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这一期我们采访了很多年轻的志愿者,这些年轻人就在我们身边默默地参与着公益事业。 让自闭症儿童跳起街舞 说起“自闭症”,大家并不陌生,有人把自闭症儿童叫做“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 说起街舞大家肯定更加熟悉,但是如果把安静孤独的自闭症儿童与激情四射的街舞联系在一起,恐怕很多人都难以想象,而舞蹈老师高翔却让自闭症儿童与街舞结缘。 2014年夏天,高翔希望能把跳舞的快乐带给失去父母的孤儿们,于是他找到天津儿童福利院,但以个人身份无法与福利院进行官方合作。虽然这件事以失败告终,但这个愿望却一直留在高翔心里。 两个月后,高翔在路上接到一张自闭症儿童服务中心的宣传单,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高翔打通了中心的电话。“当我表达了想免费教孩子们跳舞的心情时,中心的老师非常质疑,以为我是骗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诚意和舞蹈老师的身份,高翔转天就拎着玩具和零食去看望孩子们。 去之前,高翔查阅了很多资料,怕自闭症孩子们对他具有攻击性,没想到去了之后发现这些孩子非常可爱,进门后一直拉着他的手喊着“高老师,高老师”,面对孩子们天真无邪的脸庞,高翔更加坚定了教他们跳舞的想法。 教自闭症儿童跳舞的最大困难就是“沟通障碍”,因为这些孩子有自己的小世界,他们经常不理高翔,有时候一个非常简单的动作需要高翔重复几十次,即便如此,一开始的学习进度也是非常缓慢。随着和孩子们彼此了解程度的加深,高翔摸索出一套与他们沟通的方法,比如一进门可以先和孩子们玩一会儿,或者先放一些他们熟悉的音乐,让他们对于上次学习的舞步有个回忆过程等等。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孩子们的街舞跳得越来越像那么回事儿了。“因为路途很远,开车要一个小时,所以每周我只能去一次。但孩子们学得很认真,现在他们能够集体跳好几支舞了。” 去年夏天,高翔还让孩子们登上了舞台,参加了俱乐部的汇报演出。“现在看到这些孩子越来越快乐,越来越开朗,我觉得自己这两年风雨无阻的坚持是对的,作为年轻人,我希望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帮助这些自闭症儿童。”高翔深情地说。 自学手语 义务教课 26岁的段力丹是和平培育学校的一名教师。大学学习手语翻译专业的她,因为热爱手语专业,从2013年参加工作起,就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义务教大家手语。现在她培训的学员已经有150多人了。 “大学时我是志愿者工作部部长。从2009年起,我就接触了很多残疾人,比较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像买东西问价格这样简单的小事,聋哑人就需要别人的帮助。”段力丹告诉笔者,全国有两千多万聋哑人,而手语翻译员人数、手语推广力度都有待提高,聋哑人在生活中存在很多因沟通而产生的困难和阻碍。 “记得一次在地铁上,我和一位聋哑人朋友用手语聊天,对面乘客排成一排盯着我们看。怕朋友心里难受,我就很礼貌地看向对面的人,没想到朋友用手语告诉我:没关系,你要看我,咱们继续说。”段力丹说,大多数人觉得聋哑人是受助方,但其实除了语言外,聋哑人和我们没有什么不一样。对聋哑人的理解让她结交了很多聋哑人朋友。“他们带我爬山摄影,带我体会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真挚快乐。他们的世界和我们一样丰富多彩。”段力丹希望更多人重新认识聋哑人,她说,教手语就像在搭一座桥——让聋哑人融入社会、让普通人亲近他们。 2014年,段力丹开办了手语学习班。借鉴天津市残联手语培训教材,结合学员水平,她自己编写了手语初级班、中级班教材。培训时间在周末或平日的晚上。学员们职业不同,有教师、营养师、销售人员、公司会计等。各个年龄段的学员都有,最小的2岁,最年长的50多岁。让段力丹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 段力丹特别感谢那些学习手语的人。“因为他们愿意来学,才给了我去教手语的机会,才让我的梦想得以实现。”段力丹说,教手语是她的责任、她的使命、她的荣幸、她的快乐!她会一直做下去。 给“瓷娃娃”们上课 吴一飞是天津商业大学一名大二学生。“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要互帮互助、懂得感恩、乐于奉献。大一社团宣讲时,紫色蒲公英社团的活动深深触动了我。”一直想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的吴一飞就这样加入社团做起公益。 一年半的时间,吴一飞完成很多公益活动。例如:每两周固定参加一次为“瓷娃娃”患者开展的小课堂以及义卖活动……关于义卖,吴一飞告诉笔者,他们通过义卖“瓷娃娃”制作的手工艺品为“瓷娃娃”募集善款;通过在“感恩节”义卖鲜花和手工制品,为外来务工子女购买暖冬物品。 在各种公益项目中,吴一飞最牵挂的还是那些乐观开朗的“瓷娃娃”,“‘瓷娃娃’因身体原因无法正常上学,我们每次过去都会尽可能多教他们一些知识,丰富他们的生活。”吴一飞说,与“瓷娃娃”接触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天真、善良,并不像未曾谋面时所想的那般脆弱。课堂上他们都很积极、渴求知识、珍惜学习机会。 现在,吴一飞正参加一个造血干细胞项目,进行科普宣传,号召更多大学生加入中华骨髓库。 虽然公益活动经常占用周末或学习时间,但并没有影响吴一飞的学业。 做公益,吴一飞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学习,“大家一起做公益,一起努力,会更有前进的动力。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我也能不断修正自我。”吴一飞骄傲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