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古建群落的文化解构——乾卦篇

 老刘tdrhg 2016-12-13

故宫古建群落的文化解构——乾卦篇

在故宫里游览,看到的是庄严,感到的是宏大,这就是皇权至上,这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么这种内心中的感受是如何激发出来的呢?是被气势恢弘,等级森严的官式建筑形式特点所激发,先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接收系统,后震荡我们的内心世界而产生的。

故宫古建群落的文化解构——乾卦篇

这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建筑,是一种存在形式,我们的内心感受,是有文化根基的,否则无法产生共鸣。而建筑又是人工生成的,所以,建筑表现形式完全依赖于皇权所有者的哲学理念所需要的文化根基。故宫的布局也好,营造法式也好,假山也好,池河也好,墙柱顶基也好,有阴阳的象征,有山川河流的象征,有日月星辰的象征,有季节气候的象征,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故宫群落,俨然是一个微缩的中国,微缩的宇宙。而,皇权的所有者,作为帝王,他拥有这一切,宫城内外,一切人与事物,皆以君为纲常。正是因为有了唯一至上的这种指导思想,在故宫的设计理念和建筑表达形式上,才会将礼制等级森严运用到极至。

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乾清宫所携带的文化根基密码。

在清朝,乾清宫被皇帝用作日常处理政务的所在。乾,有“天”之意,也有“君”之意,当然,还有“阳”的意思。清,清澄泰健。乾清二字,取“乾纲独断,玉宇一清”之意。

故宫古建群落的文化解构——乾卦篇

另外,乾,更是取自《周易》中的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乾卦之象。常说的“自强不息”的出处就在这里。

《周易》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辨证法,它一直试图告诉我们事物的普遍发展规律,我们在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很是需要看清这些规律,顺势而为,才能趋盛而远衰,趋利而避害。这里我们通过乾清宫的 “乾”卦,来看一看,“乾”卦告诉我们的事物发展规律和对故宫拥有者的启示。

故宫古建群落的文化解构——乾卦篇

“乾”卦的卦词是这样的,“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君子终日乾乾;惑跃于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六个分句,正好对应事物初生发展成熟衰败过程中的六个阶段。

金庸先生在写射雕英雄的这本书里广泛运用了《周易》里的东东。当年我看武侠小说的时候也不知道,那么牛的掌法居然会源出《周易》。

“潜龙勿用”。潜龙,处于初生期的人或事物;勿用,不要造次。在这个阶段的国家,正如汉初七年,高祖刘邦刚刚创立基业,才经历过秦末群雄竞相屠戮的国家此时最需要的是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使财政军事恢复力量。然而,高祖居然兴冲冲亲自领着老弱病残去打匈奴,结果被围于平城七日,还是吕后派人用重金,宗女和亲及汉庭的国家尊严才将她老公从匈奴手里换回来。

故宫古建群落的文化解构——乾卦篇

“见龙在田”。见,通“现”,出现,显现之意;在田,即为在地上,在视野内。处在“见龙”期的人或事物,相当于暂露头角,此时切不可洋洋自得,骄矜辞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古代帝王抉择继承人的时候,除嫡长制外,还有一种择贤制。即在几个皇子中,选择一个能力出众最为贤明的来继承正统。那么在竞争中,最先急切冒头的那个皇子,未必是最后的赢家,因为比之优势者会立刻将其看为赶超者打击之,而比之弱势者又会将其视为障碍者诋毁之。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杀伐也有这个因素。

故宫古建群落的文化解构——乾卦篇

“君子终日乾乾”,意思就是处于成长期的人或事物,正处于量的积累过程当中,因为离质变的临界点还有相当的距离,此时每一天都勤勤恳恳地努力积蓄力量,似乎看不到结果,但只要抱着“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信念,总会离质变的那个临界点越来越近。治理一个国家和打理人生都会碰到这个问题。在汉初,高祖后,历经文景两帝的无为之治,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国库逐渐得到充裕,战争动员能力逐渐增强,正是文景两代的“君子终日乾乾”治国方略,给汉武帝内削藩外驱匈的神武功绩打下了极其深厚的物质基础。

故宫古建群落的文化解构——乾卦篇

“惑跃于渊”。惑,困惑,心中忧虑的是事物发展的结果可能这样,也可能是那样;渊,深潭。我们都知道“鱼跃龙门”吧,要么飞化成龙,要么甘为鱼虫。我们接着看汉武帝刘彻,当他的帝国历经四帝六十余载的财物人力积累,安内之后,要不要去攘外,就成了他辗转反侧,夙夜忧叹的极等大事。如果主动驱逐匈奴得手,汉廷将自此再无外忧,如果失败的话,游牧之匈奴就会更加变本加厉地肆意骚扰劫掠农耕之汉华,甚至会引发汉廷内部的分裂混战。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打还是不打,这是个问题。这就是“惑跃于渊”。

故宫古建群落的文化解构——乾卦篇

“飞龙在天”。指的是人或事物到达非常圆满的成熟期。值此时,诸事遂心,一切都在高速按计划运转,而且,崇仰与献媚,名誉与地位,权势与金钱,俱在至高点,当下最需要的就是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过去一贯的优良作风。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汉武帝,在极为壮丽文治武功的一生中,内政上削平了藩王之乱,中央高度集权,将外戚专权打击怠尽;外交与西域通好,极大地将汉廷威名远扬,经济上开通丝绸之路,极大地繁荣国与国间的易货贸易;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皇权天授正统相传的统治理念确立下来;在军事上,将一直威胁汉王朝生存发展的游牧民族匈奴几乎全部翦灭,只剩极少的残部逃到了遥远的欧洲深处。可以说,武帝刘彻的功绩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空前境地,此时的他就处于“飞龙在天”之势。

故宫古建群落的文化解构——乾卦篇

“亢龙有悔”。亢,亢奋,过头;悔,悔恨,也通“毁”,毁败。指的是人或事物在高度成熟期之后,由于没有控制好自己的精神意志与处世方式节奏,而不可挽回地堕入衰败期。由于青壮年的丰功伟绩而不能自已,武帝在晚年时更加刚愎自用,继续穷兵黩武使民不聊生,偏听偏信悻臣谗言,昏聩不堪,逼死贤明太子与皇后卫子夫,给西汉的衰败埋下了种子,给黎民更加疾苦。如此为“亢龙有悔”。

故宫古建群落的文化解构——乾卦篇

我这么解释了一遍《周易》的乾卦,大家应该也就明白了乾清宫因何而得名了。就是用乾卦所揭示出的事物发展规律来警醒统治者如何面对社稷国事。我们的中华民族是最重视正名了,讲究的是名正言顺,师出有名。治国具体举措无不需要哲学理论支撑,作为统治者治国场所的皇宫营建设计施工之时,也必须有同样的哲学理论基础做指导思想。


本文图片内容来自于网络,文字内容由知希biubiu主讲老吕原创提供,如想转载请标明出处!


知希biubiu释放了洪荒巨兽老吕同志,更多老吕同志的文章及观点请关注本头条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