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境九仙

 扩春 2016-12-12


摄影:苏琳


《仙山云海》


 雾气空蒙湿翠鬟,五莲九仙涌层岚。

 千峰荡漾披絮帽,万壑争流挂寒烟。

 海上仙山原缥缈,云中碧岫欲插天。

 俯视凡尘皆幻境,瀛洲方壶有无间。


作者注:


五莲山、九仙山的云海,堪称一大奇观。由于山高谷低,林木繁茂,又靠近黄海,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晨昏之际,阴雨之时,时常满山云雾缭绕,漫结成大面积的云海。五莲山流云峡、九仙山情侣峰是观看云海的佳处。




摄影:杨玉霞


九仙山》


传闻九仙压京东,峰奇石异信不同。

林深谷幽寒泉碧,花香鸟语杜鹃红。

凤凰岭上栖风凰,龙潭峡里隐蛟龙。

天开图画此绝胜,烟霞霭霭白云横。


作者注:


九仙山位于山东省五莲县境内,奇峰异石、洞窟泉瀑众多,素以“奇如黄山,秀如泰山,险如华山”著称,宋代大文豪苏轼盛赞“九仙今已压京东”。九仙山峰奇石异,林深谷幽,以“峰石、峡谷、花木”为三大特色,尤以野生杜鹃花和龙潭大峡谷负有盛名。凤凰岭位于九仙山中部与孙膑书院所在的抱犊峰相对,岭上有奇石凤凰石,惟妙惟肖。龙潭大峡谷位于九仙山西北,峡谷幽深,内有黑、白龙潭,传说有蛟龙出没,幽深不可测。因濒临黄海,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山中时常有云海出没,如同幻境。





《九仙山龙潭湖》


悬泉飞瀑注霜潭,高峡平湖锁云烟。

莲山原本仙佛地,幻出玉龙缥缈间。


作者注:


龙潭湖位于九仙山龙潭大峡谷下游,是近年来新建成的一座中型水库,水库坝高69.2米,库容1078万立方米。龙潭湖水面狭长,回环曲折,状若游龙盘旋于山谷间,现已开辟水上游线,成为九仙山新的旅游景观。龙潭大峡谷位于九仙山西北,全长约5公里,是华北罕见的地中山,以奇、秀、险著称于世。峡谷内有六洞、九峰、十六潭、十八瀑等七十五景,以珑塔、铁壁峰、雪练飞瀑和黑、白龙潭最为著名,有齐鲁小三峡、小武陵源之称。





《题白鹤楼》


苏子遗芳留高台,白鹤踪杳久不来。

石室寒烟凝碧色,丹崖古篆结苍苔。

青霞无情随云动,黄花如梦对风开。

岩香寂寂松子落,山光溪影共徘徊。


作者注:


白鹤楼,位于九仙山南麓山崖上,仅存遗址。此处有一块巨大的磐石,巨石东侧竖刻“白鹤楼”三个大字,方四十厘米,上款已剥蚀,下书“熙宁九年九月……”据光绪《诸城县志》记载,为苏轼任密州太守期间所题。巨石南面有明代万历乙巳科进士、诰敕房中书舍人诸城人丁耀斗摹写的“白鹤楼”三字。上款为:“宋熙宁九年,苏轼书于石东”,落款为:“明万历四十年丁耀斗摹此”。



 



 《山居杂咏》


插天涌翠出海滨,奇峰隐隐入云深。

山中烟霞无甲子,世间岁月有浮沉。





 

《避暑山中》


结茆仙岩下,澹然绝世情。

山深晴带雨,海近晚来风。

洞窅出寒泉,涧回荫青松。

禅房坐终日,不觉闻暮钟。


作者注:


九仙山濒临黄海,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6℃,有“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之称,自古是避暑胜地。


 



洗耳泉峡谷》


九仙山色秀,蒙谷更清幽。

岩岫生霖雨,石齿漱泉流。

苍藤悬日月,古树历春秋。

竹翠招人入,不辞作胜游。


作者注:


洗耳泉峡谷古称蒙谷,位于五莲山、九仙山之间的槲林峪以西,今以峡谷内闻名遐迩的洗耳泉而得名。洗耳泉,也称吕公泉、神泉,泉水涓涓长流,汇成一泓碧水,常年不涸,泉侧石壁镌有明代“洗耳”巨书。峡谷上连九仙山情侣峰景区,下接九仙山东门,全长两千余米,是一条充满山林野趣的幽谷。这里奇峰竞秀,松石多姿,山道蜿蜒曲径通幽,幽谷深壑山泉遍布,为九仙山精粹之所在。


 


登万寿峰绝顶》


蜃气苍茫出太清,白云缈缈万古封。

冈峦列峙悬鸟道,天门阻断蹑虚空。

岚光高拥莲花座,黛色遥看梳洗峰。

坐观寥廓愁归路,雾霭茫茫羡飞鸿。


作者注:


万寿峰位于九仙山老母阁景区内,为九仙山主峰。山峰拔地而起,状如巨佛,又名万岁峰。峰前为宋代古寺侔云寺遗址,峰上有明隆庆二年诸城知县马时泰题刻“万岁峰”。从北面看万寿峰,五指分明,形似巨掌,南面看状如巨佛。梳洗峰与万寿峰相对,方桩如楼,楼顶奇石如镜,传说是九仙老母洗漱梳妆的地方。    


 



《九仙山靴石》


谁留石靴蹈虚空? 黛抹霞披紫气浓。

兀立山巅成神迹,九仙于此伏恶龙。


作者注:

靴石位于靴石村西山埠上,高约3米,重有百吨,底部有巨石似龟,又称镇龟靴石、龟驮靴。相传,八仙过海路经此地和山神一起惩治了为害一方的两条恶龙,铁拐李到崂山脱靴装来净水,交给山神遍洒山野,将荒山变成山清水秀、繁花似锦的好地方,后遗留在此化为巨石而得名。


 



《题九仙书院》


仙山最深处,高士隐泉林。

琪花迷鹤梦,岩岫息机心。

丹灶依苍壁,石室对天门。

烟霞堪为侣,相期卧松云。


作者注:


九仙书院,亦称孙膑书院、靴谷书院,位于九仙山靴谷内抱犊峰山凹之处。始建年代无考,相传为战国时齐国军事家孙膑隐居聚徒讲学之处。清《山东通志》载:“自九仙山寿岭西下,为战国时孙膑书院处。有磨剑石、石迹峰、龙纹涧、怡神台、秘灵峡、啸台,皆其遗迹。”相传孙膑在马陵大捷后辞去军师之职,遍寻齐地名山,选中此处隐居,著就《孙膑兵法》。原书院房屋已废圮,存有遗址,1996年8月开发景区时修复,为三间石屋,内塑有孙膑像。

 

 



《九仙大佛》(二首)


琢石何人疑神工,群峰拱列似环听。

独立千载甘寂寞,花开花落任晚风。

 

九仙大佛古且奇,安禅深山少人知。

群峰列峙若环立,日色明灭石欲起。

空林落落鸟作伴,烟霞茫茫水为篱。

千载悠悠坐幽谷,浮云杳杳无甲子。

    

作者注:

九仙大佛,位于九仙山槲林峪西侧山坡上,为卵石立雕,据考证为宋代石佛。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