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抱怨前,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

 老刘tdrhg 2016-12-12
抱怨前,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

有许多的过错,都是人们在无意中造成的,于是很多的伤害在误会中产生。如果我们能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在抱怨他人的过错和伤害之前,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将心比心,或许就会理解对方的难处,体谅对方的处境,让抱怨消失殆尽。

在工作和生活中,人和人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和矛盾。但并不是每一件事都能分清谁对谁错,有时候仅仅是两个人的立场不同,所站的角度不同而已。这个时候,如果你始终揪住这种不同,非要和对方理论个孰是孰非,未免显得过于心胸狭窄。

要做到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需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在矛盾与分歧中求同存异,而不会因为对方的一点过错或者无意的伤害怨恨不已。

很久以前有一对兄弟,他们感情非常好。但是哥哥自从结婚后,对弟弟就不像以前那样照顾了,这让弟弟心里很不高兴。

转眼弟弟也要结婚了,但是他办婚礼还缺一部分钱,他不好意思去找年迈的父母,就找到了哥哥,希望能从他那里借点。弟弟本以为哥哥一定会帮助自己,谁知哥哥犹豫半天之后居然拒绝了他,由此,弟弟心中充满了对哥哥的怨恨。

抱怨前,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

不得已他只好找父母借钱。趁这个机会,他添油加醋地在父母面前告了哥哥一状,说哥哥结婚之后如何如何地疏远自己,现在连自己结婚都不愿意借钱,真是有了媳妇忘了兄弟。父母听了他的话虽然也很气愤,但还是安慰他说:“或许你哥哥有什么难处,你要多体谅点。”弟弟听了反而更加生气了,指责他的父母偏向哥哥,然后拂袖而去,只留下父母悲哀的叹气声。

过了几天,父母把哥哥叫回家,旁敲侧击地问他婚后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哥哥因为怕父母担心,无论父母问什么他都说好。最后,父母不得不问:“听说你弟弟跟你借钱,你拒绝了?”哥哥既尴尬又羞愧地看着自己年迈的父母,他们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要为兄弟之间的感情而操心。

哥哥只得说出实情。原来,他的妻子身体不太好,结婚后,他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顾妻子,所以就无暇顾及弟弟。但是因为怕两位老人知道了担心,只能跟谁都瞒着这事。前段时间弟弟找他借钱,他手上倒是有点钱,但那是他准备给妻子看病用的。如果借给了弟弟,妻子就会错过这个看病的机会,还要再等上很长时间,这对她的病情不利。所以,他就没把钱借给弟弟。

听了他的话,父母一面为他们连自己的儿媳生病都不知道而内疚,一面又觉得自己因为小儿子的几句话就来指责大儿子实在不应该,连忙问儿媳身体怎么样了。好在大儿子说经过治疗,基本上已没有什么大碍了,再调养一段时间就好了。老两口这才放下心来。

抱怨前,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

事后,老两口又把事情的原委和弟弟说了一遍,弟弟听后非常羞愧。没想到自己一时的狭隘竟造成了这么大的误会,还差点使兄弟俩反目成仇。

父母语重心长地对弟弟说:“凡事都不能想当然。当你觉得对方的做法伤害了你的时候,你就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多体谅体谅他们的难处,多包容他们,宽容他们。”

刘备在《诫子书》中谆谆教导刘禅:“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意思是说在生活中,要用责备别人的心态来责备自己,用宽容自己的心态来宽容别人。话虽如此,能够真正做到的恐怕没几人。

我们在抱怨别人之前,应该先冷静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在对方犯错之后,先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进行一下自我检讨,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同时也给对方一个台阶下,矛盾自然而然也就化解了。而当我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到对方的苦衷之后,也就不会再抱怨了。

一味地苛求、指责对方,最终只会伤人伤己,没有任何好处。遇到矛盾和误会,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以恕己之心恕人,不但能够化解一场矛盾,还能增进双方的理解,使你收获更真诚的情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