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在变革中,越细越有戏(十)

 夏虫的忧伤 2016-12-12
        第一次扎针,我是终身难忘啊。有天师父给了根针,让我直接扎师父的足三里。我当时汗都下来了,手不停的抖啊,我跟师父说,我不敢,我真不敢。要不,我扎自己也行啊。师父说,徒弟的第一针都是扎师父的,徒弟就是踩着师父上去的。我问师父说,疼吗?师父说,废话。第一针,还把针打歪了,没有进去。师父纠正了我的手法。第二针终于进去了,肉的感觉与纸不一样。我开始了辨认穴位,通过扎师父来学习。师父说,我们不仅仅要扎别人,更要扎自己。只有自己痛了,才能对于病人有同理心,下针时,要快,要准,要帥,才能减少病人的痛苦。于是,我回到家里扎自己,当时我痛的跳起来,我发现自己的针力道,手法,快慢都太差了,实在是太疼了,我不知道师父是怎么忍下来的。师父说,那就更应该好好练。 

接下来就要找病例。师父说,他要一周三次上我家,给小区邻居义务扎针。那是2012年的夏天,你能想象一个86岁的老人每个周末开着一辆助动车到我们家吗?我当时吓坏了,我说,师父要来,我去接你也行啊。路程大概有个6-7公里,万一路上出点事情,我让我怎么办啊?也无法跟师父的家人交代啊。我知道师父怕麻烦我,我说,我真不怕麻烦。师父很固执地说,我自己的情况我最清楚,我说行,就是行的。师父还对我母亲说,你要多宣传,特别是一些老病号,义务就诊。你能想象那么多人慕名而来,拿着重金想请师父治疗,师父很多都拒绝了,有的介绍给徒弟了。现在那个年高的师父竟然跑到我们家扎针,就是为了让我有病人。对于每一个病人,师父都会让我先摸病情,问我该怎么扎针,对于遗漏的部分师父会提醒我,然后是我先扎针,扎完后,师父会补针。我深刻地感觉到师父真的是手把手地教啊。但是如果没有那段时期,我还真不行。师父帮我累积了现场处理的经验。

    师父说,技术不好,病人就要跑,故要先打家里人。我的母亲就首当其冲啊,是我第一位长期病人样本。导致现在我妈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扎针。但是效果也是明显的,妈妈20多年的哮喘治好了。特别是每年的冬天,我是在妈妈的咳嗽声中长大的,每年都要去医院吊几次水。但到2013年的冬天,我妈已经不咳嗽了。所以她很相信,如有不舒服,她主动要求打针灸。就这样,我的病人也开始慢慢多了起来。

    师父说,现在我要离开他,单独打。他说,我的针太慢了,只能找一类特殊的病人,中风,他们的痛感比一般人弱。他拿着礼品,带着我,拜访他的一些中风病人,告诉他们说,我是他的徒弟,他现在不能来了,由徒弟来服务。这时我才知道,师父免费给穷人扎针,并且中风后,不能动,都是师父上门的。从那天开始,师父对我说根据信息打。我是满头大汗地打完。回去的路上,师父指出了我的不足,我很内疚地说,我的信息不全,是否会影响病情?师父说,有时候看上去挺聪明的,这时怎么这么笨呢。不全,就把我告诉你的重要关键点都打上。不懂,你回来问师父,第二天再去。中风后本来就血脉不通,针灸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再说,你的手法比社区小护士要好得多。关键是你不能怯场。我在中风病人那里学到的是最多的,因为我离开了师父这根拐杖,开始了独立思考。但是由于不熟练,我用了笨办法,一边问病人感受,一边在他不舒服的地方补针,当然服务时间特别的长。他们竟然给师父打电话夸我耐心好,这真是天大的冤枉。随后病人病情好转的正反馈,也给了我信心。病人的家属也慢慢加入进来,经常是他们有什么症状,比如腿抽筋,耳鸣等,我回去问师父怎么办,第二天去解决,就这样,还每次都有疗效。特别是一个轻微的中风病人全好了,虽然是师父遥控指挥,我动的手,看着他感激的目光,我的内心还是有成就感的。我也开始理解师父的责任和动力,师父从不出去旅游,他说,你能等,病人不能等,病不能等。 

    每天从病人那里结束后,我就赶去师父家,师父的老规矩,师父先扎我,让我感觉针法,告诉我此刻身体问题在哪里,师父是怎么扎的。然后是我扎师父。师父笑说,是受刑啊,我的针太慢了。但师父强调,徒弟不扎师父,扎谁,我们就是吃这口饭的。扎完后,师父指出我的不足。有时候,一天来三个徒弟,师父就要被扎三次。我在师父身上,常能感受到一个老的艺术家身上的那种献身精神。反正我做不到,一个新手在我身上当成了纸板,扎个几十针。师父讽刺到,徒弟都比师父金贵啊。 

   那时候我的时间安排是很紧凑,每天收盘后,先去病人家,然后到师父家,回到家里基本上吃晚饭或已经吃完了。我很感谢家人对于我多年来的支持和付出。特别是我的父母,无论我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他们都相信我能做好。晚饭后还要复盘和打拳,但我现在想起那段日子,也是我各方面进步最快的时期。有压力才有动力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