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国突厥人的最后追逐

 無情360 2016-12-14

Tsaatan & Their Reindeer

查坦逐鹿人




查坦人(Tsaatan)生活在库苏古尔,意为蓝湖之地,是蒙古北部与图瓦共和国的边境,有6.5万平方公里。他们骑着雄壮的驯鹿逡巡于长青森林与冰雪盖顶的高山之间,是这片神秘地域的守护者。



文、图 | 萨达尔


11月的一个寒冷早晨,驯鹿列队而行,轻柔地踩碎萨彦岭山坡上的积雪,形成一条步道。我和一队查坦人一同旅行,这里的气温随便就能跌破-30°C,空气在我的胡子上结了一层霜。我的旅伴,一位名叫甘则里格、长得像霍比特人的萨满停下来,把熊油抹到我脸上,“这能保护你的脸在我们抵达营地前不被冻伤。”

 

在冰冷的空气中,闪着迷蒙光晕的太阳下,我们赶着驯鹿,朝着泛有微光的广袤之地缓缓前行。



作者与查坦人一起在-30℃的雪山中骑鹿前行


Tsaatan

查坦人

萨彦岭是古代萨莫耶德人的家乡,大约3000年前,他们豢养了驯鹿。到青铜时期末期,萨莫耶德人向北迁徙,将驯鹿的领地扩展到西伯利亚。但一小拨人留了下来,他们就是查坦人的祖先。

 

唐代编年史中就有对出没在萨彦岭中的查坦人部落的记载,后世史书称他们为“乌梁海”——森林中的人。13世纪,马可波罗遇到一支既没有羊也不养奶牛、豢养一种“山地牛”的部族。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战胜过这个部族,这些驯鹿人曾出现在一张长长的帝国附庸列表中,成为为汗国进贡黑貂、狐狸和獭毛皮的部落之一。

 

在查坦人的发展历程中,萨彦岭中的这些驯鹿部族掌握了邻居、伟大突厥帝国的语言。突厥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在交流过程中也开始豢养自己的驯鹿。



查坦人豢养驯鹿并不为吃其肉,这与北极圈内萨米驯鹿部族非常不同

 

直到20世纪,这支森林部族才进入西方人的视线。俄罗斯制图远征队穿行这片土地时遇上了6000名驯鹿人。据记载,当时松鼠皮依然是部落中的主要货币。

 

二战后的铁幕政治没有放过这片童话般的驯鹿大地。苏联吞并了小国图瓦,那是属于驯鹿部族的一大片土地,他们因此无法在迁徙中通过南方边境进入蒙古森林。苏联随后没收了他们的驯鹿,处决了萨满,将其余的人安置在集体农场里。为了逃离迫害,大约50个家庭潜逃到蒙古,但他们仍然不能逃脱共业,很快在蒙古也遭到了相同的摧残。

 

1957年,查坦人被派往伐木工厂和渔场。当局杀了一千余头驯鹿为当地学校提供肉类,留下另外千余头以获取其皮毛和鹿角。1992年,蒙古过渡到民主制度,实行市场经济,查坦人终于重获鹿群,回归深山,尝试与驯鹿重建彼此原有的古老联系。



查坦人走过了苏联时期的苦难,现在面临新的危机


与现代社会中的其他游牧文化一样,查坦人的生活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危机。如今他们人数稀少,不得不与当地蒙古人通婚,使得他们的一点点被稀释。孩子们得前往镇上,去蒙古寄宿学校,古老的母语也因此逐渐失传;最大的威胁在于驯鹿的健康,科学家认为问题源于近亲繁殖。

 

“没有新的血液,”甘则里格说,“驯鹿将无法继续带领我们穿梭于针叶林中,而当我们停止游牧,我们也就无法与祖先之音对话了。那时我们肯定将失去自己的灵魂。”

Destiny of the Reindeers

驯鹿的命运

 

Boorqarluk是库苏古尔最漂亮的地方之一,是一个被许多小湖泊环绕的山谷,在Agghi山脉的奇峰之下。萨满甘则里格和他那七十几只驯鹿晚秋时的营地就在这里。



查坦人的驯鹿营地

 

甘则里格的许多族人都卖了牲口,搬去临近城镇或是更大的城市讨生活。但甘则里格绝不会离开森林,他说:“我是一个查坦萨满,肉身死后,灵魂获得永生,会在山中指引下一代查坦人穿越这里的山峦和湖泊。”

 

然而驯鹿需要不断迁徙才能保持健康,每年大约需要十到十五次,这就意味着驯鹿牧人不得不生活在偏远辽阔之地,远离学校和医疗设施。贩卖松鼠皮毛和驯鹿角依然是甘则里格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吃肉完全靠狩猎。

 

“十年前这里还生机勃勃,”他说,“在家门口就能猎到麋鹿,但现在完全处于无序的狩猎状态。”他指的是许多蒙古猎人偷猎熊掌、麝香和鹿尾卖给中国黑市。查坦人原本仰赖的野生动物因此迅速消失,“照这个速度,森林里很快连一只松鼠都不剩了!”甘则里格咆哮道。

 

随着猎物的消失,尽管不情愿,许多查坦人还是开始杀掉自己的驯鹿食用,他们和其他地区的驯鹿不同,豢养驯鹿不是为了吃它们,而是骑乘。“上个冬天,我不得不吃掉自己的三只驯鹿。”招待我的这位主人怯生生地承认。



千百年来,查坦人培养的驯鹿适于骑乘,有非常结实的后背

 

查坦人并不是唯一吃家养驯鹿的,森林里的动物越来越少,饥饿的狼也将目标转向驯鹿幼崽,将小鹿视为简单的猎物。人类和狼都吞食驯鹿,查坦人豢养的品种独特的驯鹿数量锐减。

 

我很想知道甘则里格对用加拿大或北欧驯鹿的冷冻精子来人工授精养育蒙古驯鹿的看法。他对此持怀疑态度。

 

过去几千年间,查坦人精心培育了这种性格温顺、拥有厚实脊背、可以供人骑着穿越森林的驯鹿品种。北欧驯鹿生活在寒带草原上,是完全不同的品种:它们的脊椎脆弱,完全不适合骑乘。只有图瓦的驯鹿品种相似,它们也被用于驮运重物。



驯鹿必须靠不断迁徙才能保持健康,因此驯鹿牧人必须生活在远离现代设施的深山之中

 

1998年,一个叫驯鹿基金会(Reindeer Fund)的非盈利组织到图瓦买了些驯鹿,但他们发现图瓦的驯鹿并不适宜长途旅行,大多数在抵达新家园前就死了,幸存的也已经非常虚弱。

 

甘则里格是个悲观的人,他这一生都不断听到生活可以变得更美好的虚假希望。如今他相信解决方法只有一个:“我们必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他说,“我们豢养的驯鹿是由这片林地养育的,与依旧在萨彦岭中称王的野驯鹿是同一品种。”在旧时代,查坦人会捕捉野生驯鹿与自家的交配防止近亲繁殖。苏联统治时期,随着查坦人定居于集体农场,驯鹿被没收,这种古老的方式也被遗忘了。



查坦人若是失去了健康的驯鹿,前景堪忧

 

我在甘则里格帐篷里的火堆边研究远征计划,外面暴风雪肆虐。火焰橘色的光从火盆的裂缝中漏出来,它是帐篷里唯一的光源。甘则里格开了一瓶伏特加,漫漫长夜中的第一瓶。


The Escaped

逃跑的驯鹿

 

第二天早上,孩子跑进我们的帐篷,报告说夜里有驯鹿跑了,朝积雪颇深之处去了。

 

“如果我们不在驯鹿通过关隘前逮到它们,就永远失去它们了。它们会朝着边境而去,最终加入野生驯鹿群,只要几周后,它们就完全野了。”甘则里格说,“明天,我们必须用祖先的做法抓住它们,我们得踩着滑雪板到深雪之地打埋伏。”



有人认为最早开始滑雪的是查坦人,并非欧洲人,但证据不足


默克瑟,一位穿着麋鹿皮靴的年轻猎人向我解释:“我们的先辈们就用滑雪埋伏的方式抓野生驯鹿或捕猎麋鹿,他们滑雪而下,用长刀斩获猎物。”

 

“我们得为这次远征准备新的滑雪板,”甘则里格说,“得去见见雅丹,他是我们最好的滑雪板手艺人。”

 

在蒙古决不能低估伏特加的魔力,它有不可思议的能耐,让人拥有面对逆境的勇气。七杯伏特加下肚,甚至连我都开始认为这个疯狂的计划或许真有希望成功。

Hunting Plan

追捕计划

 

我们离开营地的那天早晨,甘则里格矮壮的妻子鄂登施玛格跟在我们身后一路洒着驯鹿奶。对查坦人来说,驯鹿奶不仅是食物,也用于安抚野外性灵。向四面八方洒驯鹿奶是查坦人每天起床后的头等大事。



雪中营地,查坦人随身物中还包括许多伏特加

 

在查坦人观念里,北方充满凶险,太阳永远不会照到那儿,亡灵和寒风则从那儿而来。但我们正是要朝北,往Aghii山脉前进,传说在它七座冰峰之下,住着桀骜不驯的恶魔Jugurtay。最近还有几个查坦男孩目睹了一小群野生驯鹿在那儿生生消失。

 

与我们同行的还有甘则里格18岁的儿子凯西罗,他被誉为年轻一代中最出色的套索高手。对这个年纪的查坦男孩来说,这样一趟旅程也是他们的成年礼。凯西罗必须证明他是一个男人,精通查坦人古老的滑雪狩猎技能且有能力抓回逃跑的驯鹿。


The Ski Board Craftsman, A Ski Champion

滑雪板手艺人是个滑雪老将

 

我们从 Boorqarluk 出发,进入荒野前最后一站的驯鹿营地在 Kholuk,我们也是去那儿寻求雅丹——查坦滑雪板手艺人的帮助。他戴着巨大的獾皮帽子,獾的尾巴就拖在脑后,看上去和美国战争英雄大卫·克洛科特并无不同。



一小队出发追捕驯鹿的查坦人

 

“我17岁时,共产党当权者组织了一次全国滑雪比赛,冠军能获得去专业学校训练成为运动员的奖学金。我赢了,但只拿到一块奖牌……” 雅丹住了嘴没再说下去,他抿了抿嘴唇,像是尝了什么难吃的味道。

“那奖学金呢?”

“给了第二名,他父亲是党内要员。在那个时期,蒙古把我们视为二等人。”

 

在小道的顶端,猎人们从驯鹿身上弄下些毛,系在岩石堆边的树枝上,这种石堆被称为“ovoo”,是大地上万物之灵的纪念碑。甘则里格也在峭壁上用石块建了个小型祭坛,然后点燃一些杜松树枝。

“他喜欢带甜味儿的烟,”萨满说。“他”指的是住在山巅的恶魔。



滑雪板准备就绪,只待驯鹿进入视线


以烟进贡野外性灵后,一些人出发去打猎,我们剩下的人则往山下两河交汇的桦树林去。甘则里格在那儿举行了另一场仪式,取得此地性灵的同意,砍下圣树。雅丹是个出色的木匠,他小心翼翼地用斧头将粗壮的树干刨成薄木板,将两端放在炭上加热,然后迅速把它架在两棵树间向上弯曲,雪板就成型了。

 

第二天早上猎人们只带回两只松鼠,但默克瑟说他看到逃跑的驯鹿朝隘口而去的踪迹。“我们只有一次机会,”雅丹边说边把麋鹿皮安在滑雪板底部,“如果我们没在雪地抓到它们的话,它们就会跑进森林,消失在另一端。”

A Fail Outflank

失败的包抄计划

 

正当我们爬上冰川准备包抄驯鹿时,寒潮来袭,中午气温就降到 -30°C。尽管我裹着厚实的羊皮外套,体内血液依然为保护心脏而朝其奔去,完全顾不上四肢了。甘则里格见我逐渐面无血色,再次停下来在我脸上涂了些熊脂。



在冰冷的风雪寒潮中前行


我们在40度上坡的山峦中爬了两小时后,胯下驯鹿喘着粗气再也走不动了。雅丹、凯西罗和默克瑟徒步继续前行,沿着一条更为迂回的山道攀上山脊,来到驯鹿可能出现的上方山坡。

 

我坐在雪地里调整相机,此时猎人们已经开始往山坡下滑了。他们悄悄在及膝深的粉雪地中加速滑行,驯鹿也进入了视线,它还没看到或是嗅到猎人的气味。突然,默克瑟撞到一块岩石,石蹦之声穿破天际,凯西罗随后也撞了上去。驯鹿发现了山坡上的猎人,迅速朝山下奔去,但由于积雪太深,速度大受影响。只有雅丹这位老滑雪冠军保持着速度和轨迹,最终甩出绳索,很可惜他没有套住鹿,只差了几英寸。



蓄势待发的猎人们



滑雪老将甩出套索,可惜差之毫厘

 

这场激动人心的埋伏驯鹿计划是有代价的,默克瑟摔断了肋骨,雅丹的髌骨严重擦伤。我们决定在冰川下的一处稀落松林中扎营,治疗伤者。甘则里格解开我们带来的那群精疲力尽的驯鹿,让它们自由寻找牧草。“在这么高的山地扎营,好处是不会有狼。”他说着,将冰雪融化成水煮起茶来。

 

计划虽以失败和有人受伤告终,但当晚的气氛颇为轻松,至少大家都有了一个出色的故事可讲。在查坦人的世界中,黑夜漫长,人们围火取暖,好故事是必需品。

Lure the Wild Bull

诱捕驯鹿

 

早晨,凯西罗照例去找回我们的驯鹿。他回来时激动地报告说,他看到逃跑的野鹿就在营地不远处。甘则里格认为他知道原因,经过一番检查,他发现带来的两只母鹿都将进入交配期,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母鹿每年只有5-6小时的交配时间。猎人们突然临时起意,决定用母鹿做饵,引诱公鹿。

 

凯西罗有双强壮的手臂,也是用套索最出色的人。雅丹为这位年轻猎人伪装了一番,将驯鹿皮做成一件披肩,还做了一顶鹿皮帽。默克瑟把一对鹿角绑在凯西罗肩上。就这样,带着两只作为诱饵的母鹿,我们追踪着野鹿的踪迹深入Agghi山脉,最终在一座冰湖边发现了一头公鹿。



穿上了伪装服的凯西罗,准备扮成驯鹿朝猎物进发。其他人则后退寻找隐蔽之地


凯西罗弯着腰走在两头母鹿中间向猎物前行,其余人躲到树林中隐蔽起来。这头公鹿一开始非常谨慎,小跑着离开是非之地,但两头母鹿挑逗地晃着尾巴,这一场景对它来说实在是无力抵抗。公鹿渐渐靠近母鹿,它们表达性趣的方式是岔开后腿,放低背脊。就在此时,凯西罗果断甩出绳索,稳稳地将鹿角套住。

 

发狂的公鹿试图飞奔逃跑,把猎人也往雪地里拉扯。尽管凯西罗的腿力不支,他的手臂依然稳健,用力的同时小心翼翼地避免伤到鹿脖子。雅丹发出最后一击,他在绳索一段打了活结,最终套住了鹿的前腿,让这只已经挣扎得精疲力尽的动物动弹不得。



年轻猎人在这场追捕驯鹿的远征旅途中证明了自己勇敢出色


回到营地的男人们都乐不可支。我们把驯鹿绑好,细细地欣赏它。“真是个好家伙,”甘则里格说,“完美的鹿角,没有太密,也没有太长,很对称。挺直的脊背,长长的尾巴,有力的四肢……”

 

“是啊,还有,看它的睾丸多大啊。”默克瑟插嘴道。

 

为了防止它发怒伤人,雅丹把鹿角锯了下来给狼狗们分食了。

Epilogue

尾声

 

当晚,猎人们烧了一堆巨大的篝火,拿出还剩下的全部伏特加。我们朝着太阳的方向坐下,查坦人的习俗是先高歌一曲再喝酒,然后将杯子递给下一位同伴。我们的声音在黑暗中回荡,火焰倒影在男人的眼中,他们显得凶猛、勇敢无畏。

 

看着这一画面,我脑海中依然有盘旋不去的疑惑:

骑着驯鹿穿越山野的查坦人,他们的传统到底还能维持多久?

年轻一代的萨满还能在山河之间唤来祖先神秘的力量治愈族人吗?

他们还能理解古老歌谣中的深意吗?

……



查坦人和他们独有的驯鹿的未来彼此交织

 

答案取决于许多因素,最重要的是驯鹿。只要这种灵性动物依然茁壮,查坦人就有可能继续抵抗现代文明。凯西罗在跳跃的火光下看起来很骄傲,甚至闪闪发光。一位猎人将杯子传给他,催促他高唱歌谣,进入充满魔力的成年猎人圈。

 

轮到我接过酒杯,喝上一口,这似乎让我又开心起来,我想,至少在今晚,在篝火边,我见证了这支古老文明依旧存在。


更多了解驯鹿对查坦人的灵性意义

点击图片跳转



萨达尔的领悟


多一种价值观,多一条逃生路



若非授权转载(你为什么要走这种歪路)一律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