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图书馆管理员呼唤制度惩戒阅读“不文明”现象

 凡乐仙人居 2016-12-12
    高温天,到图书馆“充电”,又顺便蹭空调,是不少市民的热门选择之一。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各类图书馆不设置“门槛”,打闹、抢座、撕毁书刊、打电话、睡觉等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图书管理员的烦恼增多,管理难度加大。一些管理员为此发出呼吁,是不是可以出台合理的惩戒机制,以制度刚性,管住读者的不文明行为,还图书馆以安静阅读的本来面目。
  上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7月至今,上图人流量明显增加,日均到馆量1万余人次,人流量比五六月份增加了30%。记者连日来的实地调查发现,“一座难求”在高温天成为上海图书馆的常态。距离家门口很近的区县、街道图书馆,即便临近晚上闭馆时间,各阅览室、自修场所,基本上仍是满满当当。
  客流量增加的同时,不文明现象也呈上升趋势。在上图客流高峰时段,楼层临时休息区的座位也被一抢而空,就连借阅室整理图书的梯子也有人霸占。占了位置的,不尽是读书者,有人直接抱着书本在上面打盹。
  静安区图书馆管理员老杨透露,以前来图书馆的人素质很高很文明,穿着整齐,轻手轻脚,而现在穿着拖鞋、睡衣、短裤的都来了,行为比在自己家里还自由。他举例说,室内饮食、占座位、脱鞋光脚、三五成群聊天、打电话、孩童嬉戏打闹、撕损报刊,是最常见的不文明现象,“到了晚上,有时还有流浪汉拎着三四个大包、小包闯进来。”
  对于读者的不文明行为,管理员苦恼不少:有管理员曾想阻止读者带客饭,遭白眼不算,还被喷了一身饭粒;宝山区图书馆的一位年轻男馆员,因为多次劝阻一位读者不要在室内饮食,在下班时被该读者在馆门前突袭扇了耳光,连人都没抓到;一些读者的蛮横、冤枉式投诉,更让一些图书管理者尊严丧失,投诉无门。
  宝山区图书馆党委书记江晔表示,作为服务性单位,图书馆没有执法权、没有任何惩罚措施。从不少图书馆的应对来看,基本上都是以增加对文明阅读习惯的巡视,增加志愿者服务队伍的软性服务为主,没办法从制度上,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出现。
  她表示:“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发现不文明的行为都会上前制止。但并不是所有的不文明行为,都能及时和有效制止。”
  不少图书馆管理员向记者建议,是否可以推出“黑名单”、纳入个人诚信体系等合理的惩戒机制,以制度刚性,约束图书馆的不文明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