急下架”是否因为水质污染、水体污染所致,一时间,各种观点沸沸扬扬,不一而足。

而随着食药监总局公布其将于11月-12月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12个大中城市开展经营环节重点水产品专项检查一纸通知,闹的京城满城风雨的活鱼下架原因猜测似乎尘埃落定,因为国家食药监总局权威人士已经归因于此次水产品专项检查消息泄露,导致经营者逃避检查有关,并非此前市场传说的水体污染。果真会如此么?稍加分析,一纸文书的公布和辟谣却产生更多的疑问。

  原因很简单,如果活鱼没事,不管你是提前泄漏还是临时抽查,商家们都不会担心出事。因为专项检查消息泄露,导致经营者逃避检查,这说明经营者认为其销售的活鱼十有八九不可能通过检查标准。要知道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故早已证明中国的商家是敢于冒险的。能让商家们宁可放弃商机,也不愿意承担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市场上一直销售的活鱼到底安不安全?

  回顾以往禽流感导致活禽市场的关闭,非典导致野味市场的关闭,人们似乎更有理由相信,活鱼下架或者说活鱼市场的关闭应该是由于涉及到食品安全的原因。

  但事实上,网传北京水质污染导致淡水鱼污染而下架其实并不可能。一则京城的活鱼大部分不是来自京城本市,而是由全国各地供应。一地的水污染,不可能导致所有的活鱼下架。二则假设北京存在水污染,那意味着与之相关的鸭子,鹅等水禽也会受影响出现问题,但实际上并没有,甚至连蔬菜瓜果也并没有受到影响。 由此可见,排除京城水质污染因素可以基本排除。然而,这并不能让人松口气, 相比肉类市场爆出来的许多食品安全问题,如病死猪肉,注水牛肉,虚假羊肉等问题,活鱼得到许多人的青睐,毕竟活蹦乱跳的鱼儿,看着新鲜。这眼见的实景,比什么广告都管用。

  然而水产品安全与否与是否鲜活关系不大,鲜活的水产品不等于无害水产品。实际上,水产品养殖特别是淡水养殖的问题实则一点不能让人放心。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切实解决。

  首当其冲就是抗生素,许多人听说过养猪,养鸡大量使用抗生素,不知道养鱼也用。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大量应用,在起到防治疾病和促进生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特别是耐药性和残留问题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在我国这类问题尤为严重。

  央视曾经曝光了在辽宁大连,由于养殖户大量在参苗池中添加抗生素等药物,导致近海物种几乎灭绝的问题,足以说明水产养殖中滥用抗生素已相当的泛滥了。我国水产养殖超量使用抗生素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养殖密度过大。感冒流行的时候我们都被告知少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鱼儿也是一样的,养殖密度过大,就容易生病,养殖户就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二是滥用抗生素。养殖户为了让鱼儿少生病,在养殖的过程中长期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而这极易引起病菌耐药,进而大量残留于体内,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

  本来中国人使用抗生素就很多,再加上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的药物,肯定是远超国际标准。一般来说,价格越贵的水产品,由于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都很怕其发病,所以常常稍微有点问题就用药处理,就容易出现抗生素超标。而价格相对便宜的大宗产品如罗非鱼、草鱼、鲢鱼等,由于相对容易饲养,且养殖户对用药成本相对难于承受,就较少使用抗生素,药残问题就相对较少。所以,推荐消费者尽量选用普通的品种,食用大宗水产品较为安全。

  接着是禁用化合物。 大概十年前大陆输港活鱼被检测出含有孔雀石绿,让国人对养殖业违规使用禁用化合物开始有所了解。“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是一种染料,也具有杀真菌功能,溶液呈蓝绿色。长期以来,一些养殖户用它来防治鱼易患的水霉病,效果不错。

  但“孔雀石绿”在鱼体内残留时间长,其具有高毒素、高残留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目前生产环节使用孔雀石绿不多,关键是在流通环节。在鱼的运输中,经常出现因碰撞导致鱼鳞受损,而创伤鱼则易患水霉病。

  一些鱼贩为了防止鱼在运输中得水霉病,往往用“孔雀石绿”消毒。在低水温条件下,创伤鱼易患水霉病。因此,在冬初时节,受伤鱼易患这种病,夏季很少出现。此次北京活鱼下架正好在秋末冬初,时间的巧合不禁让人产生怀疑。

  不管是否是这个原因,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堤防。刚使用“孔雀石绿”溶液浸泡过的鱼,普通消费者可通过肉眼来辨识。一是看鱼掉鳞等有创伤的地方,是否着色。受创伤的鱼经浓度大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后,表面发绿,严重的呈现青草绿色。二是看鱼的鳍条,正常情况下,鱼的鳍条应为灰白色,而“孔雀石绿”溶液浸泡后的鱼,鳍条易着色。三通体色泽发亮的鱼应警惕。

  尽管京城的活鱼下架,爱鱼的食客也不用担心吃到不安全的鱼。其他地方的朋友们仍然需要提高警惕。活鱼吃不成,那就改口味,吃冰鲜鱼。那到底要如何挑冰鲜鱼呢?看鱼眼亮晶晶,翻鱼鳃红通透,掐鱼肚硬梆梆,这条魚肯定很新鲜。如果你还这样挑鱼,肯定吃到不少药水魚,在食品添加物发达的今天,这几条不再是安全新鲜的标准。直到吃下肚,而且还要吃很多,才知道中标了,实在可悲。道高一尺魔高一尺,总有办法:一、用手摸鱼的表面有无黏液,鱼愈新鮮,黏液愈多,而泡过药水的魚摸起來太黏。二、看看有沒有苍蝇飞来飞去想沾腥,如果连苍蝇都沒有兴趣魚,最好躲远一点。三、鱼肚子不是用摸的,而是要闻的,若闻起來很臭,不管是腥味还是药味,就是直接告诉你,这不是好鱼啦。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金融首席观察

(责任编辑:邓益伟 HN006)

看全文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 活鱼去哪儿了?生物医学博士告诉你水产品背后的真相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推荐阅读
  •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顿顿燕翅鲍肚已经不是令人羡慕的「成功」,反而会被讥讽为「土」、「不健康」、「容易得富贵病的节奏」…… 真正的成功人士,早就返璞归真,以品尝清粥小菜、五谷杂粮为潮流,以原生态、有机、绿色为健康的金标准。 那么,面对各种天然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该怎么选?有机食品为什么卖得那么贵?是更有营养还是更好吃呢…… 而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和方法,各国都有不同的官方规定。大致来说,以下两点是全世界公认的准则:
  • 竟然比帝都人民先吃到活鱼?其实我自己都懵逼了……
  • 在不少人的观念中,冠以“土”字号的各种产品往往都能与天然、绿色、健康与安全拉上关系。 来自小作坊的所谓“土榨”花生油,又被包装部香味醇厚,纯天然无污染的其实,你以为买的是花生油,却不知道大部分都是假冒的棕榈油(鞋油)!为了用香味遮盖棕榈油的味道,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土榨”花生油的真面目! 农贸市场里的榨油作坊,声称新鲜纯正,真材实料,价格比正规油厂的价格低。 这类“土榨油”低的8元一斤,高的16元,均价都在10元左右。而两斤半花生才能榨出一斤花生油,成本就要11元以上,那些低于11元的花生油,原料到底是什么呢?
  • 最近一些城市超市的活鱼集体下架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