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处庄侄(陈国祸凶)

 红谷斋主人 2016-12-15

《列女传·辩通传·卷六之十三》

女孩的见识

 

关键词:王载以归

提示:这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救国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楚国末期。楚顷襄王喜欢台榭楼观,游山玩水,荒于政事。强秦已经派张仪来做说客,欺骗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已被放逐在洞庭湖上。而楚顷襄王,尚有“五百里有乐焉”。小女孩庄侄,挺身而出,举着橘黄色旗帜,半道上拦截楚顷襄王,她说:大王有“三难也以五患”,国家危在旦夕,于是……

 

 

楚处庄侄者,楚顷襄王之夫人,县邑之女也。(这位女子名庄侄,是楚顷襄王的夫人,一位县长的女儿。楚顷襄王熊横,芈姓,楚怀王之子。)初,顷襄王好台榭,出入不时,行年四十,不立太子,谏者蔽塞,屈原放逐,国既殆矣。(楚顷襄王,喜欢台榭楼观,游山玩水。四十多岁了,还没有立太子,也不听下面臣子的劝谏。)

秦欲袭其国,乃使张仪间之,使其左右谓王曰:“南游于唐,五百里有乐焉。”王将往。(公元前293年,楚顷襄王六年,秦将白起,攻韩,斩首24万。随后便准备攻打楚国。“秦欲伐齐,齐楚从亲,于是张仪往相楚。楚怀王闻张仪来,虚上舍而自馆之。曰:‘此僻陋之国,子何以教之?’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史记·张仪列传》]用商於之地六百里换取楚齐绝交,实际是一场骗局。后来张仪说:“臣受令于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闻六里。”于是楚王发兵,攻打秦国。楚国已经危在旦夕,在外有强敌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楚顷襄王还要远游五百里,真是一个荒戏的君主。)是时庄侄年十二,谓其母曰:“王好淫乐,出入不时。春秋既盛,不立太子。今秦又使人重赂左右,以惑我王,使游五百里之外,以观其势。王已出,奸臣必倚敌国而发谋,王必不得反国。侄愿往谏之。”(十二岁的女孩子能对国事、时局如此关心,很不容易。习惯上我们总把古代的女人想像成,高居于绣楼之上,生活在与世间隔离的私密的空间里,整日做着女工,吟着诗书,不问世事,娇纵任性,吃穿有人服侍的千金小姐。实际上我们总能在古典文献中看到有为、有志、有能力、有见识,关心家国天下大事的女孩子。可见古代女孩子的生活不是封闭的,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其母曰:“汝婴儿也,安知谏?”不遣,侄乃逃。(执意前去劝谏,需要勇气、智慧。)以缇竿为帜,侄持帜伏南郊道旁,王车至,侄举其帜,王见之而止,使人往问之,使者报曰:“有一女童伏于帜下,愿有谒于王。”(“缇帜”,橘红色的旗子。)王曰:“召之。”侄至,王曰:“女何为者也?”侄对曰:“妾县邑之女也,欲言隐事于王,恐壅阏蔽塞,而不得见闻。大王出游五百里,因以帜见。”(能够半道上截住楚顷襄王,一是有橘红色的旗帜彰显;二是声言有隐事报告。胆大而又心细,精明而又干练。)王曰:“子何以戒寡人?”侄对曰:“大鱼失水,有龙无尾。墙欲内崩,而王不视。”(这两句话非常警策。大鱼离开水,墙里面崩坏,危险都是潜在的,看不见的。)王曰:“不知也。”(楚顷襄王,真的不如一个小女孩子?有时候,人不是不聪明,而是被欲望所迷惑;不是不懂情势,而是积习难改;不是不知道危险所在,而是私心作怪,无法排解。)侄对曰:“大鱼失水者,王离国五百里也,乐之于前,不思祸之起于后也。有龙无尾者,年既四十,无太子也。国无强辅,必且殆也。墙欲内崩而王不视者,祸乱且成而王不改也。”(国家存在的危险,显而易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是无人说破而已。真要等到一个女孩子出面来匡正国君的得失,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王曰:“何谓也?”侄曰:“王好台榭,不恤众庶,出入不时,耳目不聪明。(游山玩水,出入无时,消磨意志,荒于政事。)春秋四十不立太子,国无强辅,外内崩坏。(立太子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强秦使人内间王左右,使王不改,日以滋甚,今祸且构。王游于五百里之外,王必遂往,国非王之国也。”(外敌已经派奸细进来了,还不能引起警惕。)王曰:“何也?”侄曰:“王之致此三难也以五患。”(到如今大王有“三难”、“五患”。)王曰:“何谓五患?”侄曰:“宫室相望,城郭阔达,一患也。(第一患:城市没有防备。)宫垣衣绣,民人无褐,二患也。(人民生活困苦。)奢侈无度,国且虚竭,三患也。(挥霍无度,国库空虚。)百姓饥饿,马有余秣,四患也。(国无储备。)邪臣在侧,贤者不达,五患也。(用人上,出了问题。)王有五患,故及三难。”(什么是三难?没有解释。无非是国难、家难、个人的灾难。)王曰:“善。”命后车载之,立还反国,门已闭,反者已定,王乃发鄢郢之师以击之,仅能胜之。(十几岁的女孩子庄侄,说的并不错,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当三思而行。国家首先是自强,不能自强,其余无从谈起。取得真正的胜利,也是不可能的。)乃立侄为夫人,位在郑子袖之右,为王陈节俭爱民之事,楚国复强。(庄侄,是为这个位置而来的吗?如果楚顷襄王能听一个小女孩的意见,为什么不能听从大臣们的建议。实际上对于楚国来说,已经晚了。楚顷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72),楚顷襄王派军队三万与赵、魏、韩一起攻打燕国,而且派太子熊完到秦国作人质,与秦结好。实际都是下策,唯有自强能够救国家,唯有自强才能谋生存。楚顷襄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患病去世,太子熊完逃回即位,是为楚考烈王,已是末代楚王了。)君子谓庄侄虽违于礼,而终守以正。(“违礼”是因为半道上拦截楚顷襄王。“守正”是说庄侄说的话在理。)诗云:“北风其喈,雨雪霏霏,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归此之谓也。(这里引用的诗歌是《诗经·邶风·北风》中的句子:意思是相互结好,同车而去。这也是行文的套路。其实文不对题。)

颂曰:楚处庄侄,虽为女童,以帜见王,陈国祸凶,设王三难,五患累重,王载以归,终卒有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