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就有了限购令 | 宋朝短信73

 金色年华554 2016-12-14


991.陆游是著名爱国诗人,他的儿子陆子遹却是个贪官。《吹剑录外集》记载,他任建康府溧阳县知县期间,国家征国防经费,陆子遹打着政府旗号,低价强征民田六千亩,卖给了宰相史弥远,再把钱一部分上交国家,一部分中饱私囊。民众不服闹事,自有宰相帮忙弹压。后来冲突升级,乡民“群起抵拒”,陆子遹又以刁民扣押杀伤官差为由,将抗争的乡民都抓起来,“灌以尿粪,逼写献契,而一金不酬”。还好后来此事被上达天听,在皇帝干预下,陆知县被解职。

 

992.北宋皇室居住的宫城,是历代统一王朝中格局最小的,站在汴梁的酒楼“丰乐楼”上,就可以俯视宫禁。

 

993.读读宋朝月光族的两句诗吧,是江休复《江邻几杂志》里写的:“望月初请料钱,觉日月长;到月终供房钱,觉日月短”。

 

994.宋神宗年起,朝廷大官有资格入住政府给盖的官邸,“东府第一位凡一百五十六间,余各一百五十三间。东府命宰臣、参知政事居之;西府命枢密使、副使居之。”每套官邸150多间房,条件不错,不过只有宰相、参知政事、枢密使、枢密副使、三司使、三司副使、御史中丞、知杂御史才有资格住,都是中央委员的级别。

 

北宋建筑

995.仁宗时朝廷出台过一道“限购令”:“诏现任近臣除所居外,无得于京师置屋。”限制现任京官在首都购买第二套房。

 

996.宋朝对误判人死罪处罚很严厉。误判的法官会被处以撤职、编管、刺配、乃至与犯人同罪的处罚。孝宗年间,一个叫汪青的递卒因为私拆密函被判了斩刑,几年后发现原来是他人所为,汪青是被冤杀的。这桩冤案启动了国家赔偿,汪青家被补偿衣粮十五年,当年的主审法官虽早已调离,但也被撤职,相关人等也都“责罚有差”。

 

997.仁宗朝的宰相陈执中,他儿子陈世儒曾卷入一场弑母大案。神宗年间,他庶母去世。发丧之后,家里一个婢女检控陈母并非自然死亡,而是被毒杀,陈家多名婢女涉案。案发后验尸,发现不仅是中毒,而且脑门还插着一个大铁钉。由于陈家身份特殊,而案情又如此极端,这件案子随后不断地卷入越来越多的人。陈氏夫妇固然被以“唆使婢女杀人”被处极刑,主审法官苏颂、陈家媳妇的亲属吕公著之子之婿、司马光之子等一大堆人也被牵连入狱,此案至今仍是个疑案。

 

998.宋朝的妓女不一定都是出卖色相的。最高等级的妓女都“能文词,善谈吐,亦平衡人物,应对有度”,是当时的知识女性;次一点的妓女,也是“丝竹管弦,艳歌妙舞,咸精其能”,只有最低等级的妓女才出卖色相。


 

999.宋朝人酷爱熏香,文人墨客尤好此事,梅询“每晨起,必焚香两炉,以公服罩之”,以后到哪儿一坐,满室浓香。赵抃屋里“数月香不灭”。开封宗室贵戚妇女坐牛车,要两个小丫鬟持香毬在旁边,车驰过香烟如云。宋徽宗在宫廷,用龙涎香、沉脑屑灌蜡烛,每夜燃数百支。

 

找到一幅画,不知出处

1000.不仅焚香,宋朝人还吃香,他们把香药放进很多食品里,做出麝香甘蔗、香药灌肠、朱砂圆子、砌香果子等多种食物,还用来泡酒——可怜的宋朝有钱人,也不怕中毒。京城很多人都有饮香药汤茶的习惯,丁谓临终前,饭都吃不下了,只靠喝沉香汤活着。

 

1001.卢多逊被贬岭南的时候,过大庾岭,路边有一个小店,店老板娘很熟悉京城的事。卢多逊跟她攀谈,她说,自己家历代仕宦,就因为得罪了卢多逊,被贬到岭南,如今家破人亡。听说卢丞相被贬了,特此来开个小店,就为了报仇。卢多逊看老板娘并未认出自己,赶紧仓皇逃离了,可怜老板娘白等了一场,竟没不认识仇人长相。

 

1002.宋代的海南岛,有很多避难而来的外国人,以阿拉伯人居多,他们都是为了躲避本国战乱而来的,在这里形成了很多“蕃村”、“蕃浦”。

 

1003.宋神宗时,连续有皇子去世,太史观了观天象,认为是京城周边民间坟墓太多,晦气太多,建议强迁民墓。消息传出,民情汹汹,最后皇帝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

 

1004.三国时期,曹操曾经设置过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两个职位,专门盗墓,以供军需。金宋交战时,金人扶植的大齐政权也设了两个类似的职位,名字叫河南淘沙官和汴京淘沙官,两京地区的古墓基本被发掘殆尽。

 

1005.济公和尚就是宋朝的,本名道济,俗名李新远,最先在灵隐寺出家,后来去了净慈寺,因为又吃肉又喝酒,特别入世,被人称为“济颠”。传说里那些事基本都是编的。


上一期:大宋朝开放程度也不低,多城市有外国人聚居点 | 宋朝短信7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