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宋代点茶法

 1983传媒 2022-04-10


这两年宋文化传播得很快。一讲到宋朝,原先在人们心中“积贫积弱”的印象大为改观,取而代之的是“富庶、自由、高审美”。


而说到建盏,都知道与宋代斗茶风气的兴盛有关,而斗茶与点茶法又关系甚密。现在很多人想学一下宋代的点茶法,品尝一下“卡布奇诺”型的茶。然而点茶法在宋代之后就逐渐衰退,因为元朝的统治者为蒙古族,重技巧、重意境的点茶法在他们之中不再受推崇,到了明代早期,朱元璋废团茶而兴散茶,点茶的重要材料也没有了,茶叶的饮用方法改为冲泡法,也就与我们今天的饮茶方法相差无几了。

煎茶法是点茶法的前身


其实点茶不是从宋代才有的。在唐代中晚期就有了点茶。点茶法与唐之前的煮茶法所用的茶原料不同,点茶法以茶末为原料而不再直接使用是茶叶和茶梗。当然在煮茶法和点茶法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喝茶的方法值得一说,那就是煎茶。
点茶法最难的是用银瓶烧水


那么点茶法与煎茶法最大的不同是:点茶法是将茶末放到盏中并直接用沸水冲点而没有投到沸水锅中。此外为了使得茶沫儿更加丰富,点茶法中还特别使用了银调羹或者竹茶宪来筛茶。所以,一般认为点茶法的精髓在于注水和筛打。
点茶的团茶里还掺了米粉
 那现代人想要尝试一下点茶的乐趣,有个难题就是点茶的原料——团茶没有了。根据宋史记载,茶有两类,一种是片茶,一种是散茶。而点茶所用的团茶也属于片茶。团茶的制作工序很多,要先将茶饼炙烤,包上干净的纸后进行碾压,之后还要用慢火烘焙,再用蜡封存。梅尧臣有诗云:“春芽碾白膏,夜火焙紫饼。”梅尧臣所说的就是上等的茶团,内白外紫。点茶所用的茶先得是好茶,好的团茶要磨得非常细,还要用慢火烘焙数十日。

最好的团茶是建安凤凰山(今南平市建瓯县)北苑贡茶里的龙凤团茶,茶团上印有龙凤纹饰,非常精美。至于价格,按欧阳修的说法,龙凤团茶最精致的是小团龙茶,二十饼一斤,价值二两黄金。如果不仔细对比现在和北宋时期的黄金购买力的话,二两黄金买可以买一斤极品贡茶,倒也不算贵了。由于龙凤团茶的制作得非常少,有钱也未必就买得到,像欧阳修这样的人,做了二十多年的大官,也仅仅从皇帝那里得到过一饼团茶,可见绝品团茶之珍贵。


这两年来,似乎跟宋代文人有关的东西都火起来,建盏、菖蒲、宋瓷以迅雷之势登上了朋友圈,我们且不论背后的商业利益,不管怎么说,国民玩草玩盏总比晒国外的名牌包要好。而点茶的方法随着新盏产业和宋盏收藏趋热而被屡屡提及,估计很多人也惦记着要完整地复原带着大宋气息的点茶法。如今宋风日渐,是值得欣喜的,说明人们开始尚雅,渴望获得宋文化的熏陶与滋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