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吸虫病怎么艾灸?血吸虫病的艾灸治疗方法

 橄榄医 2016-12-15


1病症概述

血吸虫病系由于感染血吸虫尾蚴后,大量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5年估计,全球有75个国家和地区有血吸虫病的流行,受威胁人口约6.25亿,感染血吸虫病者1.93亿。感染人的血吸虫主要有6种: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湄公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和马来血吸虫,以前三种为流行最广。我国为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是日本血吸虫病4个流行国中最严重的国家,也是全球血吸虫病危害最严重的4个国家之一。我国的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南部的12个省(市、自治区),受威胁的人群达1亿。

2病理阐述

血吸虫主要寄生于门静脉系统血管内,雌虫在肠黏膜下层静脉末梢中产卵。大多数虫卵沉积于肠黏膜及肝组织内。少部分进入肠腔,随大便排出体外。水中的虫卵在适宜温度(25~30℃)下,经数小时至24h孵出毛蚴,毛蚴侵入中间宿主钉螺体内,经母胞蚴和子胞蚴二代发育繁殖,形成尾蚴从螺体逸出,在水中浮游。人、畜接触疫水时,尾蚴很快穿过皮肤或黏膜侵入体内,发育成童虫后,随血流进入肝门静脉内,发育成成虫,雌雄虫体合抱,再从肝门静脉移至肠系膜静脉或直肠小静脉内产卵。

尾蚴钻进皮肤致周围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嗜酸性细胞浸润,局部出现丘疹。此阶段称尾蚴性皮炎,约持续1~3天消退。尾蚴侵入皮肤后即为童虫,随血循环入右心、肺,再经大循环入肝,可引起肺及门静肪炎。童虫发育3~4周,雌雄虫成熟合抱产卵,早期引起结肠黏膜水肿,片状出血、黏膜溃疡。慢性则纤维增生致肠腔狭窄,系膜增厚短缩,淋巴结肿大及网膜缠结成团,易引起肠梗阻及阑尾炎。肝、脾肿大,早期肝脏肿大,表面有粟粒状结节,晚期引起门脉性肝硬化。脾肿大可发生脾功能亢进,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肺部在急性期,门静脉血流中大量虫卵经肝静脉入肺,在肺部血管中成虫雌雄合抱就地产卵,导致粟粒状嗜酸性脓肿和假结核结节形成,随病情好转而消散。结节密集可发生支气管肺炎。脑组织中有虫卵沉积,可使脑组织软化,形成肉芽肿及周围水肿,附近脑膜增厚。童虫寄生在皮肤静脉内发育为成虫产卵,可引起腹股沟、大腿、胸、腹部暗红色或紫红色血性疱疹,逐渐成为脓疱溃破,检查可有大量虫卵。童年时反复感染可引起肾上腺、甲状腺、睾丸、卵巢及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导致发育障碍、生长迟缓、骨骼生长受到抑制。


3临床表现

在临床上一般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三种,其特点是:

(1)急性血吸虫病

病史:有明显的疫水接触史。患者常因游泳、打湖草、捕鱼虾、防汛、嬉水等方式大面积接触疫水而感染。

发热:以间歇、弛张型多见,早晚波动大,伴畏寒、盗汗,重者可出现数月高热后消瘦、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和恶病质而死亡。皮肤: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时发时愈的淋巴结肿大,以腹股沟、腋窝部多见。

胃肠道症状:患者食欲可有不同程度减退,少数有恶心呕吐。半数以上患者病程中有腹痛,腹泻,每日3~5次,严重者可达二三十次。常带粘液和血,重症者粪便呈果酱状。部分患者可有便秘。腹部偶有压痛。少数患者可出现腹水,此可能由于肝、肠急性虫卵肉芽肿的广泛形成,导致肝内窦前高压和肠淋巴渗液增多而漏入腹腔所致。

肝脾肿大:肝肿大以左叶显著,常于胁下3~4厘米以上,伴轻度压痛,脾轻度肿大。

肺部:有咳嗽、气喘、咯血痰或胸痛。听诊有干、湿性罗音,X光片见明显肺实质炎症。

(2)慢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居民,从小与疫水接触,少量反复感染后获得一定的免疫力,故表现为慢性血吸虫病。急性血吸虫病经治疗未愈,或未治自行退热的,可演变为慢性血吸虫病。在流行区,慢性血吸虫病占有感染者的绝大多数。临床上可分为无症状(隐匿型)和有症状两类。


①无症状者

又称隐匿型血吸虫病。一般无症状,健康和劳动力不受影响。常于粪便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发现,检查时少数有轻度的肝或脾肿大。这类患者在轻流行区颇为多见。粪便检查时,因虫卵量少,诊断困难,常需血清学检查或直肠粘膜镜检协助诊断。

②有症状者

腹泻和腹痛:慢性腹泻每日1~2次,便稀、偶带血,重者有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常于劳累和受凉后发作,休息时减轻或消失,症状是间歇性出现。一般情况尚好,尚能从事一般体力劳动。随病情进展每有乏力、消瘦、劳动力减退。

肝、脾肿大:早期以肝肿大为主,尤以左叶为甚,肝脏表面平滑,质稍硬,无压痛。随着病情进展,脾脏渐大,一般在肋下2~3cm,无脾功能亢进。

检查:多数患者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高于正常,可有轻度贫血。肝功能试验大多正常,血清球蛋白及丙种球蛋白升高,谷丙转氨酶正常。直肠粘膜活检90%以上病例可找到虫卵。血清免疫学试验大多为阳性。B型超声检查:肝脏轮廓清晰,表面光滑,或欠光滑,形态正常,肝左叶增大。肝切面实质光点增粗,回声增强,分布不均,呈光点型或光带型改变。门脉管壁回声明显增强。部分是在肝脏厚径及(或)长径增大。

(3)晚期血吸虫病

以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为主要表现,消瘦、乏力、脾大脾亢、贫血、肝缩小、腹水、浮肿等。按临床表现,晚期可分为巨脾、腹水、侏儒三型,三型可单独或同时出现,均可有呕血、便血和腹水。

4灸治案例

1.“瘢痕灸疗法”治疗血吸虫病晚期病人的介绍 柳白影 江苏中医 1958,(6):25

治疗方法:选用穴位:①本元衰退、全身虚弱者,主穴取膏肓,配穴取命门、足三里。潮热加大椎,食欲不振加中脘,精神委靡加三阴交。②虚甚欲脱者,取命门、中枢。③腹水者主穴取水分,配穴男取气海,女取关元。苦水甚加水道,虚弱加命门、腰俞。灸治时根据病情采用艾炷瘢痕灸,或艾炷隔姜灸、隔蒜灸。1个主穴和几个配穴,称为1组,灸完1组称为1次,1个疗程一般是1~2次。每天只灸1个穴位,每个穴位灸5~9壮(艾炷用陈艾制成,底层直径0.8㎝、高1.1㎝),如灸第2个穴位,须隔24小时以后。同一个穴位要灸第2次,必须待脓尽、痂落、结疤之后,方可施灸。病案举例:陆某,男,19岁,农民。于9年前,疟后腹中起块(脾肿),5年来,腹部日渐膨大,经常大便下痢,便血,消瘦乏力,食欲不振,饭后腹胀,牙龈出血,劳动时无力,只能做一些轻活、家务。形容瘦小,面色萎黄,脉促而细,腹大筋露,体重31kg。腹围:初诊时82公分,身长140公分。大便检查,找到血吸虫卵、蛔虫59,属血吸虫病晚期症。4月30日隔蒜灸水分穴5壮。5月1日灸关元穴3壮。5月3日灸水道穴3壮。4日灸中脘穴3壮。

治疗结果:灸治后,小便量显著增加,腹围减到78公分。5月9日再灸足三里穴两侧各3壮。5月10日改用酒石酸锑钾治疗,采用24小时疗法,10mg/kg体重。5月11日治程结束而出院。出院时体重为30kg,腹围减至75公分,肚腹松软,精神、食欲显著好转。于6月10日复查大便,阴性。现已能参加田间劳动。

2.温灸处理口服锑剂治疗血吸虫病引起的毒性反应的临床观察报告 陈捷先 福建中医药 1958,(5):30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为慢性早期血吸虫病患者,在口服各种不同剂量及剂型的锑剂治疗中,胃肠道反应较严重。灸法治疗按艾卷温和灸操作,每次灸5~10分钟,以灸至局部温热舒适,并且出现红晕为度。一般呕吐取穴鸠尾;腹泻、腹胀、腹鸣取穴大巨、大横、腹结;腹痛取穴大巨、大横、腹结、中脘、阿是穴。在施灸前应对患者详细说明本法之效果,以加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否则疗效较差。

治疗结果:治疗9例发生较严重之胃肠道反应的病人,曾施行14次温灸,13次均收到良好效果,经灸治5~10分钟后,药物副反应症状立即消失,24小时内不再发生原来的症状,治愈率为92.8%,其中1例无效(可能因患者精神过度紧张,并对温灸治疗缺乏信心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