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严晓鹏:未来全球将会出现新的“汉字文化圈”

 pxiang818 2016-12-15

        12月14日下午,应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邀请,华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严晓鹏博士为该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近100位同学,作了《世界华文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专题讲座。

        严院长结合研究所多年汉语国际推广及华文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从“华文教育现状”、“华文教育中的文化因素”、“华文教育未来发展新趋势”、“华侨华人社会发展与华文教育”、“全球化、中国梦与华文教育”五个方面,言简意赅阐述了当前世界上华文教育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传递了华文教育最新动态。

       严晓鹏指出,移民群体是华文教育的社会基础,目前全球上规模的华校已达到2万所,数百万的海外华裔学生在学习中文。中国在世界地位的上升、全球化资本市场的需求、华裔青年们发展的内在驱动,促使华文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不同地区开展的形式各异的华文教育在基于本地对华文教育的需求之上,逐渐走向了正规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海外华文教育也是一种复杂的跨国文化教育,海外华文教师不仅是语言文字的传授者,更是祖国文化的传播传承者,严院长在讲座中对这批未来华教工作接班人特别指出,对华裔学生的教育中,应强调华侨华人子女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帮助他们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找到内心的文化归属感,留住华侨华人子女心中的根,铸起中华文化的魂。

      在报告的总结环节,严晓鹏提出:“华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应是海外的华文学校数量以及接受中文教育的人数继续增长,同时将在全球范围内出现“新汉字文化圈”雏形,并出现双重文化人及多元文化人。”

       华文教育,对汉语国际教育专硕学生而言,是较新的一个领域。通过此次讲座,汉硕专业学生对于华文教育的对象以及全球华文教育动态有了更深的了解,此次讲座接地气的案例分析、新颖观点的分享、幽默的语言激起现场不断的掌声,这场讲座为这些即将投身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学生们从另一个侧面指明学业、教学和科研发展的新路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