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院艺术学院美术学系 专业素描课程教案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编号:41413101 课程名称:素描 总学时:160学时 实验学时:160学时 学分:8学分 开课学期:4、5学期 开课实验室:素描工作室
开课时间:第四学期 知识模块:素描表现语言与材料研究 总学时:80学时 实验学时:80学时 学分:4学分
实验一 人体结构的主观处理与表现 实验内容:人体写生 实验目的: 1、了解人体结构的基本规律。 2、学会根据画面需要主观的处理人体结构。 3、探索个性化的素描表现语言。 实验学时:16学时 实验作品照片:1张 实验重难点:如何在尊重客观研究的前提下,灵活全面地把握客观的形态变化与主 观处理的相互关系。 实验原理:在教学中以尊重客观的研究为前提,灵活全面地把握客观的形态变化与主观处理的相互关系,增加学生认识素描的深度和宽度,强化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建立坦然、自然的表达态度,轻松、自由的表达方法。对人体结构的构成变化、组合关系、空间转换,在表现过程中要有清晰的判断和敏感的认识,有感而发,直截了当。强化造型诸因素的综合运用。着重体现人体素描本身的力量感、秩序感,突出画面的朴素性、表现性和轻松性。
1/5页 实验二 画面结构的处理与表现 实验内容:人体写生 实验目的: 1、强化画面处理的整体控制力。 2、合理安排画面中对比与协调的关系。 3、探索个性化的素描表现语言。 实验学时:16学时 实验作品照片:1张 实验重难点:1、画面的构图形式,背景与图式之间协调与对比。 2、画面的明暗结构及布局,明暗的对比与协调。 3、尝试各种表现形式画面表现方法,探索独特的素描表现语言。 实验原理:画面结构的控制与处理是开始作画之前就要考虑的,它是整个素描练习的骨架,只有把握好了画面的结构,下面的素描练习才得以进行。说到画面结构首先就是构图,构图是和表现形式和内容紧密结合的。背景和图式是整个画面的框架结构,是空间和内容的界定,他们之间是相互对比与协调的关系。 明暗是画面另一个方面的结构,它把握画面的轻重,画面的层次,画面的节奏,以及画面的情绪。它在画面中还起到增强对比和协调矛盾的作用。 控制画面结构的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这阶段的重点,具备控制和处理画面结构的能力是丰富表现形式与探索表现语言的前提,只有具备了控制画面节奏,画面层次画面情绪基本能力,才能作其他表现形式的探索,形成独特的表现语言。
实验三 肌理的制作与表现 实验内容:静物写生 实验目的: 1、认识肌理的作用和美感。 2、掌握必要的材料和技法。 3、能较好地运用肌理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 实验学时:16学时 实验作品照片:1张 实验重难点:1、通过对肌理形式的认识,提高认知和审美的能力。 2、通过对不同材料认识与感受,寻求新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 3、肌理表现形式与精神内涵高度统一。 实验原理:对于肌理的感受与体验是一种创造性试验,切实地感受和体验肌理特性,才有可能深入的认识和有效的把握它,从而在创作中发现和开拓肌理运用的新领域。 不同的媒材在画面上的运用,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效果,对各种不同的材质的触觉和感受是探寻新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的前提,在绘画中探寻各种材料的运用如何在画面中获得最佳表现效果,是提高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新途径。把材料作为突破口,可以大大挖掘创造潜能,丰富了绘画语言的表现力。 在运用材料表现特定的主题时,材料的特质和它在绘画中的表现特征,便成了画面中一种特 2/5页 有的存在形式,在创造过程中,作品精神内涵的体现与语言媒介效果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材质本身并非都那么直接地体现出它审美价值。在创作中,是艺术家对材料的敏感发现,选择运用和综合表现,才使得它画面整体构成的一部分,并从作品中显示出它的潜在精神。
实验四 干性材料的表现 实验内容:全身像写生 实验目的: 实验学时:16学时 实验作品照片:1张 实验重难点:
实验原理:
实验五 水性材料的表现 实验内容:全身像写生 实验目的: 1、认识水性材料的作用和美感。 2、掌握必要的材料和技法。 3、能较好地运用水性材料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 实验学时:16学时 实验作品照片:1张 实验重难点:1、通过水性材料的认识,提高认知和审美的能力。 2、通过对不同材料认识与感受,寻求新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 3、水性材料的表现形式与精神内涵高度统一。
实验原理:对于水性材料的感受与体验是一种创造性试验,切实地感受和体验水性材料的特性,才有可能深入的认识和有效的把握它,从而在创作中发现和开拓水性材料的运用的新领域。 不同的媒材在画面上的运用,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效果,对各种不同的材质的触觉和感受是探寻新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的前提,在绘画中探寻各种材料的运用如何在画面中获得最佳表现效果,是提高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新途径。把材料作为突破口,可以大大挖掘创造潜能,丰富了绘画语言的表现力。 在运用材料表现特定的主题时,材料的特质和它在绘画中的表现特征,便成了画面中一种特有的存在形式,在创造过程中,作品精神内涵的体现与语言媒介效果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材质本身并非都那么直接地体现出它审美价值。在创作中,是艺术家对材料的敏感发现,选择运用和综合表现,才使得它画面整体构成的一部分,并从作品中显示出它的潜在精神。
开课时间:第五学期 3/5页 知识模块:创作性素描研究 总学时:80学时 实验学时:80学时 学分:4学分
实验一 表现性素描实验 实验内容:全身像写生 实验目的: 1、了解20世纪初至今的素描表现性风格的发展状况。 、深入挖掘模特的气质特征。 2 3、调动自己的表现情绪,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4、探索具有表现性的素描语言。 实验学时:32学时 实验作品照片:2张 实验重难点:在观察对象或创作时,超越现实的事物形象,注重个体的情感体验与表达,让学生有步骤地展开创作思维,达到从观念的转变到技法的运用。 实验原理:表现性素描侧重艺术思维,是作者个性化的表现。它是个体对客观物象的内心体验和艺术思维活动的结果。表现性素描重点是个体的本质认识与表达。无论通过何种素描表现形式的展现都把培养创造力和艺术思维训练作为手段,注重内在的个体情感体验与表达作为真正的目的。表现性素描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意思维能力,是培养艺术审美判断能力和建立艺术个性化的学习平台。
实验二 抽象性素描实验 实验内容:静物或风景写生 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将具象的视觉形象转换成抽象的绘画元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素描语言自身审美特征的敏感性。 3、培养学生对不同的素描语言所具有的情感与精神表达能力的敏感性。 实验学时:16学时 实验作品照片:1张 实验重难点:从具体的视觉形象到抽象的视觉元素的转换 素描语言从描绘像审美和表现功能的转换 实验原理:抽象性素描是高年级素描教学重要的构成环节,当代的绘画已经不是单纯地描摹客观对象,而是充分运用绘画自身的形式语言和形式语言自身所具有的观念、情感等方面的表达能力。抽象性素描实验就是要促成学生在素描观念方面的这种转换。因此,抽象性素描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做一些抽象绘画的实验,而是在教学中实现从对具体的视觉感受的模仿向主动地认识、选择、提取客观对象的视觉元素的转换,从描绘性的素描观念向语言自身所具有的审美与表现功能的自觉的转换。
实验三 图像性素描实验 4/5页 实验内容:图片资料的利用 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图片资料的方法和原则。 2、训练对事物进行观察-记忆-再现-表现的能力。 3、综合运用图片及对事物的印象组织完整画面。 实验学时:32学时 实验作品照片:2张 实验重难点: 1、如何利用图像、照片资料组织画面。 2、图像、照片资料的语言转换。 实验原理: 1、根据创作需求主动获取图片信息来进行绘画创作。(素材只是用来达到自己创作目的 之素材,而创作目的绝非素材本身。) 2、采用摄影中的一些效果来处理自己的创作画面,以达到主题的需要,恰当地传达创 作者的创作思想。 5/5页全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