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这本书是我高二的时候读的,我是回族,虽然并不是一个特别信仰宗教的一个人,但却不否认所信仰的宗教得神圣性和纯洁性。当时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起初我有点排斥它,以为它就可能是宣扬宗教的一本书。但真正翻开的时候,发现实则不然,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讲的是凿玉世家的三代人的爱恨情仇的坎坷经历。 故事的开篇采用倒叙的手法,采用以月和玉为每章的名称来命名章节,糅合的是故事和以月为名,我想它既暗含主人公的名字,又说明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吧。首先它讲了第一代琢玉艺人梁亦清琢玉,以古都京华老字号玉器行“奇珍斋”,原是回族低层的琢玉艺人,他家有两个女儿,长女君璧长于心计,次女冰玉娇小任性。一天有位长者带名少年去麦加朝圣路过梁家,少年被精美玉器所吸引,决定留下当学徒,这就是本书主人公韩子奇。师徒两人正为一件订货劳作,这是专做洋人卖买的“汇远斋”定做的“郑和航海船”。郑和是回族的英雄,他们决心做好这件光耀民族精神的作品,三年的精雕细刻将在中秋佳节完成。不料梁亦清突然晕倒在转动着的玉坨上,宝船被毁,人也丧命。为了抵债,韩子奇到“汇远斋”当了学徒,苦熬三年终成行家。他回到奇珍斋娶了长女君璧,决心重振家业,十年之后名冠京华,又得贵子取名天星,幸福度日。可是日寇侵华战争爆发,韩子奇担心玉器珍品被毁,随英商亨特来到伦敦。妻妹冰玉不顾姐姐反对,偷出家门执意随姐夫远行。在伦敦冰玉拒绝了亨特之子奥立佛的爱,而奥立佛在伦敦大轰炸中不幸丧生。韩子奇与梁冰玉在海外相依为命十年,孤男寡女终于结合并生下女儿新月。战后一同回国,姐姐收留新月为自己女儿,冰玉远走他乡。新月逐渐长大成人,以优异成绩考上北大西语系。上学后与班主任楚雁潮发生爱情,因楚系汉族,为梁家反对,他们的爱情却在阻挠中愈加炽热。可是红颜薄命,新月因严重心脏病不幸逝世,楚雁潮悲痛欲绝。 他们的命运可笑又可悲。明明一再抵制回汉通婚,逼死了女儿,却到死的时候发现自己和一个汉族生活在一起一辈子。命运就是这样,一次一次让你遇见,一次一次又让你错过,到底应该坚守的是人心,还是应该恪守清规戒律,好好生活。羡慕悲叹韩新月和楚雁潮的故事,羡慕他们的感情真挚且无比的纯洁,但同时悲叹命运的不济让相爱的两个人生死分离。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记得当时我不舍昼夜的把它捧在手心读了两天,连上厕所都是带着它,韩新月死时楚雁潮悲痛的守在她坟前让我泪流满面,多希望他们能有个幸福的结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