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震撼:中国雕刻史上的巅峰之作!

 青春的魅影 2016-12-12


其艺,炉火纯青,技艺超绝;

其精,镂月裁云,精致无比;

其巧,鬼斧神工,巧夺天工;

其奇,匠心独运,奇特罕异;

其妙,标新立异,妙奥横趣;

其美,俏丽娟秀,美观大气;

其名,明珠璀璨,名声第一。


曲阳石雕艺术年代久远、精品迭出。随着石雕艺术的发展和进步,明清时期出现了更多的规模宏大的石雕牌楼。在山西省五台山的寺庙群中,有一座由家庙改成的佛教寺庙。这座寺庙山门前因有精美的石牌楼而名扬四海,它就是著名的龙泉寺,位于东沟北的山岭下。




龙泉寺创建于宋代,1922年,龙泉寺要建一座汉白玉石牌楼,与建好的普济和尚墓塔相配。为确保造型精美和工程质量,寺院采用石雕比武方式在全国招贤。一时间,四方工匠纷纷施展才艺,竞相亮出绝活,以 求成功胜出,独占鳌头。




最后由河北曲阳石匠雕刻,匠师骨干有东西羊平的高洛夺、高五彦、杨志卿、杨立祥、杨林祥、刘洛宋、曹邦玉、刘瑞芳、史青海、杨开勋、董黑翠、高到窝、刘占宗、冉五元、刘左梅、石新位、曹洛邦、杨邦国、冉朝元、刘东元、刘东魁、曹学静、曹学礼、曹学增、曹富栓、曹三脏、贾大发等两百余名能工巧匠参加雕建,每到春暖花开之际,曲阳的匠师们拉着毛驴,毛驴上驮着雕刻工具和行李,浩浩荡荡、跋前踬后,铃声、吆喝声、驴踏山石声响彻太行山谷,他们晓行夜宿、跋山涉水,过阜平、越长城岭、进入五台山,一直到天寒地冻之际,便收拾行囊,打原道回曲阳,来年春上,又返回五台山,历经六年后的金秋时节完工。




这座汉白玉石牌楼三门四柱歇山式,采用仿木结构,层层镂空,玲珑剔透,刀工精细处,细如发丝,薄如蝉翼,使人“张口怕惊鸟,伸手恐断枝”之感。以“九”和“龙”为主要特点,中门拱券雕有二龙戏珠,两条龙腾飞于白云之中,整座牌楼共雕有龙九九八十一条,盘旋自如,姿态百变,神情千出。除龙的图案外,耳门拱券上还雕有花卉、仙桃、柿子、毛笔、拂尘、纸扇、宝镜、书籍等吉祥图案,品种繁多,目不暇接。牌楼正中檐下雕一竖匾,阴刻“峻凌霄汉”四字,中间横木伏嵌板上镌刻“佛光普照”四字。整座牌楼设计之巧,造型之美,雕刻之精为中国石牌楼之最,被称为“神来之笔,建筑艺术之宝”。







石牌楼底部插有四根方柱的四个石礅一字排列,外边的两个顶端为下卷莲瓣形,内里的两个顶端各雕有二十多个石狮,石狮在四周围着,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四个石礅的四个侧面,都雕有龙纹图案。四根方柱前后抵顶的八根斜圆柱,柱上都雕盘龙,称绞龙柱。








石牌楼耸立在108磴石阶上,仰望似一架天梯,把凡人送上九霄,通体洁白,精美秀丽的石牌楼超尘出世,给人以敬仰、神圣之想。牌楼后面一对石狮分列左右,造型生动、活灵活现。






寺脚下是一个巨大的青砖影壁,中央镶嵌一块大理石镂雕,是一幅立体五台山主要寺庙写意图。内容繁复,既反映了五台山佛教圣地的主要寺庙建筑,又富有现实生活的生动情趣、构图新颖、雕刻精细,集浮雕、高浮雕、镂雕于一体,显示了曲阳艺匠高超的艺术水平。




这是一组石头乐章,影壁、石磴、石牌楼、石拱桥、石狮、石幡杆、白塔组成一组完整的石雕建筑群,好一座精雕细琢、银光闪亮、和谐肃穆、典雅圣洁的白色世界。龙泉寺前后扩建达14年之久,创立了以石雕为主的庞大的龙泉寺,其石雕艺术最多、最繁、最佳,世所罕见该石牌楼雕刻是石刻中的精品之作,在全国居于首位。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雕艺术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