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古学证明物质文化创新的前提是思想的创新

 Povetkin 2016-12-15


              作者:贺云翱,本文为《大众考古》2015年第9期卷首语。

  在考古学视野下,人类的进步首先表现为物质文化的不断创新。如丹麦学者汤姆逊所揭示的石器、铜器、铁器的三阶段生产工具进步律,便是对人类物质文化不断创新的规律性总结。事实上,人类的这种工具进步律在细节上表现得更为复杂,而且,伴随着工具而进步的还有艺术和陶器的发明,建筑、村落乃至都市的创造,宗教、文字的诞生等文化成就。考古学证明,大约300万年前左右,地球上本来是没有任何“物质文化”的,所有的物质文化都是由人这种万物之灵从无到有逐步创造出来的。换句话说,地球上每一种新的物质文化的出现都是由人有意识地设计并创造出来的,即物质文化创造的前置条件是人的思想或精神文化的创新。这一物质文化创造过程或创造规律不仅存在于史前社会,在此后历史时期的物质文化创新行为中同样不断地呈现和发生作用。

  考古学从文化发生学的实证材料中揭示的思维创新先于物质文化创新的现象与“唯心主义”无关,因为,人的最初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内容毫无疑问首先来自于物质世界,只不过这个最初的“物质世界”不是文化的物质世界,而是自然的物质世界,那些初步具有高级思维能力的原始人通过对外部自然世界的观察、感知、反映并通过思维创新而一举实现了对“物质文化世界”的创造——尽管最初的物质文化世界是极其的简陋粗糙——“哪怕是一把最粗笨的石刀”——但这种从“精神文化”到“物质文化”创造的第一步却揭开了此后无比丰富复杂的物质文化创造的序幕。当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世界诞生之后,人类思想创新来源就由之前的一个来源即自然世界,演变成两个来源即自然世界和文化世界,特别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学习与彼此间的文化经验之互动,持续有力地推动着思想的创新和文化的进步,正如罗西先生研究所发现,一个人的“朋友圈”越大,其脑部区域尺寸越大;新大脑皮层尺寸所占整个大脑的比例,随着灵长类动物社交群体的增大而增大。可以说,人类创造文化,不同文化的互动也帮助人类走出“孤独”,走向更高的智慧。

  从人类物质文化创造的过程而言,人之起源的坐标点在于具备高级思维能力的那一时刻,或者说,具备独有的高级思维能力是人的本质特征。现代人类在地球生物进化中最后得以“胜出”,同样也与智力因素有关。研究者发现,6—10万年前左右,“智人”(即“现代人”)曾与其他人类亲族如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共存过一段时间,但结果是仅有智人生存至今,其原因就是智人拥有区别于其他已灭绝族类的基因优势。而且,科学家还发现,在近期进化阶段只有智人发生了基因变化,这些基因变化的核心恰恰体现在思维的中心即“大脑”的发展上,当然也有免疫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变化,而消化系统等变化则较少,无论如何,智人拥有更发达的大脑和思维系统则是肯定的,这正是智人在地球上最终能胜出的根本原因。总结相关资料可以认为:具有高级思维或复杂思维能力的“人”可能是自然界若干万年的进化结果,人类思维力的深厚基础是难以估量的;考古学应该告诉人们在物质文化创造活动背后隐藏的精神创造能力的来源和形成过程;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的落后首先是思维力或精神创造能力的落后;思维力反映的实际上是人对外部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物质世界和文化物质世界)的反映能力、发现能力、抉取能力、融汇能力、重构能力乃至整体性创新能力;思维创新力产生的过程反映了人与物质形态的自然界和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的不可分离的复杂关系与血肉联系,这奠定了人与自然及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即它们是彼此共生共享、彼此交流学习、彼此增长进步的关系。

  扩大而言,在人类历史上,凡推动人类“智慧”发展的必为历史核心动力,如复杂思维能力的诞生、艺术诞生、宗教出现、文字发明,还有科学、文学、教育、书籍出版、信息传播、学术研究、思想理论创新、创意和设计、文化交流、礼仪法规等等,没有这些智慧的成就,一系列革命性的物质进步便无从取得,人类迄今也可能还生活在蒙昧和野蛮时代。恰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过:人不过是一株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生物;人又是有思想的芦苇,因为有了思想,所以也是最强大的生物。考古学提示人们的就是,在文化创造和创新过程中,首先是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然后才有实践性、物质性的文化创新,我们今天倡导建立创新性社会,强调发展要靠创新驱动,就是要加强思维创新及精神创新力的培养。没有一流的精神创造力的民族,也不可能成为有一流的物质创造力的民族。如何培养精神文化创造力乃至物质文化创造力,则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过程中必然考虑的重要问题。
 
  考古学材料告诉我们,尽管人存在着体质的自然进化历程,但不仅体质的进化动力也有来自文化的促进,况且体质的单纯进化并不能改变人作为“动物”的基本特征,即进化不可能让“人”变成“超人”,人能够不断超越自我是随着“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的不断发展而实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