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齐白石也不是一夜成为大师的。曾几何时,国内传统型画家几乎都瞧不上齐白石的画,北漂老年画家齐白石只能在街边摆地摊卖画。而独具慧眼的陈师曾,无所不用其极,首先忽悠日本人高价买入,然后再利用日本人的交易价格来拉高齐白石的画价,据说这叫信息不对称经济学原理。 陈师曾,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师曾出身书生门第,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陈师曾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
吴昌硕名满天下时,齐白石尚为民间画师,活动范围更是仅限湘潭一带,他对吴昌硕的画名,早有所闻,却无缘相会。齐白石第四次外出游历时,曾到过上海,很想前去拜访,怎奈无人引荐,只得作罢。
尽管齐白石艺术功力深厚,作品题材丰富,但在因循守旧的北京画坛,也不为时人所重,连生计都成了大问题,以至于他到北京多年仍借居于庙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齐白石生命中的贵人陈师曾出现了。两人一见如故,谈论起书画艺术,十分投机,相见恨晚。陈师曾临走时,还为齐白石题写了一首赠诗: 曩于刻印知齐君, 今复见画如篆文。 束纸丛蚕写行脚, 脚底山川生乱云。 齐君印工而画拙, 皆有妙处难区分。 但恐世人不识画, 能似不能非所闻。 正如论书喜姿媚, 无怪退之讥右军。 画吾自画自合古, 何必低首求同群。 齐白石一生朋友甚多,但被他视为莫逆的,似只有陈师曾一人。两人成为朋友的岁月不长,仅仅七载而已,时在一九一七至一九二三年之间。七年当中,陈师曾为齐白石做了两件事。一是建议齐自创风格,不断改进画法;二是将齐的作品推向海外,使之声誉日隆。 1922年,陈师曾携齐白石的作品赴日本参加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同时带去的还有好几位当时国内一流画家的作品。陈师曾考虑到吴昌硕的画在日本已享有盛誉,几乎家喻户晓,而齐白石的绘画艺术正需要大力宣扬,就故意把齐白石的画价标得比吴昌硕还高。日本人大为吃惊,尽管他们一致认为齐白石的画很好,但价格太高,他们也不会购买的。
但他们打听到齐白石的画在国内目前卖不上高价,纷纷派人到中国来收购。陈师曾闻讯,马上急电北京各画店将齐白石的画价提高20倍。当日本人赶到北京时,才发现价格与东京相差不多,这个信息反馈到中日联合展览会后,立即掀起了抢购齐白石作品的狂潮,陈师曾带去的画作销售一空,连法国人也买了一部分准备回到巴黎办展。
齐白石的艺术不仅在日本引起轰动,随之在国内也产生了强烈反响,齐白石后来回忆说:“从此以后,我卖画生涯,一天比一天兴盛起来。这都是师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我是永远忘不了他的。” 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98%的人在读】 书法博览,带你学书法 自学书法很迷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