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评价一方篆刻作品好还是不好?

 三个小布丁 2020-10-30

总有新朋友跑来问我:咋判断一方篆刻作品是好是坏?或者换种说法:拿到一方篆刻作品,它究竟好还是不好,要是好,好在哪儿?

其实这是一个篆刻美学原理方面的问题,很难用简单的话说明白,更加上审美是一个较主观的事儿,甲说很好,乙说很不好也有可能,但提这个问题的人又不少,我胆大,估且就说下去:

布丁认为好的篆刻作品至少应当从三个方面去审视它,从而确定它是不是一方好的作品,当我们看到一个印蜕时,只从印面分析,应当有三个入手点:

1、看它是否具有图案之美;

2、看它是否具有书法之美;

3、看刀是否具有刀法之美。

分别说一下:

一、图案之美


过去说一个优秀的篆刻大师,往往是诗、书、画、印俱佳的(比如吴昌硕、齐白石),也就是说他在绘画上的造诣也是相当高的,为什么会有这样呢?因为篆刻跟绘画一样,同时也是平面艺术,也是图案构成艺术,而图案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篆刻者对于章法的理解和运用。

绘画的美不美,章法很重要,篆刻也一样。

比如我们看吴昌硕的作品“破荷亭”:

(吴昌硕刻“破荷亭”)

如果我们稍稍远离印章,审视这方作品,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在高高耸立的亭子下有一个池子,池子里栽种的荷叶因为正值深秋或初冬而显得破败不堪,左边的亭子下面的三支脚因为中部的红三角增加了透视效果,仿佛这就是一个亭子立在那里,下边是厚厚的底边,恰如厚实的大地,顶边破碎的边框如飘在天际的白云,左右两边借边之后,边框基本消失,更显空间之空旷……这不是一幅绘画小品又是什么?

再比如,我们看赵之谦的灵寿花馆:

(赵之谦刻“灵寿花馆”)

如果我们审视这一方印,连续不断,层层叠叠、密密实实的横线,用以透气的方格,用以支撑的竖线,让人想到工艺上的连续花纹图样,而花字突出的斜线,又别致的打破死板,另生趣味,我们展开思维,心中想到的大概应当穿过连续不断的廊庑,走到雕花镂空的壁间,透过花纹精巧的窗棂,看到这是一间室内绿叶浓郁的花房,栽着一株世外未见的奇珍花草……

例子很多,先举两个,总之是,看一方印,可以如观一幅画,先看它有没有画面感,有没有空间感。如我们到了苏州园林,要有画面感才好。

(苏州园林)

二、书法之美


昨天的文章说了,写印稿要讲求好的字法,好的书法,刻印石需要体现笔墨意味,当然照顾的最基础层面的就是字法之美,字要正确,字要合理,字要有趣,字要美,紧接着就是书法之美。

字法要求首先把字写对,中国的汉字遵照六书的造字法去解析,似乎一个字就可以讲出一段故事,这是汉字本身的美,我们看吴让之的“逃禅煮石之间”:

(吴让之刻“逃禅煮石之间”)

吴让之是继承邓石如最到位的大师,他的印稿当然极具书法之美,但也同样具有字法之美,这方逃禅煮石之间,禅有禅意,字头做初生两瓣叶子,一花一世界;石字则腾出大面积的空地符合章法的疏密之美,之外又借助长长的加粗的一竖悬在半空,使印面在稳与不稳中找到了生气,中部的口字则真如大石供人把玩,一石一乾坤。这既是中国汉字特有的意境之美,也是吴大师通过每个字圆曲的线条,光洁的线质给我们传达的书法之美,每一个字,都如大师写在纸上。

(很稳定又很不稳定的石头)

再看邓石如的作品:

(邓石如刻“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整饬的线条,流畅的笔画,这那里是印面的字,简直是一幅书法作品,单拎出来某个字,都是柔软而又方劲、刚强而又和美的小篆典范。这些线条婉转、形体方正的小篆在印面排叠,或延伸如画字的左右两画,或缩小如片字的扁化,使整个印面极具匀整,但又不乏变化的茂密之美。这种美,来源于邓大师极高的书法造诣,宏大精微并重的书法之美浓缩在一方小小印章里,使我们不仅体验书法之美,又体验江南烟雨的意境之美。

(江南烟雨)

这方面例子也很多,也只举这两例。总之,看一方印,如观一幅书法作品,看它的入印文字是不是合于字法,又具有书法的线条之美、章法之美、意境之美。

三、刀法之美


当然,篆刻之所以是篆刻,而不是绘画,也不是书法,就在于这第三点,所以内容都是“刻”出来的,那么,我们考量一方篆刻作品是不是好的标准,第三条,当然从刀法美入手。

(齐白石刻“钱大钧印”)

除却其他因素之外,齐白石的作品,刀法特征最为明显,我们大致只要看到他的作品,大致能一眼认出来的原因也在于此。齐氏风格的冲刀是一旦下刀,决不犹疑,坚决果断。比如这方印中的“钱”字的长撇,直入印字头部,似乎有收不住的劲头,但又恰当地停止,正好给钱字右边做了支撑;印字三爪,源出一点,以放射状向右下方向分散奔出,又都能适可而止,刀功腕力,既放纵不羁,又收发自如,形成的印面风格则是奔放的“野山荒原式”的粗犷印风。

(陈巨来刻“张氏淡静堂珍藏印”)

陈巨来的印面是“精金美玉式”的代表,他把细朱文印刻到了前无古人(不知道会不会后无来者)的境界,除了精致的印稿设计外,他精雕细刻,精确到毫发的精微刀功,是形成他印面效果的保证,他把细朱文一路刻到了让人赞叹的地步。也使当前印人圈子里很多印人都觉得不刻好细朱文是一块心病,足见刀功精准也是印章好与不好的判读标准,同时也是印人们心底里的审美诉求。如果再见过陈巨来的印面,就一定会更明白精准刀功的含义了。

这一方面的印例也很多,也只举两例。总之,在看一方印时,也要看刀法的表现力,看刀法的达成度。当然,最后这一条,很有可能会因为作者的最终印面是无数次“修”出来的,不用怕,修总有修的好,也总会被行家一眼识破。

什么是好印,什么是不好的印,我当然提供不了至高无上的标准,我只提供三个可供判定一方印好与不好的“着眼点”,使初学者不致于迷乱于各种好印与不好印的印林,并大致有个粗浅的判断方法和入手处,实际上也提供了三个初学者努力的方向。当然,也可能有人不看我的文章便罢,越看越糊涂的,那不怪你,是我的问题。

(【老李刻堂】之10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