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画》说课稿
一、时装画课程的性质、目标 性质:本课程是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绘画艺术课程,为专业必修课程。时装画课程是在服装美术的基础上,将其服装效果图更进一步艺术化,使学生更具扎实的艺术功底,从而为今后的服装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标: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的表达能力,具备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法绘制服装设计效果图和服装平面款式图的能力,使学生能应用绘画手段将服装设计构思通过不同人体姿态,以直观形象表达出来。服装效果图是服装工业产品款式开发的技术文件,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从事未来职业工作的必备条件。 二、时装画的作用 1. 时装画是是时装设计的专业基础之一,是衔接时装设计师与工艺师、消费者的桥梁。 2. 本课程为《服装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服装设计》、《服装色彩设计》、《服饰图案》等课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进而较好的完成学生服装设计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内容的设置及课时安排
2.课时安排: 1. 关于服装效果图 8学时 2. 服装人体的艺术表现 15学时 3. 服装效果图的基础表现 22学时 4. 服装效果图的色彩 27学时 5. 多种材料与风格的表现 16学时 共计88学时 四、教学目的 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时装画的美学特征、时装画的艺术法则等理论知识。 2. 进一步掌握时装画中的人体表现技法、时装表现技法及各类基础技法的综合运用。 3. 为学生今后学习服装设计学及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绘画基础,为学生的设计灵感表达提供了一条交流的有效途径。 五、学情及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多数学生没有绘画基础,个别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基础不扎实。 教学理念: 1. 以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更新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建立在对服装行业服装设计师、助理设计师的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课程内容由浅至深,并针对每个环节设计课程作业。 2.“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 通过与企业项目合作、创新设计等多种形式,把课程学习的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始终贯穿完成一个具体的设计任务为主线。 3. 教师、学生角色转换 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教师根据具体任务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学方法由注重“教法”转变为注重“学法”, 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通过阅读教参书籍、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加以指导的形式完成任务。同时,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又使学生掌握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开放式教学模式 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授课形式上而采用教室、设计工作室、服装企业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 六、教材分析 《时装画技法》课程在教材资源上,国内适用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可选择的教材比较少,大多是理论性和适用于艺术创作的教材。因此,我系一直采用教材、参考教材与国外手绘成衣款式图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市场上时装画教材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1.教材 《美国时装画技法》,Bill Thames 著,白湘文,赵惠群编译,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教材在编排时,附上了绘画步骤,使学习者在使用时能完整地观察到全部绘画过程。教材由人体绘画、服装绘画、织物绘画组成,配合作画的顺序和提示,浅显易懂,适合初学者使用。 2.参考教材 《服装设计与时装画技法》,:周启凤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美国时装画技法教程》凯特·哈根著,张培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七、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重点:培养学生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法绘制服装效果图和服装平面图的能力,并积累大量的设计素材和设计细节,为服装设计打下基础。教学时着重介绍不同绘画工具特点所表现出的各种时装画表现技法,结合服装款式设计、配色、配饰、面料质感和画面气氛来加以练习。 2.课程难点:通过时装画技法的训练,怎样把自己的设计意图正确地、完整地表达出来,及正确、熟练地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表达服装设计效果。 八、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 必须根据课程大纲的规定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讲授,并落实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的结合。 2. 多媒体手段进行优秀时装画作品演示、赏析,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感受。 3. 每介绍一种新的表现技法,教师必须做现场技法示范,示范教学要求方法步骤明确,使学生易学易懂,指导性强。 4. 有目的组织作业课教学使学生通过习作提高并巩固所学的知识,科学的控制作业数量和难度,务使每次习作目的明确 真正做到精炼、到位。使学生通过系统化的作业课教学,达到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效果。 5. 教师与学生均重视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与课堂训练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堂课均做到训练目的明确,有针对性,使学生们在课堂教学形式中互相学习借鉴,真正的学到知识,得到实际的训练。 九、时装画学法 学法:激励学生课内课后勤练习,多临摹多交流多赏析,使学生的手绘技法熟练程度和时装画的鉴赏水平明显提高,呈现效果图成衣化、市场化趋势。 十、教学环节和课程考核方式 1. 教学环节: 讲评作业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结合多媒体) 示范、练习、指导 巩固小结 布置作业 2. 考核方式:平时考核+期末考核 平时考核:70% 平时表现(考勤)与作业 期末考核:30% 实践考核(独立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