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香课堂一】中华传统养生之沉香篇

 墨墨9182 2016-12-13
【沉香课堂一】中华传统养生之沉香篇
沉香是大自然馈赠人类改造生命提升心境最美妙最神奇的珍贵物质。自古以来都受到极为尊贵的待遇。宗教界注重沉香的清净灵气,洋溢心灵芬芳。巨贾殷商摆饰沉香藉以凸显高贵气质,营造协谈时的祥和气氛。文人雅士则享受沉香激发的优雅高尚的生活内涵与情趣。在现代更成为展示个人品味与财富的最佳象征,并有着丰富的功用。
      中国香文化是养性的文化,也是养生的文化,对于主张修身养性、明理见性、以“率性”为主旋律的中国文化来说,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香道是中国历史中最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到清代之后,香道文化逐渐远离现代人的生活。
      在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越发关注的今天,香文化正迫切地回归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沉香,将传统香道文化融入了当今的时尚生活中,为人们在繁忙的节奏中,提供了解香文化的美好机会,为心灵与情怀找到了一个栖息的港湾,获得了古人“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般的生活快乐。



     沉香文化中的医学功用也一直被人传颂。沉香燃烧时所发出的香味是一种高雅而沈静的清香,很容易使人心平而气和,进入安祥的状态,起到自然调节人体内气的运行,疏通人体内脏机能,在治疗与预防疾病上都具有极佳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天然佳品。
      对忙碌紧张的现代人而言,沉香有安神助眠的效果。每天晚上睡前点上一炉香,只需少许沉香屑,便有满室馨香助人好梦。此外,用少许土沉根或奇楠片放在电热水瓶里,家庭日常饮水既有清香甘美的沉香水,更有防疫保健的效果。至于静坐焚香,更是自古以来修道人的日常所需。近年许多承受生活压力的现代人虽企图以静坐调节身心,却往往苦于思虑太甚,无法静下心来。静坐闻香,即可解决静坐时心烦意乱等诸多困扰。



“养生”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人们倍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中华养生学巨著《黄帝内经》中提到养生的三大原则:
      一是要顺应春、夏、秋、冬的变化,与所处的”节气”和谐,始终保持融入自然的状态;
     二是保持和谐的心态随遇而安,保持健康的心理;
     三是及时调理身体失衡之处,使人体在变化的时空中处于平衡状态。

  

从中医理论的角度上讲,“阴阳”调节是人体最重要的养生之一,“气为阳,血为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离气则死,气离血则亡。”气为阳,相当于人体内部运行的推动力,是肉眼看不见的物质,比如:气短属于阳虚,如同机器缺电,运行缓慢。人体阳虚,精神疲惫。血为阴,相当于机器里的润滑油,是肉眼可视的物质,人体内部的所有运行都需要它的润滑,缺少其润滑则会因摩擦力过大而产生内热,内热过高将造成人体内分泌紊乱。因此,增强人体内力-补气,调节人体内气运行平衡,是养生保健的核心问题。

      据《本草备要》中记载:沉香性温,诸木皆浮,而沉香独沉,故能下气而堕痰涎,能降亦能升。怒则气上,能平则下气。)香入脾,故能理诸气而调中。(东垣曰:上至天,下至迫,用为使最相宜。)其色黑,体阳,故入右肾命门,暖精助阳。行气不伤气,温中不助火。



  

作为古来“众香之首”的沉香,是自然界中极少具有的抗菌及增强免疫功能的药材,其气味芳香,入肺、肾、脾、胃、经,为行气药中最上等的药材,能调节人体内气的运行,疏通内脏机能,对肺、肾、肝、胃、肠心脏等都是非常有效之药材。在治疗与功能方面如:肺脏(肺结核、气喘)、肾脏(补肾、利尿、壮阳)、肝脏(肝炎、肝硬化、肝肿大)、胃脏(胃溃疡、胃炎、胃痛)、肠(便秘)。对癌症及其它慢性病亦有疗效。对强化心脏及神经具有特殊疗效,日本知名良药「救心」成份中就含有高级沉香-奇楠。
     沉香除了品香外,还可以内服,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用法:
随树脂含量的不同,沉香的药效有极大的差异。故选择沉香中油性(树脂)足﹑体质重﹑经精选着为佳。一般而言,对于较为严重的症状宜使用等级较高的沉香。针对一般症状,如便秘,使用等级较低的沉香即可。依照规定,在韩国及日本,树脂含量超过25%的沉香(即沉水沉香)才能用来下药;在中国,其标准15%。
2、沉香可单方服用,组成的复方亦多,服用量随病情及体质状态而有所差异。一般而言,一天服用量以 0.1 ~ 0.3 g 为适。沉香含挥发油,不宜入煎剂,煎煮后油脂(树脂)丧失而无效。宜研末冲服,以保存油脂。若要煎汤,须以特殊方法煎之。

注意及禁忌事项
1.服用沉香可祛除五脏六腑中的邪气、秽物。在此过程中,随体质不同,有可能造成连续数日的腹痛及腹泻(通常3~7日)。此乃正常现象,不必多虑。若无法忍受时,减少服用量。
2.气虚火旺者须慎服。

(以上皆为通常的常识内容)

接下来的篇幅和图片里——我会精选医书上各类以沉香为药引的配方,给大家举例学习共同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