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心灵 鸡汤 2016-12-15

33育儿家庭教育国学群:136792372

引言

在孩子教育上,我曾经是一个浮躁的人。因为爱孩子,渴望得到教育的理论、方法,到处寻找教育的良方。曾经痴迷研究中外教育理论,但仍旧一片迷茫。放眼国内,教育问题广受关注,现代教育理论、方法饱受质疑,钱学森之问难倒了无数的教育专家。

现代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文化同教育一样没有方向。而文化、教育决定着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亡,则民族衰。

自从学习了易经等国学经典之后,我觉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和教育的希望在于继承、发扬光大以易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只有从几千年前的经典中吸取智慧,文化教育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融入了易经智慧的累积式教育法,才是最有效、最简单、最科学的教育方法。有了累积式教育法,我们不再为教育孩子而彷徨。感恩圣贤,感恩恩师。

一、易经的重要意义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大海般辉煌灿烂的文化宝藏中,有一朵奇葩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它就是被誉为群经之首、文化之源、智慧之海、生命宝藏易经。

 中外很多学者一致认为,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书籍有三本:一是中国的易经;二是印度的吠陀;三是欧洲的圣经。这三本书中,吠陀和圣经都兼有史书和宗教典籍的性质,而易经则与历史和宗教没有直接关系,它探讨的是整个世界的运行规律,它的神秘性和争议性远超吠陀和圣经。因此易经也被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

古今中外名人对易经的评价极高。

不读易不可为将相。----唐代宰相虞世南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大医学家孙思邈

    中国古人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点论,形而上学是一点论…… ----毛泽东

    易经科学的经典。----科学家钱学森

谈到世界人类惟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惟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瑞士哲学家荣格

 易经对世界的影响极其深远。

近代学者因易经启发获诺贝尔奖者有四个人:德国汉森堡"测不准原理";丹麦玻尔"并协原理";美藉华人杨振宁、李政道"不对等定律"。

二、易经与中国人的常见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常见思维方式有类比取象思维、天人合一思想、中和思想(中庸思想)、辩证思维(阴阳思维)、内圣外王思想。

1、类比取象思维

在思维过程中离不开物象,以想象为媒介,直接推论出一个抽象的事理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的核心是以具体事物为载体,靠经验、悟性、直觉去推知抽象事理。因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形象的、具体的、综合的。

成语和谚语中类比取象的例子很多,如:唇亡齿寒手足之情血肉相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亡羊补牢危如垒卵””眼中刺、目中钉耳边风……

类比取象思维凭直觉来推理事理,化繁为简,是易经中的基本思维方式。

类比取象思维大量出现在易经说卦传中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於地也为黑。这些全是坤的象。

八卦取象歌:震仰盂 艮覆碗......震像一个仰着的痰盂,艮像一个倒扣着的碗。

 2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

易经中天人合一思想,表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反映了古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乾卦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唯有圣人能够遵循天地之道,与日月同辉,与四时变化相顺应,应乎天而时行

涣卦云:“先王以享于帝,立庙”,先王遇到民风涣散、国家系于危难之时,采用立庙向天尽孝、向祖宗问计的办法,来振奋人心,团结对外。

系辞传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古人效法自然的真实写照。

 3.中和思想、中庸思想、谨慎思想(忧患思想)

中国人想问题、做事情比较全面很少走极端,做事说话比较谨慎而多选择无过无不及,结果不偏不倚而多求中和、和谐。“中庸”、“和谐”、“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俗语(词语)中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些思维特点。所以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比较注重整体有机性和辩证性。

《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自然界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而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而能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

但如何才能达到和谐境界呢?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孔子非常推崇舜,认为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的中庸思想强化了中国人思维的有机性和辩证性。

子云: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哀兵必胜则表现出传统文化中的谨慎思想。

易经崇尚“中和”,首先表现在横向结构上即卦象爻位上是崇尚中爻。

  易经认为,在六爻之中,二五爻处于中位,在位置结构上处于不偏不倚的平衡点,意味着事物处于最佳的有序状态中。因此,中爻往往象征着吉利亨通,如坤卦六五:黄裳元吉,文在中也;临卦六五: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解卦九二:九二贞吉,得中道也。而爻不得中则多凶;如乾卦上九: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易经表现中和思想、中庸思想、谨慎思想的还有很多。如乾卦:“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则反映了圣人行事中庸、具有中正之美德。

坤卦:括囊无咎,慎不害也;颐卦: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即济卦: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圣人告诫我们做事要谨慎,防患于未然!

4.辩证思想、阴阳思维

阴阳思想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的统一。对立是指两种势力、两种因素、两种趋向、两种地位等等。它们是一正一反互相对立的,但又统一在一起。同时,对立双方又各向对方转化。

老子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揭示了刚柔等对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定的条件下就会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

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是一个不停变易流转的系列: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易经中表现阴阳思想、辩证思想的,还有很多例子。如谦卦云:“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天地人鬼,皆好谦而恶盈,亏盈而益谦,变盈而流谦,害盈而福谦,反映了易经中物极必反的辩证思维。系辞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说明凡事都有阴阳两个方面。

 

5.内圣外王思想

内圣外王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格理论的精粹,是儒、道、墨等诸多学派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古代伦理政治体系中伦理和政治相结合的最佳状态。

在孔子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同样,内圣只有达到外王的目的才有意义,外王实现了,内圣才最终完成。 

老子主张“绝圣弃智”,“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即统治者通过修德做到“无为、好静、无事、无欲”,天下百姓就能“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

《大学》把内圣外王思想作了一个理论归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格物。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一般中国人的思维中唯书唯圣唯上倾向严重。经典上有的、圣人讲的、上级规定的、专家学者说的就不敢违抗。过去读书人著书立说必定引用圣人之言,现在专家学者出书写文章则喜欢摘引领袖的话作为自己的论据。

      易经1-64卦中有7处提到圣人、106处提到君子、29处提到大人,多处提到“德、善、美、仁”等字眼,可见古人对自身修养的高度重视。 

     易经还多处体现了内圣外王的思想,如乾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永远在那里刚健有力的运行,君子像天一样,自发强大,自己强大;坤卦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像大地一样,道德深厚,才能承载万物。

外王,我理解为人生的目的,可以是身心健康、培养大格局子女、家庭和睦、成就功业、成王成候、世界大同。

那么怎么实现外王,我们不妨看看易经提供给我们的智慧。鉴于时间关系,我今天分享一下易经中的成就功业之道-元亨利贞。

   “元、亨、利、贞”就是天地变化的规律,就是内圣的最好概况。

       元,是生命初生,是万物始成,是事业起步,是工作开端。元者,善之长也,易经判断事物的标准,只有一条,就是善。何为善,道德经云,利万物而不争则为善。我们的开始,要确保是善增长的方向,所以我们一定要慎始。  

       亨,是生成,是发展,是进步,是提高,良好的发展,谓之亨通。易经云,亨者,嘉之会也。正确的发展,就是不断地会聚嘉善之功。

   利,人于社会,岂可不言利?君子无私,乃成大私,君子唯义,乃成大利,人要取利,唯义是取。故易曰,利者,义之和也,以义为基础的利,就是可取的。

       贞,就是坚持,就是努力,就是坚贞不移。贞者,虽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虽沦海变桑田而不移,十年如一日,百年如一日。

做到了“元、亨、利、贞”,事业必定成功,外王必定实现。
  

三、华夏子孙认祖归宗

1、易经因孔子而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史料和出土文物都证明,孔子晚年,对《周易》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弟子们的协助下,写出十篇文章,不仅考证、论述了易学的起源,占卜的原理、占卜的具体方法,对六十四卦的卦象、爻象、卦辞、爻辞一一进行了诠释解说,而且还从哲学的高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的角度阐发了《周易》一书的思想内涵,及其在经邦济世、治理国家、指导人生等方面的伟大意义和实用价值。

 正因为孔子及其弟子这十篇文章,将《周易》一书的哲学价值、政治社会学价值等价值阐发得十分精辟,十分透彻,才能流传到今天。《周易》因万世圣人、至圣先师孔子的卓越贡献而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2、易经是中华文化之源、中国人的智慧之海

 毫无疑问,易经是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影响最早、最直接、最深远的经典。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又影响着中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对价值观的把握,对理想、信仰、人生的态度。毫无疑问,易经是中华文化之源,是中国人的智慧之海。

如果没有易经及其精神,中华文明恐怕早已不复存在。易经给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使得中华文明无论在何时,都不至于灭亡,反而将一次次外族文化的入侵化解、同化。

同样,我们只有从易经中汲取智慧,我们才能解决教育的千年之问,才能解决文化的断层,才能实现文化复兴,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社会和谐,世界大同。

3、华夏子孙认祖归宗

各位古圣先贤,我们已经离开您们太久了,我们要重新回到您们的怀抱。我们认祖归宗来了。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是赖老师的真实写照!赖老师忧国忧民,赖老师理想何其大!呕心沥血出版育心经典,创立累积式教育法,推广国学经典,办国学院,开大易讲坛,同人千万,和谐社会,大同世界。各位圣贤先师,尤其是孔子,一定为赖老师的付出而欣慰:易经终于可以一飞冲天了,世界大同的理想终于可以实现了。再次感恩圣贤,感恩恩师。

赖老师就是我们民族中为数不多的仰望星空的人。赖老师是恩师,是明灯,是舵手。赖老师功德无量!见贤思齐,遇到赖老师这样的大德大贤,我们重新燃起了前进的希望。让我们追随恩师,实现易经腾飞、文化复兴、社会和谐、世界大同吧

我们要肩负起历史使命,传承和发扬光大以易经为首的传统文化,继承祖先的智慧,实现孔子易经飞天的梦想,早日实现文化复兴、社会和谐、世界大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