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问答

 风过竹笑 2016-12-13

中医对肾的认识,内涵比现代医学解剖之'肾'广泛。 它认为肾在人体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包涵多种功能的脏器 ;内藏元阴元阳(肾之阴阳的别称),为水火之宅,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 它认为肾在人体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包涵多种功能的脏器 ;内藏元阴元阳(肾之阴阳的别称),为水火之宅,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 中医的肾与膀胱、骨髓、脑、头发、耳、二阴等构成系统。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先天之本是指人立身之本,“人始生,先成精”,而肾藏精,故肾为先天之本。元阴是指阴精,元阳是指元气,元阴元阳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从孕育成形到发育壮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肾主藏精,以气为用,关系着人的生长发育。肾气盛衰直接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乃至衰老的全过程,也关系着人的生殖能力。

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正是由于肾中精气的盛衰变化,而呈现出生、长、壮、老、已的不同生理状态。人从幼年开始,肾精逐渐充盛。到了青壮年,肾精进一步充盛,乃至达到极点,体壮实,筋骨强健。而待到老年,肾精衰退,形体也逐渐衰老,全身筋骨运动不灵活,齿摇发脱,呈现出老态龙钟之象。打个比方,假使人是棵大树的话,肾就象大树的树根一样,根深方能叶茂,同样道理肾好身体才好。对生长发育障碍临床治疗中,补肾是重要治疗方法之一;补肾填精又是延缓衰老和治疗老年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其主要生理功能有:

1. 贮藏精气,为人体生殖、造血、生长发育、防卫病邪的基础物质;

2. 平衡身体水液代谢,与膀胱合作排泄尿液;

3. 负责纳气,协调呼吸运动;

4. 主骨生髓,养脑益智;

5. 促进头发生长;

6. 肾气通耳,控制听力;

7. 控制二阴的开合。

中医学认为机体的正常生理状况为“阴平阳秘”,即阴阳处于协调平衡的状态。如果有了疾病,则是“阴阳失调”,其病证的分类概分为“阴证”与“阳证”两大类。结合肾脏疾病的病机特点,虚实挟杂,本虚标实的情况较多,虚证之中又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分。医生治病是用药物来纠正阴阳的偏盛,使之恢复平衡,在药治的同时,也应配合食物进行适当的调补,则有相得益彰的作用。阴虚的患者常有内热的表现,中医学称之为“阴虚阳亢”或“阴虚火旺”。

阴虚的患者临床表现为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口渴喜饮,目睛干涩,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平时可食用桂元、莲子、蜂蜜、桑葚、黄精、山药、枸杞子等养阴清补的食物,或用桑椹、桂元等组方为椹元茶泡饮。这类患者应忌食辛辣燥烈的助热上火的食物,如辣椒、胡椒、生姜、大蒜、狗肉、羊肉、鹿肉。

阳虚的患者常有内寒的表现,中医学称之为“阳虚内寒”或“阳虚阴盛”,这里的阴盛是指阴寒之邪盛。阳虚患者临床表现的特点为畏寒,手足不温,口不渴,大便溏薄,腰膝冷痛,舌淡嫩,苔白水滑,脉沉迟。此类患者应忌食生冷食物,平时应进食一些温补助阳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姜、葱、核桃、鸡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