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有文名,被张之洞视为“苏轼”,身殉“维新变法”,书法俊朗!

 书画雅苑 2016-12-12

杨锐篆书圆扇。杨锐(1857—1898年),字叔峤,四川绵竹人,维新变法时期干将、戊戌六君子之一。1895年参与发起强学会,1898年创立蜀学会,参与著名的戊戌变法。遗著有《杨叔峤文集》和《杨叔峤诗集》。

释文:节盦。款识:藏山老弟属篆此额。癸巳十二月,锐。钤印:杨锐私印。杨锐出身于四川绵竹书香门第,幼承父兄教养,少年时代即开始显露头角。参加院试时,张之洞将杨锐与其兄杨聪二人比为当代的苏轼和苏辙。及长,入已升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幕府。文从沈梦了解,在幕府15年间,凡送呈朝廷的奏疏与重要文献,大多出自杨锐之手。

释文:鉴古不迷三里雾,抗怀宜薄九霄云。款识:禹庭仁兄大人雅鉴。钝叔弟杨锐。钤印:叔峤(朱)杨锐印信(白)。

杨锐书法!15年后,杨锐通过科举考试,入内阁中书。积极参与到救亡图存的爱国行动中,他与康有为、梁启超交好,在戊戌变法中起着重要作用。据史料记载,他也是唯一一位收到光绪皇帝密诏的维新人士。变法失败后,和其他五人同时被杀。张之洞曾设法营救,未果。

款识:復生二兄雅正,乙未九月杨锐。 钤印:杨锐印信、叔峤。

题识:复生二兄属正。乙未十月杨锐。钤印:杨锐印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