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的这些话烂在肚子里,也别对孩子说!

 长沙7喜 2016-12-12



教子有方

●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本栏目旨在传递家庭教育中的功和善、罪与恶,帮助父母育儿更轻松,做智慧的父母!



火星妈:

前两天,接妞妞放学,亲眼目睹了妞妞同班同学阳仔的遭遇:


“你越来越逆天了啊!还发脾气,有你这样的孩子啊?”

“我看你是翅膀硬了,想要飞了是不?”

“说你两句,就不能说了?你看谁像你这样啊?

“怎么那么不省心,以后不管你了!”

......

一边是妈妈无止境地怒骂,一边是阳仔的满脸忿恨


这些话,带着怨气,说出来真爽!




怒骂声充斥着整个校园门外,吸引了来往不断的孩子和家长们,最后的目光都停留在阳仔和妈妈身上......终于,最后阳仔忍不住跑开了,眼泪刷流个不停,根本不顾在后面追赶和叫骂的妈妈...


类似的场景,你有没有遇到过?


1


我看了一组问答:


关于“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做过哪些事,会让孩子不能忍受?甚至孩子长大了还不能理解或者不原谅?”

————

不管是网友的回答还是调查数据,都显示排在第一的答案竟是:父母言语或行为的暴力(打骂或者不顾忌孩子尊严)



调查显示:孩子在童年里收获的这些“恶意”,都会如影随形地伴着孩子长大。导致这种阴影即便是在孩子长大后也挥之不去,甚至有的还产生心理障碍!


那天和妞妞爸谈起这事,妞妞爸爸随后带着一脸羡慕地跟我说,妞妞现在真幸福,没有经历父母的打骂。想想我们那会,真是活得太憋屈——


小时候,总在表达自己某一观点时,就遭到父母的拒绝;

也没少经历大人言语的攻击,无力回击,也不敢回击;

父母的打骂太正常不过了;

那会觉得亲情温暖是一种奢侈,心里也无比孤独啊!

。。。。。


他说得我竟无言以对。我想,如果那天换做是我,又何尝不想躲开那个'窘境',远离那个大吼大叫的妈妈呢?!


父母欲教子,为何不先抛开脾气再来说教呢?孩子本来都很乖巧,惹人怜的。后来为何越来越叛逆,越来越不听话?我想,一定是跟父母平时的言语或行为有着重大的关系。


2


下面这几款被父母广泛用之的“暴力十足”的八大语言”凶器“。你有没有经历过或是这样对孩子说过呢?


NO.1

▼ 

“你是我生的养的,所以你都得听我的”



类似的这句话还有——“我是你爸妈,你在想什么都要让我知道。”


这样的话,小时候耳熟能详,即便是现在做了母亲,也依旧经常听见。


一个朋友曾跟我说,她觉得自己——很绝望!不管自己怎么样跟父母沟通都行不通。在她的父母眼里,“你是我生的养的,你必须要听我的。”最可怕的是,她感觉无论过了多久,不论发生什么事,她都无法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身份。


每次碰壁之下,大吵之后,那个朋友总会反问她爸爸一句,“又不是我想被你们生出来,凭什么要一辈子忍你的气吞我的声啊?

这句话的可怕之处——如果父母这样说的话,岂不是不要生下孩子比较好?


NO.2

▼ 

“你要是XXX了,我打断你的腿”



这句话,绝对很凶残!凶残程度不亚于“你怎么不去死”这样的话。想想能打断腿的一定不是亲爸亲妈啊!


身为旁观者,对这句话,我就不同场合听过无数次,而且是各种版本。比如,

“你要是再跑出去玩,我就打断你的腿'

“你要是再惹事,我就打死你”

'你要是不好学习,我就揍死你”

“你要是再还嘴,看我打你!”

......

虽然说,时代在进步,父母的素养在不断提高,然而脾气依旧是有增不减的。


在父母的恐吓威胁之下,我想没有哪个孩子是不敢不听话的。他们大多听到这样的话时就敢怒不敢言了。但又不得不承认,这句话虽凶猛,但是药效不长久啊。试想,这样的孩子在父母的威严之下,即使收敛了些,难道没有对这句话或者父母本人产生抵触和厌恶心理吗?那些明事理的孩子,更会觉得父母不尊重自己,甚至不讲道理,只会用暴力行为来镇压...这不仅会让孩子对父母的行为感到排斥和厌恶,也会让孩子感到失望和无助。


这句话的可怕之处——倘若我长大了,能对打对骂,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对你?


NO.3

▼ 

“我都是为了你好。”



这是一句老话常谈的——以爱之名的道德绑架。


之前,我有做过一个小调查,谈及父母曾经说过哪些话,让你感觉到受伤害”?


——“我都是为了你好!”


这句话竟然也排在了前三!甚至有朋友留言说,这是父母说过的最可怕的一句话,没有之一!还有人说,这句话简直是中国家庭教育糟粕的精髓!


为什么父母这样的一句“好话”反而成了攻击孩子的语言凶器呢?


其实,我理解父母在表达这句话的时候,想表明的实际动机——我要为孩子好。并且他们也认为这的确是为了孩子好。父母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很显然,父母还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人看待。在父母的内心深处,并没有关注到孩子自我人格真正需要的东西。所以,这句话归根结底还是父母为自己的行为做解释的理由,也是父母用来约束孩子的'工具'。这是一个假象的爱。


比如,我常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跟孩子说:

我很辛苦,但都是为了你啊;

我把你的游戏机扔了,都是为了你的学习;

我不让你跟谁谁在一起玩,是因为怕他耽误你学习,为了你好;

不让你看电视,怕影响你的视力,为了你好;

我这么打你,骂你,都是为你了你好。

.....

父母都想让孩子沿着他们认为正确的道路走,实现他们内心真正渴求的愿望,完成那些他们自己没有机会或不能完成的事。但是,把这些充满负担和压力的话放在孩子身上,孩子真的能自由成长吗?父母真正的爱,应该是尊重孩子独立自我人格,懂得何时何地放手,明白如何在不同阶段满足孩子不同的要求,乐于看到孩子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

这句话的可怕之处——父母的以爱之名不是帮孩子少走弯路,而是在兜圈子,因为很多事情就是要孩子自己去实践甚至在失败后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


NO.4

▼ 

“咱们家的情况就这样,不能跟别人比。


这句话百听百厌。类似于“我们家穷”“我没有钱给你买##”等等。


父母说出这样的话时,一方面是想抑制孩子当时对某种东西的渴望,一方面不想让孩子铺张浪费。甚至,希望用哭穷、藏富的方式,让孩子知道家庭贫穷,以穷明志等。


先不说这个观点对与错,但是从逻辑上来看,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他们最直观的印象是——我家里穷,我比不上别人,我想买的东西都不能买...


如果身边都是些家境相同的孩子,当他看到这些孩子却比他过得好,他会不会产生自卑心理或者觉得不公平?父母过渡地哭穷只会给孩子带来压力,让他对金钱和生活有不安全感。 试想,一个整日看着父母为钱发愁、抱怨的孩子,能专心致志地学习吗?同其他小伙伴在一起的时候,能放得开,自由自在吗?


所以,类似这些哭穷的话,父母最好不要再说了。在孩子成年以前,家长要以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我们家有没有钱是爸妈操心的事,但是爸爸妈妈一定会保证你上学、生活的费用,你不用担心。但长大了你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财富。” 这种承诺对孩子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当孩子的内心安定了,智能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这句话的可怕之处——自卑的种子,由此生根发芽。


NO.5

▼ 

“你还小,什么都不懂 or 你一定要我的话”




我承认自己也是听着这一句话长大的。

小时候,当我表达某一方面的看法时,从父母那边得到的回应总是——你还小,不懂。


在我看来,孩子没有理由一定要听大人的话,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啊,你若不尊重孩子,而是强制孩子听话,那孩子怎么能独立思考,怎么能建立自信,怎么会有主见呢?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我就特别注意这方面。因为,相比一个听话的孩子,我更喜欢充满主意和有主见的孩子。而且,有主见、有想法的孩子,更能与父母共情,能设身处地体验别人的处境,更能感受和理解别人的情感。用大家常说的话就是——这孩子更懂事明理。


经常会有家长朋友会问及怎样培养孩子自信、有主见?有时候,真的是你太把孩子当成孩子了。


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孩子缺少给自己表达意愿的机会;

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大人经常用命令式的口气要求孩子,而非启发式地引导;

不是孩子不乖,而是大人经常不会耐心倾听孩子讲话;

不是孩子没主见,而是缺少随时随地的选择权


其实,孩子能否有主见, 能否独立思考,完全取决于家长是不是给了孩子自由选择和思考的机会。

你的一句“你还小,你不懂,你要听话”,不仅抹杀了孩子自由表达意愿的机会,也遏制了孩子去独立思考和自主成长的机会。相反,在很多事情面前,我们都应该反过来问孩子,

“你怎么看?”

或者你怎么想?

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或主意?

你是大人了,你一定有很多想法哦?

......

父母试着这样问,我相信没有哪个孩子不会思考。想让孩子自己有主见并且擅长思考,家长首先要断了“孩子还小”或“不懂事”这样的念头。


这句话的可怕之处——大人总说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可大人什么都懂却不懂小孩子。


NO.6

▼ 

“别的孩子都可以,你怎么不行?”


中国的孩子都有一个公敌——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有时候,家长的攀比很微妙,一方面说自己孩子不好而夸别人,一方面心里又暗暗想让自己孩子是最好的。所以一旦孩子让自己失望,就会不由自主搬出一个榜样来。总拿孩子跟别人比,初衷是想以此激励孩子变得更好,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在这样的对比中,会觉地不如别人,会讨厌父母不帮衬自己,自信心也会一次次被摧毁。


正确的教育方式是:

去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夸大这些闪光点,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也要告诉孩子,成功取决于很多方面,不仅仅取决于一方面;

也不是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幸福、成功!;

想让孩子真的越来越优秀,就要让孩子学会跟自己比赛,让孩子以他自己的速度成长!


这句话的可怕之处——揠苗助长,及时有效地损坏了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感到备受打击和自卑。活在别人阴影之下的孩子,是不会快乐和进步的。


N0.7

▼ 

“你除了吃和玩,还能做什么?”



吃和玩,本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就这样一句很正常的事也经常被父母拿来作为反击孩子的工具。想想,这一句“你什么都不会做”可真是硬生生地给孩子贴上了标签。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不小心犯了错,因为妈妈的这句话,哭了好多天,当时心里灰暗至极,甚至在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没用之类的。更惨的是,即便在玩耍或是吃饭的时候,都能想到这句话。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抑郁了好久,竟还用“不吃不喝”的态度,来对抗妈妈的那句话。


这样一句无心的话,竟然也成了一把伤人的武器。现在,每当妞妞犯错或者对她觉得有失望的时候,我都会避免用这种否定、嘲笑的态度或语言来数落孩子,替代的是,用鼓励或演示的方式。这样教育的效果反而更明显。比如,孩子做错事了,不要及时吼骂,先要问清原因,再跟孩子说明或演示事情的重要性包括后面该怎么样做的建议和方法。


孩子犯错误,有时候都是无心之过,有时候更是不清楚做事的方式方法。如果,父母没在了解和帮助的情况下,就开始否定或是打击,这些都会在孩子的心底留下阴影,想来真是委屈了孩子呢。


这句话的可怕之处——孩子本来是可以积极向上的,你的一句否定会让孩子彻底没动力和信心。


NO.8

▼ 

“我不配当你妈,你也不配当我孩子”


这句话,经常会被父母在气头之上拿出来说事:我不配当你妈,或者我没有你这样的孩子!


还记得前段时间,引来大家热议的一段视频:邹市明太太冉莹颖“教育”儿子轩轩的视频。



邹市明老婆教育孩子


起因是儿子轩轩把蛋糕和水混在了一起,于是妈妈对儿子进行了“思想教育”,用词就有——我不配当你妈,你也不配当我儿子!还有其他用词诸如:你浪费粮食,可恶!钱你是爸爸一拳一拳打出来的!


整个过程轩轩一直在试图靠近妈妈,讨好妈妈,并细声请求妈妈原谅,但是得到的回应却是:滚开点!今天不要吃不要喝了!


网友们各种感慨,惊人的是很多评论都类似:这很真实,我从小就是这样被父母教训的,我也一样这么对待我孩子。


也有更多的父母看完后感到心酸和内疚。可能因为这个视频更真实地呈现出了孩子在父母言语暴力之下的“无助”和“可怜”,从视频中不仅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自家孩子的影子。


 

有人说,多少父母借教育之名,行戕害之事。其实,这又何尝不是父母“祸从口出”的伤害呢?


当父母的过程,也是不断地我修炼和自我反省的过程。父母明白哪些话该烂在肚子里,哪些话有利于孩子——这也是一种自我修炼成功的过程。


火星妈很欣赏这样一段话,美到想哭,与爸妈们共勉。

我钦佩这样一种父母,

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

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

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

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

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

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


做父母,

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

不仅仅是做父母,

人生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


经常有人聊起:要孩子是为了什么?

传宗接代还是养儿防老?

终于听到一个令人感动的答案:

为了付出与欣赏。


不求孩子完美,

不用替我争脸,

更不用帮我养老。


只要这个生命健康存在,

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走一遍,

让父母有机会与他/她同行一段…


这段话很美,

美到想哭…

所以,请换个方式去爱孩子!

只要他/她健康,

快乐,足矣……


——与所有父母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