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练习题 1、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5、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6、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7.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5分) ① “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___ ______”呼应,又为下文的“____ ________”埋下伏笔。 ② 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 ”。 ③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 和 “ ”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8、下面的句子流露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坐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9.作者抓住小石潭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写出了自己_______________的感受。(2分) 11.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
15、本文选自 作者 , 代文学家,字 ,河东人,也称“ ”。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改任柳州刺史,又称“ ”,与 共同发起了 ,二人并称为 。又和刘禹锡交好,与其并称为 ,是 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在永州任上所作的八篇山水游记,合称《 》,本文是第 篇,也是最 的一篇。作者按 组织材料,抓住事物特征,用生动的语言借景抒发了 的感情。 16、“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过 、 、 、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托物言志。 理解性默写类(用原文回答): 1、小石潭的全貌: 2、游鱼和潭水的特点 3、写游鱼动态的句子: 4、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是: 5、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 6、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7、久坐潭边游人会有怎样的感受?: 8、文章的点睛之笔是: 9、写潭水源头神秘莫测的句子:
10、文章正面写石潭特征的语句是
《小石潭记》【参考答案】 1、⑴ 隔篁竹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8、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心中愤懑难平的心情和被贬后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 9.(2分) 幽静。(1分)幽深冷寂,孤凄悲凉。(1分,语意相近即可) 15、《柳河东集》 柳宗元 唐 子厚 柳河东 柳柳州 韩愈 古文运动 韩柳刘柳 唐宋散文 著名 《永州八记》 四 凄苦忧伤 16、 记 记事 记物 写景 记人 游览顺序 理解性默写类(用原文回答):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蚳,为屿,为歁,为岩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布石影上,怡然不动,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3、(叔尔远逝,往来翕忽)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9、(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10、“全石以为底。。。。。。为岩”照应此特征的语句是“如鸣佩环、水尤清冽、其岸势犬牙差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