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从上了中文系,就中了中文的毒。 症状之一:就是喜欢没事胡乱写两笔,大体上与本山大叔的“没事走两步,”差不多。写好写不好的就是为了图一乐,美其名曰:“把玩, 把玩。”是不是有点八旗子弟的味道 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鄙人实在是寡味无趣的很。表面上看,人高马大,实际上只是外强中干、徒有其表耳。篮球、足球与排球, 基本上不会。麻将、扑克也是一窍不通。 朋友同事聚会之时,完全是尴尬的存在。好在还有个手机游戏, 能勉勉强强的遮掩过去。这等寡淡,日子如何过得去?思来想去, 唯有东边抄抄,西边读读罢了。 故而自名曰:”东写西读。“ (二) 虽说自己的工作还是与写作沾了一点边, 好在自己不是卖文过活。没有生计上的压力, 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天马行空。 黄遵宪有云:”我手写我口”。心有所想, 口有所处, 落之于笔,灵感突来, 运笔呼呼成风,不亦快哉啊。 话虽如此, 还是有些不足。 首先, 自己就中了灰色理论之毒, 总觉的文章中不引些古文, 不写点典故,不扯一扯这个理论, 那个观点的, 就感觉写的不够深刻。有些时候, 满篇的文章就是几个理论的堆砌,毫无生气。引用了点诘屈聱牙的名词与概念, 就沾沾自喜。 好像是有点学问, 其实全无根基的去唬人罢了。时间一久, 都在一个圈子里打转。 其次,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前总是参不透读书与旅行之间的关系, 总是一厢情愿的认为, 所谓的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 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的一个过程。直到这个假期, 看到我的一个女同学旅游之后所写的东西,惊为天人。才悟到这“读书”与“旅行”其实就是个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都说量变到了一定的程度才有质的飞跃。 但有时候, 这量与质之间的过度实在是大有讲究的,没有一些外在的刺激, 你是无法点燃你内心灵感之火的,而旅游最好的药引子。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假期之中, 有空的话还是多出去走走, 开开眼界的同时,也为文章添一点生气。 (三) 写到这, 哑然失笑。 这篇东西, 回避了一个根本问题, 其实就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天赋这东西, 实在是没法说,祖师爷赏不赏你这碗饭才是最关键的。每次我东翻西找、抓耳挠腮、上窜下跳, 着实折腾了一番之后也没写下一星半点,有时候苦思冥想、刮肚搜肠之后才能写出些让人不忍卒读或者是不知是什么的东东。想到这,不免让人丧气。 转念一想, 还是那句话, 自己又不是靠着这个吃饭。否则的话,真的就饿死了。幸甚幸甚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