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菱鲆病毒病

 昵称39079230 2016-12-15

1.病毒性红体病 【病原】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病毒在大菱鲆鱼体的肾、脾、鳃、肠的细胞质中装配并以出芽方式释放,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多表现为细胞肿大,细胞质均质化,病毒粒子大小甚至一致。 【症状与流行情况】病鱼摄食量明显降低或不摄食,活力弱,呼吸缓慢,离群分散伏卧于养殖池四周,或浮于水面缓缓盘旋游动,有时在水中狂游。患病的大菱鲆最主要的外观特征是体表无明显损伤,鳍基部肌肉组织和脊椎骨沿线组织出现淤血,严重者整个身体呈现皮下弥漫性出血而发红。 病鱼鳃丝贫血,呈暗灰色。解剖可见多数病鱼血液稀薄、凝固性差;胃肠壁呈点状出血;肝脏呈淡黄色,有淤血,易碎;胆囊肿大,胆汁颜色变浅,呈淡绿色;脾脏略显肿大,呈暗红色,有时呈纤维化。大菱鲆仔稚鱼、养成鱼、亲鱼均可感染此病,感染初期死亡较少,但出现明显症状后很快死亡,属亚急性死亡。该病以秋冬季(8~12月)水温在18℃左右高发,流行范围遍布整个沿海大菱鲆养殖区域,累积死亡率较高。 【防治措施】该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必须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选用健康苗种和合格的饲料,避免将病毒引入养殖系统,一旦发现病鱼应及时将其隔离。死鱼应掩埋或者焚烧销毁,并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等全面消毒。 2.皮疣症 […]


1.烂鳍症 【病原】鳗弧菌,革兰阴性,短杆状,菌落半透明,在TCBS 培养基上菌落呈黄色。 【症状与流行情况】发病时鱼的背鳍、臀鳍、胸鳍和尾鳍先 变浊白,1~2天后逐渐充血发红直至溃烂,严重时鳍部组织可 完全烂掉而出现缺损,躯干部肌肉组织也由于大量充血呈红色。 […]

1.盾纤毛虫病 【病原】主要为蟹栖异阿脑虫,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养殖系 统而发病。 【症状及流行情况】感染初期,病鱼体表出现白斑、黏液增 多;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处组织出现红肿,有柔软浮肿感;严重 时鱼的躯干部皮肤也会出现病灶,直至溃烂、出血。患病鱼一般 […]


1.白化现象 【病因】特殊营养缺乏和失衡而导致的营养性疾病。 【症状及流行情况】大菱鲆的自然体色为背面青褐色、腹面 白色、中间分布有点状黑色颗粒,但在人工育苗和工厂化养殖条 件下,大菱鲆易出现白化现象,称为“白化病”。患有白化病的鱼 虽然生长基本正常,不发生死亡,但其养成商品鱼的经济价值降 […]


2002年至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和辽西沿岸新的大菱鲆养殖区不断涌现,长江口、福建和广东沿海也在扩展规模,实施“南北接力”开展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大菱鲆养殖事业蒸蒸日上。但是,无论南北工厂化养殖,均存在着能源、资源、污染等问题,尤其是现在能源紧缺,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涨,这无疑增加了养殖成本,使工厂化养殖经济效益降低。无论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现状出发,还是从养殖自身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工厂化养殖均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探讨大菱鲆海水网箱养殖、扩展其养殖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南方水温适宜,大菱鲆网箱养殖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病害少、养殖成本相对较低、成活率高等优点,因此,随着种苗成本降低,在秋冬季引进较大规格的大菱鲆鱼种在南方开展海水网箱养殖生产,一方面能达到北鱼南养的真正目标,另一方面价格也适宜,其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西班牙的大菱鲆养殖就以网箱为主。西班牙商业化的大菱鲆养殖网箱为25米3,每个网箱内分设4~5个小网箱,利用该组网箱进行分级养殖。将50克的鱼苗放入网箱养殖,投喂大菱鲆专用干颗粒饲料,经过18~20个月的养殖,体重可以达到2千克以上,饵料转化率达到(1~1.1):1。


塑料大棚井水养殖模式是北方沿海养殖大菱鲆的最佳选择。这种模式投资少、成本低,经济实用。一个面积500米2的大棚投资不足8万元,水温常年保持在14~19℃,经过7~9个月的生长,大菱鲆体重可达500克以上,建场当年就能获利。 1.温室大棚 塑料大棚的构造与冬暖式蔬菜大棚相似,红砖水泥砌墙,弧形钢梁,渔用大绷膜覆顶,上盖草棚。养鱼池为方形抹角(八角形)、圆形2种。池子的大小和水深要考虑操作管理的方便和池子的综合利用,同时也要与海水供应设施相配套。通常面积为30~50米2,池子深度60~100厘米,每池设气石6~10个,进水管2处,中心排水。 2.海水深井 选择场址以前必须先打出适宜的海水井。每个大棚配备直径80厘米的海水井2口,井水的水温、盐度、氨氮、pH值、化学耗氧量、重金属离子、无机氮、无机磷等水质理化指标要符合养殖标准。如果Fe2+含量较多(加漂白粉后水发红),氧化后变成胶絮状的Fe3+,水质混浊容易糊鳃。因为地下水严重缺氧,必须设立曝气装置,使溶解氧达到6毫克/升以上。 3.养殖方法 […]


1.亲鱼选择 我国不是大菱鲆的原产地,所以主要依赖于从养殖群体中挑选亲鱼。大菱鲆亲鱼在一般繁殖条件下,只有50%左右的雌鱼在生产季节排卵,其他雌鱼或者不产卵或者产卵延后,且卵子的质量变化较大,所以苗种繁育场应保有充足的亲鱼数量,通常以100多尾为宜。 大菱鲆为雌雄异体,缺乏第二性征。雌雄亲体的区别主要通过周期性的发育过程而逐步显现出来。雌性个体较大,产卵前身体的肥满度增大,性腺隆起明显;雄性个体相对较小,成熟期身体的肥满度一般,性腺部位不突出。 选择体型完整、色泽正常、健康活泼、体表光亮、集群性好的3~4龄的个体作为亲鱼。最好从多家养殖场选购,混合饲养,提高遗传基因的杂合度,从而保证优良的种质。雌雄比为1:1,单茬育苗需亲鱼60~200尾,放入20~60米2的圆形池或方形池,放养密度1~3尾/米2,或3~5千克/米3。 2.亲鱼培育 亲鱼培育的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水质清澈透明,符合国家渔业水质二级标准(可咨询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光照度60~600勒克斯,池顶及周围遮光,以利于全人工光周期控制;水温8~15℃,盐度28~35;pH值7.8~8.2;溶解氧>7毫克/升;氨氮<0.1毫克/升;流水的水交换量至少为2~6个全量。亲鱼培育车间要求保持环境安静,禁止噪音和人员活动干扰。 […]


1.受精卵孵化 受精卵孵化前可用浓度为20×10-6~30×10-6的PVPI碘 进行消毒处理,以防病原体带入孵化水体内。大菱鲆卵子的卵 径是卵子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卵径在0.9~1.1毫米时,受 精率较高,而卵径为1.1~1.2毫米受精率中等或较低,卵径0.9 毫米以下的受精率最差。优质的受精卵透明、浑圆,卵周隙小。 […]


1.外部特征 大菱鲆分类上属于鲽形目、鲆科、菱属,身体扁平近似圆形,双眼位于左侧。有眼的一侧(背面)呈青褐色,有点状黑色素及少量皮棘,会随环境变化而变更体色的深浅。无眼侧白色,光滑无鳞。口大,吻短,口裂前上位,上下颌对称,下颌骨较上颌骨稍,向前延伸,头长为颌长的2.0~2.3倍,头部占体表面积的8%左右。颌齿呈带状排列、弯曲细小,左右侧同样发达,犁骨具齿。背鳍、臀鳍、尾鳍均发达,无硬棘而软鳍条较长,鳍条间有鳍膜相连,背鳍前端鳍条不分支,臀鳍、尾鳍鳍条末端分支。腹鳍小,分离与臀鳍前方,鳍条弯曲,无眼侧的第1鳍条与有眼侧的第2或第3枚鳍条相对。胸鳍不发达,有眼侧稍长,中部的鳍条分支。有眼侧和无眼侧侧线同样发达,在胸鳍上方有一弓状弯曲部,具颞上支。 2.内部结构 大菱鲆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肌肉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感觉器官等。这里主要介绍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 腹腔的前方的内脏团主体是消化道和消化腺,约占体重的1/10。消化道由口腔、食道、胃、肠直肠和肛门组成。食道呈喇叭状,前端与咽喉相连,食道后端变窄连接于胃部。胃呈弯曲的纺锤体囊状,中间膨大,贲门部和幽门部两端收缩变小,幽门部有2个幽门盲囊。幽门后接肠道,肠道细长弯曲、回转,末端与直肠相连。直肠短而粗,末端与肛门相连。肛门开口于腹部前方、两腹鳍之间。消化腺主要有肝脏、胆囊和脾脏。肝脏大而明显,呈棕红色覆盖于内脏团的前半部。肝脏有上下两叶,上叶比下叶大。胆囊位于肝脏上叶腹面,呈绿色、椭圆形。脾脏位于肝脏两叶与直肠之间,呈深红色。 腹腔的后部主要是性腺,大菱鲆雌雄异体。雄鱼精巢分上下两叶,呈乳白色三角体,每叶中间有一条纵沟。两叶的纵沟前端相通,共同开口于排尿生殖孔。精巢后端圆钝游离,通过韧带连接于腹腔。雌鱼卵巢也分上下两叶,分列于脊椎骨两侧,呈戟状。两叶前端相连处形成排卵腔,共同开口于肛门,后端延长至腹腔末端。卵巢呈黄色,卵巢上分布有许多血管,成熟时十分饱满,隆起充满腹腔后部,腹部体表明显胀起。 […]


大菱鲆在自然界中营底栖生活,通常栖息于沙质、沙砾或混合底质的海区。平时游动较少,觅饵时跃起捕食,性格温驯,互相蚕食现象少见。在自然海区,大菱鲆幼鱼期摄食甲壳类和多毛类,成鱼以小鱼、小虾、贝类、甲壳类等为食。大菱鲆喜集群摄食,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都很高,可以集约化养殖。大菱鲆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较强,喜集群生活,互相多层挤压一起,除头部外重叠面积超过60%,对生长、生活无碍。 大菱鲆是冷水性鱼类,能耐受0~30℃的极端水温,最高致死温度为28~30℃,最低致死温度为1~2℃。3~4℃仍可正常生活;5~7℃的水温条件下,仍可保持较积极的摄食状态正常生长;10℃以上可以快速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14~17℃;最高生长温度为21~22℃。1龄鱼的生活水温为3~26℃,2龄鱼以上对高温的适应性逐年有所下降,长期处于24℃以上的水温条件下将会影响成活率。 大菱鲆适盐性较广,盐度适应范围为12‰~40‰,最适盐度为18‰~30‰以上。大菱鲆能耐低氧,对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可以耐受3~4毫克/升;在12℃时,0.25千克左右的大菱鲆耗氧量为96毫克/千克。 要求水质清洁,透明度大,pH值7.6~8.2;对光照的要求不高,200~3000勒克斯即可。 自然水域中,大菱鲆底栖生活,规格小的幼鱼主要摄食小型甲壳类、规格大的摄食鱼类和褐虾、成鱼摄食鱼类和头足类。人工养殖下,大菱鲆易接受各种鲜杂鱼虾和人工配合饲料,摄食集群、积极。 […]


野生大菱鲆的最长成活年龄可达16龄,体长可达到700毫 米,是寿命较长、个体较大的比目鱼。3龄以内鱼体生长快,雌 鱼和雄鱼具有相似的生长率。3龄以后后雄鱼生长速度下降, 而雌鱼则继续以较高的生长速度生长。野生大菱鲆幼鱼生长自 然成活率为74%。 大菱鲆在水温7℃以上可以正常生长,10℃以上可以快速 […]


大菱鲆属于一年一个繁殖周期,在繁殖期内成熟亲鱼分批 产卵鱼类。亲鱼产卵量与个体有关,雌鱼产卵量平均为每千克 体重可产100万粒卵。野生大菱鲆的繁殖力极低,不同地理分 布区的大菱鲆的繁殖力没有显著不同,其性别比例变化情况为: 2~6龄时,雄鱼占50%~70%;7龄之后雌鱼的比例开始增加; 15龄后雌鱼的比例占90%~100%。野生雌性大菱鲆3龄性成 […]


大菱鲆又称为蝴蝶鱼、多宝鱼,是一个分布范围较为广泛的 鱼种。我国主要分布区在北海,栖息于水深20~70米的海区, 海区的底质为沙质、沙砾或混合底质,属底栖性冷水性鱼类。大 菱鲆分布水深与其个体规格及年龄大小有关。小于1龄的个 体,通常分布在海湾附近水域;接近30厘米的未成熟的个体,逐 渐离开小港湾游向开阔、较深的海区;成熟个体经常栖息于水深 […]


20世纪50年代英国进行了人工养殖研究。目前,欧洲是 世界上最大的大菱鲆生产地,大约有20家企业养殖大菱鲆,主 要养殖方式是陆基型养殖,全循环水养殖的比例占到75%以 上。西班牙是养殖大菱鲆的最大生产国(1998年产量2 250 吨),法国居第2位(1998年产量1 […]


在大菱鲆养殖迅猛发展的同时,市场价格也在发生着巨大 变化,从最高峰时的出场价格300元/千克左右,降到如今最低 20元/千克左右。如此大的价格变化,已使很大一部分养殖者 出现亏损。许多养殖者在感到困惑的同时,对大菱鲆养殖的前 景出现悲观的情绪。生产规模与市场价格的波动是全世界的普 遍现象,在所有产业中都存在,不只是在水产业中才有。在我国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