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碑和帖到底怎么区别?这次给你讲清楚!

 颠倒兰亭序 2016-12-15



碑与帖是两个迥然不同的概念。

时下一些习书者往往将之混淆,

甚至连一些职业书家也未能搞清。 
  

关于“碑”的概念应这样表述:具有一定形制,并用以书刻文告或作为纪念物、标记的文化生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广义之碑泛指各种形制的墨迹摹勒上石的一切石刻文字,包括碑、碣、墓志、造像记、刻经、石阙、摩崖、井栏等。



其实,将文字镌刻于石,在先秦称为刻石,秦始皇刻石记功,大开立石铭传之风,至汉代才将刻石称为“碑”的。最初仅指竖在地上的石头,尚无刻字,与书法无缘。故许慎《说文解字》诠释道:“碑,竖石也。”




据说,那时的碑有三大用途;一是设在宫中,用以观日影,测方向,辨时刻;二是置于祠庙中,用以拴祭祀用的牲口;三是竖在墓穴边,为葬礼引棺入墓,施辘轳之用。此后,随着汉字的进一步发展,才将刻了文字的石头称作书法艺术中的“碑”,亦称“碑刻”。于是,大凡对古代有刻字的石头,习惯上均通称碑刻,如汉隶《张迁碑》等。



而“帖”的完整含义是指将古代名人墨迹写在帛、绢或纸上以及摹刻在石(或木)板上的法书包括从帛书到刻帖乃至一切书写、摹刻、椎拓、影印文字等,又称“法帖”。帖之原义是以帛作书,或书于帛上。因而与现今书法艺术中所述帖义已经大相径庭了。迄今我们所讲的帖,按照约定俗成,一般仅指历代法书的拓片被装裱成册页和法书的印刷品,主要用作研习者的范本,如被冠以“法帖之祖”的《淳化阁帖》即是。 

  


弄清了碑帖的基本概念和含义后,应进一步把握划分碑帖的基本标准,才算对碑帖有了一个实质性的认识。那么,如何划分呢?归结起来主要应从六个层面去进行:


一是功能不同


碑以表功颂德,追述世系和祭祀、纪事等为主要目的,书法传世不是初衷,而帖是专为书法研习者提供历代名家法书的复制品(拓本),以书法传真为鹄的。


二是内容不同


碑主要为了歌功颂德,故有一定的文字格式和内容,帖则以书法优劣为遴选标准,书法精者片楮只字尽收,因而内容庞杂,形式多样。

三是书体不同


隋朝以前多以正书(篆、隶、楷)入碑,唐初有行书入碑,而刻帖多以简札、诗文为主,故以行草小楷居多。


四是形制不同


也就是制造的形状有别。碑之形制是长方形的竖石,高辄丈余,有额有趺,往往四面刻字。帖为横石,仅正面刻字,一般高不盈尺,无额无趺。此外,帖有木刻,碑却鲜见。

五是制作不同


碑大多是书丹上石,即书写者用朱笔写在石上之后镌刻,而帖则一般为摹勒上石,书写者用油素纸覆在真迹上复制下来,再设法上石,使朱墨双钩显于石面上,刻工依此镌字。


六是刻法不同


古碑之刻,有时因循刀法,与书丹原迹容或有所出入,北朝碑刻,也有未书丹而直接奏刀的。而帖则必须忠于原作,力求刻成后的效果与原作毕肖。


显然,这六条标准是在融会了先贤划分碑帖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虽然不尽完善,尚有一定纰漏,但仍不失为甄别碑帖的基本标准和方法。 

值得强调的是,朱笔写碑的目的是为了镌刻,摹勒上石的帖是为了传真,两者性质截然不同,这又是划分碑帖的主要缘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