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为止,关于《冰上的尤里》的分析讨论文写了5篇,今天是第六篇。其他服装,婚戒的考据有两篇追加的。至今大概是7篇。如果之前的论文没有看过的话,可以先从论文五开始看,也可以按顺序看。 从写讨论文开始,就一直有各种各样的同学来和我讨论,或者问我对于一些细节的看法,或者说有的地方看不懂,问我怎么看。 和以前一样,我依然强调,这是我自己在尽力保持客观,理智的情况下,根据事实论据给出的论点,我的本意在分析,不在预测,分析是我的个人心得体会,以此方式与大家分享,不需求大家接受,并深切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意识独立,有思想,有碰撞。 我个人对YOI的一系列讨论文字,我主要的理解方式是对作品本身细节的解读和探索,还有总体伏笔系统的讨论,加之我认为角色在被创作出来,拥有独立人格之后,和作者的私人意志也会产生区别,所以我个人的解读和分析,总体来讲是完全基于作品的。不管是什么领域的讨论和分析,都是各人有各人的方式,比如我有朋友她就喜欢去挖原型,还有很多人喜欢去主创的各种推特或者杂志去了解,我本人的方式的话,是完全基于作品本身的分析。当然,这个方式方法,各人随意。 我认为在分析任何事物的时候,保持冷静,理智都是先决条件,只要不具备这一点,最好就不要下笔。YOI是我很钟爱的优秀作品,我对于他的解读其实是很谨慎的,在自己立论,驳论,这样来回数次以后,依然存在的论点,我才会写出来和大家讨论。在以后的对其他作品的分析里,我也依然会贯彻理智冷静不被自己情绪左右的方针。 原本这篇文章篇幅在8000字,讨论了晚宴情节的前提铺设,勇利对优子的感情,还有戳发旋这3个问题,但是因为在晚宴情节上的部分已经超了字数了,所以就单独重新发出来,作为独立篇章。其他的部分之后再发。 在po了第五篇论文《《冰上的尤里》第十话。关于细节,人物,伏笔,性格等分析。》之后,我其实就对晚宴这个情节产生了一些想法,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我又大概把一些关键剧情过了一下,理了一下思路。 首先我分析出来的结论是: (1)这个情节对于两人的感情线,特别是HE,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堪称神来之笔。 (2)勇利晚宴酒醉这部分的情节,在前面的剧情里,基本上很难找到有说服力的伏笔,这一点和整个作品的伏笔铺设风格不太一致,有可能是剧情开始之后的某个时候追加进去的。 (3)不管起因是什么,一旦这个剧情正式加入了动画,就变成了原笔原意,是一个统合的故事线了。 (4)我们现在所感受到的一些时间上的违和点,基本上是和晚宴的关键剧情相关的。 晚宴这个情节非常甜,非常棒,神来之笔,所以我想,从心理学分析的角度,我提出“有可能剧情最开始的时候晚宴情节并没有成型”的个人想法,可能有很多人接受不了,那么,首先,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我完全不要求大家同意我的看法,相反我认为观点的碰撞是很有意义的,百家争鸣的状态是更先进的。 可能在有些人看来,一个结论和自己的希望的结论不一样,那么就会找各种理由去改变他,我觉得这个思维方式,当然有理由存在,但是对于真正的学术层面讨论,是不太好的。从我的私心来讲,我希望晚宴情节像其他情节一样渗透,我希望维克多和勇利可以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这是我个人的主观意识,客观分析,则是要从剧情的细节着手了。 不让自己的“希望”影响分析也是不容易的,就比如说有人拿截图来问我,某平台上的一个回答,很开心,说第十话,一开头勇利睡觉那里,另一张床是没有睡过没有掀开的,所以维克多肯定之前是和勇利睡了一张床。虽然我私心也希望他们睡一张床,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这个论点就非常站不住,第一,勇利当时在倒时差,维克多在自白里说过,也就是说应该是勇利抵达巴塞罗那就睡觉倒时差了,而维克多出去游泳了,维克多并没有睡觉,所以床铺没有动过。如果当时两个人是睡一起的,则无法解释之后,比赛当天,维克多去看海那里,他的床铺是掀开的。这个细节就对不上了。 所以我一再的强调,萌剧情,YY,这些是可以放飞自我的,大家都想看他们开车,我也想看,我巴不得官方出个里番,多少钱我都买,对不对?但是个人的情绪,和任何形式的学术都是应该分开的。如果你想做分析,一定要保持冷静,理智,并且不断地对自己提出驳论。 第四篇论文的时间点,当时第十集还没有出来,也就是说关键的晚宴,这个故事前提并没有出来,当然,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在之前的1-9话里,我在看了好几遍以后,实在是很难找出蛛丝马迹,所以我在第十集之前,对他们两人的感情不平等,会分析得比较重。 按照YOI整个编剧主创“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一贯做法,比如我们可以看到第六话,勇利他们出发去北京时,维克多和马卡钦说:“不要偷吃温泉馒头哦。” 第八话结尾我们就看到了,这是一个伏笔。马卡钦确实吃馒头噎住了。并导致了后来的部分剧情。 连马卡钦吃馒头的事儿都有伏笔,不仅如此,每一话都有伏笔,环环相扣,形成一个非常严密的铺设体系。如果晚宴的这个剧情是一开始就设计好的,从这种严密的形态进行分析,理论上来说,不太可能找不到蛛丝马迹。 但是,从整个番到目前的各种细节铺设,我个人的分析结论是,就算晚宴这个情节不是最开始就成熟的,但是维克多和勇利以前就有一段故事,有过一个事件,这个是肯定的,有可能是在剧情发展和锤炼以及不断创造的过程中,渐渐圆满成了晚宴醉酒泰迪日天这个很棒的情节。这个神来之笔。 在我之前发布本篇的时候,有一些人来提出了很多他们认为的伏笔和线索,我把目前看到的都整理一遍,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具体怎么理解,是各位观众的自由了。 (1)克里斯当时见到勇利就摸屁股,是不是伏笔,证明了他们之前一起跳过钢管舞? 我觉得不能完全否认,但是比较牵强。首先克里斯和勇利是同期的,在很多比赛上打过照面,设定上勇利一次也没赢过他,但是两个人是多年熟人,这个是肯定的,看设定就可以知道。而且克里斯的性格本身如此,是比较轻佻的,色气的,所以光从这里,很难斩钉截铁地说,这是伏笔。 (2)关键人物尤里奥,他和维勇二人都有共同生活的经历,他身上的细节比较多。比如我们可以设定,克里斯有心机,故意没有和勇利提过晚宴的事儿,可尤里奥呢?尤里奥绝对不是一个这样深藏不露有话不说的性格。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尤里奥刚到长谷津的时候,就是把勇利一脚踢飞那里,他对勇利说:“我和维克多有编舞的先约,你呢?” 有不少人觉得这里,就是尤里奥的最大的对于晚宴的伏笔,我们看看他们的论据。 尤里奥:我和维克多是有编舞的前约的(指他少年时代维克多允诺他拿到junior组冠军就给他编舞作为成年组出道),你呢? 勇利:诶,其实我没想让他帮我编舞的…… 尤里奥:什么?你让人休息一年到底是想干嘛啊? 找日本的教练不就够了? 躲在大奖赛的厕所里哭的家伙,就算让维克多教也不会有什么长进的吧? 我看到很多人在说,尤里奥一来就说维克多做勇利的教练的事,显然是晚宴的伏笔啊,不然尤里奥是怎么知道的? 我看到这个质问的时候感到非常的震惊,因为同一话的一开始就一直在讲这个问题。 当时维克多刚刚抵达长谷津,洗完温泉在榻榻米上穿着浴衣睡觉,美奈子很激动地跑过来,说“俄罗斯都已经新闻满天飞了” 也就是说早在尤里奥踹飞勇利的时间线之前的设定,就是维克多因为看到勇利的试滑,灵光一闪要去做教练并去了日本,这个新闻已经在全世界,或者至少是花滑界消息满天飞了。 那么尤里奥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是什么反应呢? 维克多去给勇利做教练?为什么?是那个胖子?? 他忘了我们之间的约定了吗? 在尤里奥这么说的时间节点,他还不知道维克多具体去了日本哪里,所以在之后维克多发了那个忍者风格的长谷津castle的照片,他才确定了具体位置,这个之间是有一周时间的。 我希望大家冷静下来去体会这种难以言喻的违和感,并且这种违和感之后还会发生。 尤里奥对这个新闻,对维克多跑去做勇利的教练,是非常震惊的,是非常不理解的,为什么是那个胖子?维克多忘了和自己的约定了吗? 如果晚宴的事情在第一集第二集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那尤里奥为什么会这么莫名其妙?晚宴的时候他作为当事人参与者在场啊,勇利抱着维克多泰迪日天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啊,没有人比他知道勇利的那句BE MY COACH更清楚了。 他震惊的点不对啊,如果当时晚宴前提存在,他震惊的点应该是:“那个胖子酒后几句话你就当真了啊?还真的去了啊??”而不是“为什么是那个胖子?” 说到约定,我们再看后面一点的剧情。违和感再次出现了。 尤里奥抵达ice castle的时候,对维克多说的是这样的; 但是约好的事情就是约好了! 你要给我编新的舞!维克多! 和我一起回俄罗斯吧! 结合上面的“为什么是那个胖子,维克多忘了和我之间的约定了吗?”,我们可以看出,尤里奥是比较注重约定这个形式的。所以他会连续地提到这个词,他非常看重这个。 一个人如果很看重约定,那么一般来讲,他对别人的约定也会比较尊重。 那么,晚宴的时候,勇利也对维克多说了约定啊?尤里奥为什么就完全无视了呢? 还有人讲,因为当时勇利喝醉了,维克多也没有给回复,所以应该是“约定未达成状态”,所以尤里奥才没有提。以及因为当时他自己也跳了,他性格傲娇,不好意思,所以才不提。 纵观尤里奥的性格和剧情表现,我觉得这个说法可能不够说服力。首先,他很注重约定的话,如果觉得勇利和维克多的约定不算约定,他应该是会直接质问的。比如“我和维克多是有编舞的前约的,你随便乱说几句就能比吗?” 虽然勇利和维克多没有有来有往的确定那个约定,可是至少,注意,是至少,尤里奥不会对维克多去担任教练,这个事情,表达的这么震惊。大家设身处地地考虑一下,顺理成章的思路是:“卧槽,当时那个醉鬼的几句胡话他都信?那他和我的正式约定呢???”而不是“啥?他去给那个胖子做教练??为什么是那个胖子啊??和我的约定呢?” 他震惊和愤怒的点,应该是有区别的。 还有,如果说在那个时间点上,勇利已经对维克多提出了邀约,而之前尤里奥和维克多也有编舞的约定的话,从实际来说,维克多并不需要和尤里奥回俄罗斯才对。因为他只需要帮尤里奥编舞,这个并不需要必须在俄罗斯,相反给勇利做教练,在目前阶段才是必须留在日本的理由。当然这一点比较牵强,只是依然可以稍微思考一下。 --- 还有我们在第十集,他们8个人在吃饭的时候,尤里奥对于斗舞的态度。如果按照有人说的,他非常不愿意提及这个自己丢脸的黑历史,那么他不可能在大家说到晚宴话题的时候,自己直接说: 而我们做人物性格分析,其实更合理的走向是,他更有可能会选择闭口不言,在别人提到“啊,尤里奥你和勇利当时还斗舞了”才会傲娇地扯过去才对。 而且看最后ED晚宴的相册,拍到尤里奥的照片,都是在尤里奥自己的手机里的。如果真的是他的黑历史,他为什么不删掉?而且还留了那么多?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基本都是拜托别人用自己的手机拍才会留在自己手机里,或者拜托别人拍好传给自己,对吧? 所以从这些细节,比较顺畅的分析思路是,尤里奥虽然嘴上说很丢脸,恶心坏了,其实心里并不排斥可能还蛮开心的。下文我们会详细说时间轴问题,这里先说一下,基本时间顺序是:威胁——合照——晚宴。 威胁和合照都是发生在场馆的,也就是比赛结束之后的事情,被威胁之后勇利出去收拾行李离开场馆,按照逻辑和一般情况是返回酒店。而晚宴都是发生在所有比赛之后的。大奖赛一般来说,男单之后还有女单的比赛,总之,晚宴是在所有的比赛结束以后。 而第一话合影事件的时候,我当时看到勇利背了包拖了箱子的时候也以为他直接回国了,不过后来和花滑迷的亲友讨论了一下,也实际看了一些选手的视频,他们去会场比赛的时候就是会随身带这么多东西的。所以当时合照事件的时候勇利拉着箱子离开场馆,是回酒店,并且加上后来的晚宴情节,当时他并不是回国。 尤里奥嘴上一直都比较毒,而其实内心是向着勇利的,勇利比赛失利他会着急,会大声加油,低沉了而维克多又不在的话,他也会去关心,甚至还会送生日礼物,这点上看其实已经挺像家人或者亲友了。反观对JJ,可以看出他比较纯粹的不喜欢。 晚宴的照片也是佐证,他嘴上说恶心,其实还是偷偷把自己的照片攒了一年。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去佐证“尤里奥之前不提是因为不想承认自己斗舞的黑历史”,这个可能会有点牵强。 (3)意大利选手,骨科哥哥米奇,说勇利是“闷骚色狼”,是不是因为当时的晚宴勇利跳钢管舞? 这个我认为倒是有可能是伏笔的,但是,不能说是特别实在的证据,因为米奇对于所有男人基本都是表示敌对的并不针对勇利,况且对其他人的态度比对勇利还疾言厉色,“那些接近萨拉的苍蝇我都要排除掉”,除了他自己以外的所有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而说勇利是闷骚色狼,也有很大可能是因为勇利今年表现状态,在冰场上表现的非常的EROS,还有和维克多也很亲密,有很多肢体接触,你们有兴趣可以观察一下其他教练和选手是多少肢体接触,维克多和勇利是有多少,所以这也是可能说勇利闷骚色狼的原因。当然,结合闷骚这个属性,我更倾向于米奇是说今年的勇利平时看着老实巴交的,上了冰面就色气外露的这种反差。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剧情出现了一些微妙的违和感,逻辑上有点合不上。最关键的是,和一直以来YOI整体的情节,伏笔铺设的方式产生了偏差。所以正常来分析的话,很有可能,晚宴这个剧情,有可能在第一集第二集的时候还并没有完全成型,但是我认为,维克多勇利的先前有交集应该是一开始就设定好的,具体详细到晚宴这个情节,有可能是在第一话第二话制作同时或之后的事情。 话说回来,这个逻辑上的问题,在YOI的剧情上显得突兀,也是因为这个作品总体都太严谨了,严谨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也是我之前论述过的,因为是这样一部严谨的,逻辑高度自洽的作品,我才能做出一系列的分析和解读。由此,晚宴情节和之前情节的逻辑断层,可能在其他作品里出现我们根本不会在意,而在YOI中就显得比较明显了。 YOI的伏笔铺设,和系统结构是一个非常完善的形式,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手法,而根据分析论证,基本的小伏笔是在当话就展开后续,大伏笔可能会埋2-3话,是可以分析得出作者的思维结构的,非常严谨。 ps:还有一个比较小的细节,目前我没有以此为目的把全部番再过一遍,但是记忆应该偏差不大,就是“心形嘴”这个后来是维克多专属的表达方式,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只在维克多身上出现的。 在第二话的开头,勇利也出现了。 根据我的记忆,之后这个心形嘴的表达形式,应该只在维克多身上有了,南健次郎啊,勇利他们都没有出现过。当然这个我还没有再全部梳一遍,不能完全保证。但是现在大家看到维克多,基本都会想到Q版很特色的心形嘴,这应该也是一个制作上的渐渐成型的过程。(本条不能确定,待考) ———————————————————————————————— 那么是不是说,如果晚宴剧情是在第一话第二话之后才加上去的,就破坏了作品本身的感觉?是不是只要你们觉得晚宴这个情节缺乏铺垫,就是对作品的伤害? 在有人这么问我的时候,我感到非常茫然。 且不提我每次发文都要强调的,我仅代表个人看法,对剧中的细节进行分析和解读,个人看法不存在正确与否,提倡百家争鸣,和谐讨论。 再,艺术作品,创作,不是制造业。制造业是按部就班的,我有50天工期,我怎么安排备料,怎么安排工人生产,这些是有规矩的有流程的。生产开始到后面,就没法更改了。可是艺术创作并不是这样的,艺术创作是直到deadline为止,都在不停发生,不停改变,不停更新的。 香奈儿,LV这些服装秀发布会前几天大家全员都在通宵,都在修改;我全程参与调度的一场巴黎高定时装周,提前两三天都在改音乐,下午大秀,中午还在改衣服;我作为服装艺术总监参与的一些舞台剧,即使是排了半年一年的舞台剧,如果临公演还有一个月,大家产生了新的更好的想法,要改剧本还是会改,要改结构,改音乐,改配音,改编舞,改多媒体假设,这些都会改;不管是多小的剧,那就是殚精竭虑地不断修改和创新,永远想把当时的最佳状态展现给观众。 可是这种职业的精神,在很多人看来,可能都会变成一句话:你们早干嘛去了? 这就是艺术创作和生产制造的偏差。创作是不停的产生火花和灵感的,在我心里,永远都有better choice,永远都达不到完美,一个作品设计出来,再看的时候已经不满意了,又有新的创作冲动,这才是创作应该有的样子。而不是说,这个剧本筹划了XX年,一定不可能有任何更改,你们说有修改,有追加,就是伤害这个作品,就是伤害这种精神。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 我之前负责的一个剧,所有部门到位彩排了一场之后,当时离实际公演还有2天,然后导演和其他主创觉得,最后一幕高潮时伴舞的8个女性服装,在实际灯光和多媒体配合下,效果稍微差点,不够完美。我开车几百公里去重新找面料,通宵陪着工人赶工,最后效果出来,我也不敢说是满分,可能原来90分,现在95分。而以后每次看剧,我都有新的想法,只是那时已经过了deadline,实在无能为力了。 为了这区区5分,为了全剧110分钟,这3分钟的一幕伴舞,做这么多临场修改,花钱花力气,值得吗? 参与的一个剧,排练了大半年,公演前20天,发现在一种改动下,整体的结构会更完美一些,于是对其中一个节目进行了整改,所有相关音乐,配音,多媒体,服装,道具,演员配置,都改了,大家忙得人仰马翻。说实话,改和不改,差距也没有那么多,舞台剧又不像电视剧可以重播,其实真没有人会记得或者去察觉到什么,那么为什么要改呢?只是因为这是better choice,只是因为这是向创作者自己心里的完美更进一步的方式。 之前负责的一个儿童剧,其实只要放飞自我随便画画,设计费是固定的,可是我把那个时代设定的各种相关传说和出土的图片都找来研究了,我必须让设计出来的每一个图腾都有意义,每一个细节都有据可查,尽管除了我,确实可能没有任何人会去注意到这些细节。 值得吗?我随便乱画,和我殚精竭虑去找资料,去考据,拿的钱是一样的。值得吗? 我相信是值得的,顶着自己的名字做事,做的所有努力和铺设,也许除了自己没有人知道,可是那是我们所认同的职业操守,那是我们所遵从的工作准则,这些事情,绝不是因为没人发现就变得没有意义。专精的过程,创新的过程,不就是意义吗?大家天天喊着的匠人精神,这不就是创作上的匠人精神吗? 我在之前的论文《为什么喜欢冰上的尤里这部作品》里说过,我在这部作品上,看到了我心心念念坚持的工作方法,认真态度,竭尽全力,一生悬命,为每个细节努力的精神。而秉承这种精神的工作团队,这种工作状态,我想可能很多创作者都会有所感悟,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为了不断的更新自己内心的完美状态,为了不断的努力去把更好的作品呈现给观众,我相信不断的修改,完善,追加,不断的自我立论,自我驳论,这才是更加了不起的精神。 再说一下个别同学说的“动画制作周期很长,根本不可能做情节上的细微改动”,我本人不在动画制作业界,不敢妄言,不过我对3D动画制作,舞台多媒体背景,影视剧特效制作这些是有所了解的,毕竟工作上也时常和这些团队合作,根据我的了解,实际的生产制作过程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长。实际动画制作方面,在网络上可以查到的一些数据里,13年的新闻,有的12集动画整体制作时间仅3个月,和其他各种创作行业一样,工作到deadline是很常见的。我看到的实例描述是MAGI的有一集,早上9点播出,6点都还在画。那么在动画制作过程里,添加一小部分修改,时间上是可以达到的,并不冲突。毕竟第一话到第十话中间有两个月的时间。当然,我并不是说,因为来得及,所以YOI肯定是这样,YOI从情节铺设来说,是很严谨的,从剧情细节上看,除了晚宴情节在前情里的铺垫很难发现之外,其他所有的细节,逻辑,发展,都是严丝合缝的。从这种风格来看,YOI的后期就算有修改,也是极少极少的。是初期完成度非常高的作品。他们的制作周期,尽管我没有看到具体的杂志访谈,但是一定是远远远远超过同类时长的作品的。 我并不能确定晚宴的情节是一开始就有,还是之后追加,从剧情的论述分析,我也都写在上文里了。具体如何,我想这是每一个观众的观影自由。可是,如果,我们在这部作品里,看到了后期修改的痕迹,我想这是很了不起的地方。这是整个团队,不断努力,不断完善,敢于自我突破的精神。这是专业的有职业精神,有艺术家操守的创作者们,所闪光的地方。 最后,我想和大家聊聊自己的一些心里话。 在YOI的整个分析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我始终觉得很苦恼。在我摆事实讲道理的时候,来驳论的部分人却基本不care这些,你和他们讲道理,他非要和你讲动机。 这种想法太普遍了。 你从剧情细节分析得出维克多和勇利的情感不太对等,那么你肯定是内心悲观,绝望,你就是希望他们坏,你就是看不得他们好。 你从剧情细节分析说晚宴情节可能一开始并不完善,那么你肯定是居心叵测,你肯定是在黑制作组。 所有的思维碰撞,必须,必须,必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建立在同等维度的论证上。如果你想驳斥对方的摆事实讲道理,你必须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去驳斥。 如果按照这个群体的理解方法,那么,所有帮同性恋说话的人都是同性恋,所有理解丁克家庭的人都是不孕不育,所有呼吁关爱艾滋病群体的人自己都有艾滋病,所有怒斥小三不道德的自己都正好在被NTR。 因为你们做一切理论叙述的依据,一切行为的依据,都是发自和自己利益相关的动机的啊? 太狭隘了。太可悲了。 那么那些为自己的大义牺牲的人又怎么算呢?他们获得了什么好处呢?他们自身的最大利益——生命,都付出了,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做呢?他们的动机呢? 可是自己狭隘,自己缺乏同理心,这个不要紧,毕竟你自生自灭不影响他人,可是,更可悲的是,他们觉得所有人都是这样的,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做事情的动机都是发自自己的利益驱使,做出的所有判断和叙述,都是因为自己情绪的问题。影响到对应的来回论述,他们会把大部分的理论分析,都用动机和个人感情相关联,也就是说,从根本上否定了“客观”这个形态的存在,否认了“理性”这种态度,这种狭隘思维的模式,和辩论,议论,乃至现代法律都是相悖的。 好,咱们就算从个人利益来说。大家可以看一下之前的论文,互动数据。最高的两篇,是第一篇,和第五篇。 第一篇是论述两个人发生了肉体关系及思维意识等等的,第五篇是通篇都很甜很美好。食色性也,这是大家都感兴趣的部分,这是大家都想看的大团圆,所以互动量最高。 如果我想圈粉,我只写这些就可以了。毕竟再怎么认真写的耽美文,互动量可能都没有“高H慎入”来的多。而高H需要什么伏笔思考呢?简直是低投入高产出。那我只写这个就好了嘛,大家皆大欢喜。 我为什么要在其他的几篇里去写其他的论述呢?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说一些大家不爱听的话呢?按照这个人群的想法,不必要嘛。 因为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因为我非常想平等地和同好交流,因为我想永远说真话,永远努力去客观诚实诚恳,有不对的地方就纠正,日三省乎己。 我期待和大家进行更多的思维碰撞,我相信真正懂的人,是会明白的。我永远不放弃和大家进行平等,和谐,同维度的交流。 同时,在对作品的解读上,并不是两分法的,并不是一枚硬币,你不同意正面那你就是背面。关键甚至不在于结论,而是讨论的过程,我不同意甲,为什么,才是最关键的。 可是现在的很多人,真的都太浮躁了。你说我不同意甲,那他们马上就要给你戴帽子,哦,你同意乙是吧?你和我过不去是吧?你就是想黑甲是吧? 遇到这样的人,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我甚至很难找到人类文明在他们身上经过的痕迹。 大家每个人都可以对每个细节保持不同的看法,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说的,就是这种思维独立,而和谐碰撞的过程。并不是说你这么想,我那么想,我就和你势不两立,并不是这么回事。公元前700年我们就有“百家争鸣”的局面,两千七百年以后,反而不行了吗? 这部细节众多,值得一再推敲的优秀作品,是合该被大家认真观看,认真交流的。更不用说,本来外部就闹腾,如果爱好者内部非要强行崩坏,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大家也都是听过的。有人说我带风向,说因为我讲维克多和勇利情感不对等,就导致大家都那么认为了,讲真,我自认并没有那么重要。我粉丝并不多,人微且言轻,并不觉得自己能带什么风向。而如果我真的能带风向,我希望YOI的圈子和世界里,是一个百家争鸣,和谐讨论,大家都有自己的空间和认知,互相认同各自的观影方式,心得体会,尽力去做同维度的交流。 这是我所希望的, a deep, healthy relationship. 谢谢阅读。下次见。 --------------------------- PS。截止发文,看到一个说法是在温泉处说“接受做你的教练”,我觉得这个确实有可能是伏笔,等我仔细看过分析之后再和大家repo吧。 今天讲了很多自己想说的话。也算是任性了。谢谢大家读完。 惯例,感谢支持,转发的同学们。 目前留言功能还没有开放,这边发给我的留言只有我一个人能看见。希望有长评的想讨论的,方便的话可以发到微博那边去。。。 谢谢。 |
|
来自: HORIZON_TS > 《冰上的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